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安全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年12月8日,一场聚焦神经纤维瘤病(NF)标准化诊疗的盛会——“神经纤维瘤病标准化诊疗项目南区启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临床医生对NF的认知与理解,推动其标准化诊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会议围绕NF的病理机制、临床特征、诊疗技术、患者管理随访以及研究进展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交流与探讨。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病例分享及讨论,与会者不仅获取了NF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更对如何实施标准化诊疗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首都医科医院刘丕楠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忠平教授作开场致辞。致辞结束后,各位与会专家共同见证并参与了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神经纤维瘤病标准化诊疗项目”南区工作的正式启动。
刘丕楠教授讲课
陈忠平教授致辞
神经纤维瘤病标准化诊疗项目启动仪式
一、针对NF诊疗挑战
神经纤维瘤病迎来多学科协同诊疗新机遇
NF,是一种由NF1/NF2等基因突变引发的全身神经系统肿瘤综合征,已于年9月18日正式收录于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之中。刘丕楠教授聚焦于神经纤维瘤病的两大主要类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与NF2相关神经鞘瘤病(NF2-SWN),揭示了这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策略上的差异。NF1是神经纤维瘤病中最常见的亚型,是一种良性但经常致残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尚无规范治疗策略。
尽管手术干预是目前治疗NF1的主要手段,但是特别是在处理产生临床症状的神经纤维瘤、具有恶变影像学特征的病灶以及直径超过6cm的大型肿块时,由于疾病累及范围广泛,手术往往面临切除不彻底、伴随术后并发症、易复发及可能损伤重要神经结构等局限性,针对这些问题,年重磅发布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版)》明确指出NF1疾病需要多学科协作诊治(MDT)。而相较于NF1,NF2-SWN虽发病率较低,但疾病进展迅速,早期死亡率较高,对诊疗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MDT模式在NF2-SWN的诊治中同样至关重要。
刘丕楠教授指出,MDT通过整合神经外科、皮肤科、眼科、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力量,可以为患者制定更为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为NF1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展望未来,刘丕楠教授认为,在MDT模式指导下,结合新型药物的应用以及基因治疗策略的探索,将是NF诊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刘丕楠教授讲课
接下来,各位讲者从自身及其所在中心实践经历出发,分享了有关NF的多学科诊疗经验与思考。
二、群策群力,NF标准化治疗之潮涌动全国
丛状神经纤维瘤(PN)是NF1患者常见的疾病表现,其全球流行病学特点显示,PN常出现在儿童时期,随年龄持续增长,且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有数据显示,中位年龄小于8.3岁的患儿,PN每年的增长速度为21.1%,而大于8.3岁的患儿则为8.4%。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王智超教授特别强调,NF1相关的PN向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转变的风险高达13%,且多发生于年轻患者,一旦发生,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率仅为35%-50%。因此,PN的早期诊断与干预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当NF1患者出现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疼痛、畸形等症状时,可怀疑PN生长;组织学诊断是PN诊断的金标准,而MRI检查,特别是全身MRI(WB-MRI),是筛查PN的重要手段;对于疑似恶变的情况,建议进行PET/MR或PET/CT检查。在治疗方面,王智超教授分享了九院经验,通过联合多学科,利用血管造影技术、营养动脉栓塞术、神经监测技术及导航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对PN的手术方案进行了优化,形成了“手术+X”的综合性治疗策略。最后王智超教授还分享了上海九院在NF1领域取得的临床研究与诊疗进展。
王智超教授讲课
医院吴丽文教授在分享中首先从两例NF1典型病例的深入剖析出发,展现了从临床表现到基因诊断的NF1全面评估流程,并强调了早期识别、个体化治疗及MDT的重要性,指出NF1的精准诊疗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MDT的综合治疗策略。随后,吴丽文教授介绍了医院在NF1诊疗领域的创新举措。依托湖南省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医院开设NF1专病门诊,强化NF1-MDT模式,引入了靶向药物治疗,并建立了长期有效的随访机制。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NF1的精准诊疗水平,为NF1患者提供了全面、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此外,医院还通过学术交流、公众传播及公益慈善等方式,提高了社会对NF1等罕见病的认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