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内基础知识梳理穿线中枢神经篇 [复制链接]

1#
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中枢神经篇

一、引言

昨日已给大家分享《神内基础知识梳理穿线(周围神经篇)》,后台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本文是中枢神经篇,主要分三部分:脊髓、脑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和神经传导通路(如锥体系)总结。下一篇是临床诊断篇,主要讲神内疾病临床表现和基础知识之间的关系,稍后发布,敬请期待。

二、脊髓的外部结构

脊髓表面共有6条平行的纵沟。分别为: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左右各1)、后外侧沟(左右各1)。脊神经前根附着前外侧沟,后根附着于后外侧沟。此外,在颈髓和上部分胸髓的后正中沟和后外侧沟之间,还有一条较浅的后中间沟,是薄束和楔束在脊髓表面分界的标志。脊髓外形如下图:

脊髓在外形上没有明显的节段标志,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丝附着处即为一个脊髓节段。由于脊髓有31对脊神经(在前一篇文章“周围神经篇”中已经详细介绍),故脊髓分为31个节段。因脊髓长度与椎管不一致(脊髓短,椎管长),C1~4对应同序数椎体,C5~C8和T1~T4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块椎骨体,T5~T8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块椎骨体,T9~T12约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块椎骨体,腰髓节段平对第10~12胸椎体,骶髓、尾髓节段平对第一腰椎体,第一腰椎骨体以下已无脊髓,仅有由腰、骶、尾部脊神经垂直下行构成的马尾。此处需注意,脊髓平对某一节段不代表其神经根从这一节段的椎间孔穿出——C1~C7脊神经都经同序数颈椎上方椎间孔穿出,C8在第七颈椎下方椎间孔穿出,而所有胸腰神经都经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椎管,第1~4骶神经从同序数骶前孔和骶后孔出骶管,第5骶神经和尾神经则都经骶管裂孔穿出。示意图如下: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一)、灰质的结构及常见中枢核团位置

在横切面上,每侧灰质前部扩大为前角,后部狭细为后角。前、后角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带,在胸髓和上部分腰髓,中间带外侧部向外伸出侧角。脊髓中央有一中央管,与第四脑室相同,40岁以上中央管常闭塞。中央管前后的灰质分别称前连合,后连合。如图所示:

在上一篇文章“周围神经篇(上文有链接)中”,提及了位于脊髓的部分低级神经中枢(如截图:)

现在可以进一步讲明,这些中枢核团位于脊髓灰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位于灰质前角,中间外侧核位于侧角,骶副交感核位于中间带的外侧部。

(二)、白质的结构和传导纤维

白质借脊髓的纵沟分为3个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此两者上文均提及)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后外侧沟与后正中沟之间为后索。在灰质前连合的前方有纤维穿越,称白质前连合。位置如上图所示。

白质的神经纤维可分为传入纤维、传出纤维,上行纤维、下行纤维和脊髓固有纤维。这些纤维组成不同的纤维束(注意纤维束这个词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专用术语,周围神经系统的纤维不叫纤维束,个中详情上一篇文章“周围神经篇”已经介绍,文段截图如下)

再回到这四种纤维。传入纤维由脊神经节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经后根进入脊髓,分为内外侧两部分。内侧部进入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主要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这里需要注意: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主要指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而与之对应的是浅感觉,指的是来自皮肤及黏膜的痛觉,温觉,触觉。)另有特殊感觉和复合感觉,梳理如下图:

外侧部进入脊髓后上升或下降1~2个节段,聚集成背外侧束,又称Lissauer束,主要传导痛温觉,粗触压觉和内脏感觉信息。这些信息在脊髓灰质后角经过加工或中继后,再发出脊髓丘脑束、内脏感觉束和脊髓小脑束等上行纤维(上行纤维详细信息下段介绍)至端脑、小脑等更高级的中枢。传出纤维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侧角发出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及骶副交感核发出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组成,经前根至周围神经,支配躯体和内脏运动。上行纤维起自脊髓,将后根的传入信息和脊髓的信息上传至脊髓以上的脑区。下行纤维起自各脑区的神经元,下行与脊髓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脊髓固有纤维(脊髓固有束)执行脊髓节段内核节段间的联系。下面详细介绍上行、下行和脊髓固有纤维:

