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患者不能只盯着血糖,这些检查项目也 [复制链接]

1#

“得了糖尿病,本以为只要按时吃药就行了,谁知道还会这么麻烦!”

“自从得了糖尿病,去医院,隔三差五去一次,今天检查这个,明天检查那个,没病也被查出病了!”

“我也想定期去做检查,可是这一忙起来就容易忘,而且每次检查都没有问题,时间一长,自己也就懒得去做检查了!”

作为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糖尿病患者,诸如此类的抱怨声也经常会在耳边听到。在很多人眼里,糖尿病只是一种血糖过高引起的疾病,按理说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把血糖降下去就行了,不理解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检查。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耐心的向相关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让他们了解疾病,认识疾病。王药师认为,只有充分的了解疾病以及自身情况,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管理。

糖尿病人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检查?

糖尿病,并不是一个单纯血糖高的问题,它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经常伴有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病变。特别是当你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对心、脑、肾、眼、足等全身多个靶器官造成损害,引起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要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事实证明,并发症致死、致残的案例不计其数。

最为关键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的症状大多不明显,即使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病人也有可能感觉不到,而当出现症状有感觉时,并发症往往就已经到了不可逆阶段,预后很差。而定期做各种检查是及时发现异常,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手段,也只有通过定期、全面的检查,才能随时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改善预后。

糖尿病人通常要做哪些检查?有何意义?

①检查血糖

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核心检查指标,能直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和用药方案。检查范围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要求空腹血糖4.4~7.0mmol/L之间,餐后血糖<10.0mmol/L才算达标。刚确诊的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4-7次,时间分别是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睡前等,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建议每1-2周至少测一次血糖。这里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不相同,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也正常。

②尿常规

尿常规的主要检查指标包括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是否存在泌尿系感染等情况。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尿常规检查尤为重要,有部分女性患者可出现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建议尿常规检查每1-3个月一次。

③血脂

糖尿病和高血脂往往会“结伴同行”,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对于没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④血压

高血压可显著增加糖尿病人相关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与正常人相比,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往往要求更高,一般需要控制在/80mmHg以下,老年糖尿病患者可稍放宽至/90mmHg以下。

⑤眼底检查

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会导致微血管器官病变,眼部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发病时间越长,病变风险越大。因此,定期做眼底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常规眼底检查建议每年一次,如已出现病变,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

④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主要反应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某天血糖波动的影响,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要求控制在7%以下。

⑤肝肾功能检查

检查肝肾功能不仅可以了解肝脏和肾脏的情况,还可以根据肝肾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如果肝肾存在损伤,有些降糖药物是不能使用的。另外,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⑥周围神经病变检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四肢末端感觉异样,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进行神经病变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除了上述检查之外,糖尿病患者还需根据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检查项目。总之,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早期筛查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应给予充分重视,不能因为嫌麻烦而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