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水煮青蛙的ldquo隐性高血压r [复制链接]

1#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www.gdgoran.org/fengshang/chaoliu/1152.html

临床上,医院测定的血压正常,而在家中自测或24小时动态监测出的血压却是升高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与“白大褂性高血压”相反,这是隐性高血压的表现。

MH

隐性高血压(M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又称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往往被忽视,但同样会危害健康,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可以说是“温水煮青蛙”。

隐性高血压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年中华医学会第15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人群的隐性高血压平均患病率高达16.8%,其中成年人占19%,儿童占7%。隐性高血压可见于各个年龄段,最常见于独居老人和青春期青少年。独居老人独自在家时,由于孤独寂寞,精神压力增大,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就医时获得更多安全感,血压往往正常。同样,青春期青少年学业压力较大,生理及心理状态正在改变,睡眠障碍等也能导致血压升高。

隐形高血压诊断标准

对于隐性高血压,目前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患者诊室内血压</90mmHg,家庭自测血压>/85mmHg或动态血压监测日间平均血压>/85mmHg及(或)24小时平均血压>/80mmHg。

为什么会患隐形高血压呢?

目前隐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生活习惯、交感神经兴奋、工作应激程度等有关。什么样的人容易患隐性高血压呢?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家族史阳性、体重指数BMI较高的人更容易患病。

隐性高血压无明显不适症状,因此很多不认为自己需要干预和治疗,导致不能及时诊治,而隐性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慢慢积累,造成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大、脑卒中、肾损伤等,常让患者“后知后觉”。另有Trudel等的研究证实,三分之一的隐性高血压会发展为高血压病,且二者间具有相似的靶器官受损情况、危险因素、家族遗传间的关系,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视为高血压的前期阶段。

因此,我们应提高高血压防治意识,定期体检,规范测量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BMI超标人群,及患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的高危人群,学会规范自测血压,必要时可行动态血压监测,筛查隐性高血压。

隐形高血压的治疗

如果已经确诊为隐性高血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从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方面进行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对隐性高血压非常重要,①定期监测②饮食方面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③戒烟,吸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④限酒,尤其不喝烈性白酒⑤适度锻炼,控制体重⑥按时作息,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睡眠⑦喜怒有节,避免情绪起伏过大。药物治疗方面,必要时应在血压监测及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降压方案。

结语

隐性高血压是我们容易忽视的问题,其危害却不容小觑。让我们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人,定时监测,积极防治,将隐性高血压这个“隐形的杀手”扼杀在摇篮中。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颈性眩晕是怎么回事?

撰稿:张艳徐浩

颈性眩晕定义

眩晕是指患者感觉周围物体或自身在旋转、升降和倾斜的运动幻觉。颈性眩晕指由于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

颈性眩晕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颈部周围骨骼、肌肉、韧带、椎动脉解剖结构及功能异常,如颈部软组织炎症,颈椎失稳,颈椎外伤或颈椎管狭窄等,其中以颈椎病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主要原因。与颈性眩晕有关的颈椎病主要是椎动脉型和交感型。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椎基底动脉血管收缩,引起一些后循环供血不全的临床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而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压迫进而引起供血不足。

症状特点

颈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常在头部过度后仰或转动某一方位时发生,停止后仰或扭转时,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又称位置性眩晕。可伴有脖子发硬、耳鸣、视觉障碍(视物模糊、眼干、眼胀、眼涩)、头颈肩痛、恶心、呕吐、出汗、心悸、上肢麻木等症状。

检查手段

1.X线可见颈椎椎体、椎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

2.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

预防颈性眩晕的小方法

1.多活动颈部,特别是伏案工作年轻人、学生,中老年人更应如此。可以做“米”字颈椎操,利用碎片时间活动颈部。

2.尽量不突然扭转颈部,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3.天寒时,应注意颈部的保暖,因颈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

4.颈椎病与骨质疏松也有关系,应常喝牛奶,晒太阳,必要时服用钙剂。

5.枕头与此病也有关系,枕头的软硬度应合适,不可过高或过低,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不倾斜。

颈性眩晕中医特色诊疗

1.推拿手法:

推拿对本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大致分为以下几类/p>

(l)局部调整椎体关节位置手法常用的有: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龙氏正骨、拔伸旋转推扳复位法、韦氏旋转复位法、颈椎旋转微调手法等;(2)整体调整脊柱手法;(3)椎旁或局部软组织放松手法;(4)配合点穴、针灸、牵引等其他物理疗法。

2.颈椎牵引/p>

对老年人,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明显的病人可做颈椎牵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间隔3~5天继续牵引。

3.针灸治疗/p>

针灸为治疗颈性眩晕常用手段,且疗效肯定。取穴一般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上穴位为主。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百会、天柱、风池、阿是穴等。治疗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明显改善,极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等症状。

4.中医中药/p>

中医中药治疗颈型眩晕依托于辨证论治思想,主要证型有:肝风痰瘀型、肝阳上亢型、气虚血瘀型、痰浊上蒙型、水湿内停型,采用同病异治治疗理念,取得较好疗效。

5.针刀治疗/p>

针刀治疗一方面可直接松解颈部紧张的筋膜、肌肉,降低软组织内的压力,缓解其对椎动脉的压迫;另一方面可破坏颈椎的病理构架,重新恢复其动态平衡状态,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颈椎很重要,保健要做好,从小就注意,长大万事好!

医院·徐浩大夫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