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健园关爱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创新药开启治疗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05:月17日是世界神经纤维瘤病关爱日。医院院长、小儿神经内科专家王艺教授指出,神经纤维瘤病(NF)是累及多系统、致畸率和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的罕见病。其中,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最常见,中国推算发病率为5/万,丛状神经纤维瘤(PN)约占NF1的50%,I型神经纤维瘤病-丛状神经纤维瘤(NF1-PN)会造成患儿持续加重的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和心理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神经纤维瘤病的遗传相关比例高,起病年龄非常小,如果不加以医治,致残致死率高。NF1诊疗路径明确,但疾病知晓度极低,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患者往往需经过新生儿科、眼科、影像科、神经科、皮肤科,肿瘤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后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调研显示,NF1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误诊、漏诊情况,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平均时间为3-5年。对于NF1这样有药可治的罕见病来说,MDT模式(多学科联合诊疗)非常重要,凝聚和培养MDT团队,不同专业、不同科室的医生不断地积累在NF1上的经验,出台更多的临床指南和相关的专家共识,提升疾病诊疗水平和研究水平,最终战胜疾病的目标,相信指日可待。在靶向药物出现前,NF1治疗原则主要是依据不同的发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外科整形、手术切除肿瘤、放疗等。但85%的NF1不可手术,手术风险大且复发率高,术后复发风险为50%,且往往无法彻底切除所有病灶,治疗效果有限。作为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NF1治疗药物,司美替尼的MEK靶向抑制的创新机制可以帮助控制瘤体体积,延缓疾病进展,发挥了关键性的刹车作用,是NF1药物治疗从0到1的突破。此外,神经纤维瘤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容貌和其他身体外观上的损害,使得患者往往会受到公众异样的目光、歧视和孤立。因此,要提高对I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的疾病认知,由社会各方协力,通过开展大众科普、医生教育、推动将其纳入国家罕见病目录等多项举措并举,提高全社会对神经纤维瘤病的认知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