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薄束起自同侧第5胸节及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关于本体感觉上段已经介绍,精细触觉即两点辨别觉等),楔束起自同侧第4胸节及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上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这些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通过脊神经后根在同侧脊髓白质后索直接延续为薄束和楔束,并在脊髓后索上行,止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当脊髓后索出现病变时,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信息不能上传至大脑皮质,此时患者闭目时不能确定关节和肢体的位置和方向,运动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且其精细触觉的也丧失。

(2)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束、后束、嘴侧束和楔小脑束。脊髓小脑前束起自脊髓腰骶膨大处灰质中间带外侧部,沿白质外侧索靠腹侧上行,且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小部分在同侧上行,经小脑上脚进入小脑皮质。脊髓小脑后束起自同侧C8~L3节段的灰质胸核(胸核位于灰质后角内侧,靠近白质后索),也有少部分来自对侧胸核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过来的纤维。沿白质外侧索靠背侧上行,经小脑下角进入小脑皮质。前束和后束都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和触、压觉信息至小脑。前束传递的信息与整个肢体的运动和姿势有关,而后束传递的信息可能与肢体个别肌肉的精细运动和姿势的协调有关。脊髓小脑嘴侧束传递同侧上肢的本体感觉和触、压觉信息经小脑下脚和上脚传递至小脑。楔小脑束将同侧躯干上部及上肢的本体感觉和触、压觉信息经小脑下脚传递至小脑。

(3)脊髓丘脑束:可分为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位于前索,主要传递粗触觉和压觉信息。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的前部,和与其临近的其他纤维束有重叠,主要传递痛温觉信息。脊髓丘脑束自灰质发出后,上升1~2节段后经前连合交叉至对侧(也有先交叉再上升,总之一定会交叉),至对侧前索或外侧索上行至背侧丘脑。当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时,损伤下方1~2节段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部位痛、温觉减退或消失。(4)内脏感觉束:内脏感觉纤维起自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至胸、腹腔脏器等,中枢突进入脊髓,经后角和中间带细胞中继,发出的纤维伴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脑。

(5)白质的上行纤维还有脊髓网装束、脊髓中脑束、脊髓橄榄束等,因教科书未给予详细介绍,此处也不再深入,读者若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相关文献。

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1)躯体运动传导束:分为锥体系和椎体外系。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这里仅介绍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下文会专门介绍),锥体外系包括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等(这里仅介绍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其余纤维束内容较深入,感兴趣者可以查阅教科书,这里不再赘述)。

1):皮质脊髓束:起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其他一些皮质区域,下行至延髓椎体交叉时大部分(约75%~90%)纤维交叉至对侧,称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下行为皮质脊髓前束,另有少量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下行加入至皮质脊髓前外侧束。如图所示:

①皮质脊髓侧束:在脊髓白质侧索后部下行,直至S4。纤维依次和各节段灰质中继后(也可不经中继)终于同侧(在延髓交叉后的同侧,相对于延髓交叉前还是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即为躯体运动在脊髓的低级中枢(在上一篇文章“周围神经篇”已经提及)。

②皮质脊髓前束:在脊髓白质前索最内侧靠近前正中裂下行,只到达胸髓。大多数纤维逐节经白质前联合交叉(本束在延髓未交叉,所以支配的大部分运动神经元与侧束一样还是对侧的),中继后终止于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部分不交叉的纤维,中继后终止于同侧支配躯干的前角运动神经元。

③皮质脊髓前外侧束:沿侧束前外侧下降,大部分终止于颈髓,少部分可达腰骶部。

综合以上三点可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大脑皮质的纤维,也接受来自同侧的少量纤维。此外,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对侧皮质的信息,而支配躯干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大脑皮质的信息。当一侧皮质脊髓束(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出现同侧(是同侧而不是对侧因为损伤在延髓锥体交叉下面而非上面)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称为痉挛性瘫痪或硬瘫,而躯干肌因为接受双侧皮质信息所以不瘫痪。

2):红核脊髓束,锥体外系的一部分,起自中脑红核,纤维交叉至对侧,在白质外侧索下行,具有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的作用,与皮质脊髓束一起对肢体远端的肌肉运动发挥重要影响。

3):前庭脊髓束,锥体外系的一部分,起于前庭神经核(不是那个七面八听的听神经分出的前庭神经的神经元胞体在周围部聚集而成的前庭神经节,不要弄混,前庭神经核位于脑桥及延髓,不在周围部),在同侧白质前索外侧下行,主要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和红核脊髓束刚好相反),在调节身体平衡中起作用。

4):下行内脏通路:在脊髓中,尚有下行纤维将冲动传至中间外侧核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和骶副交感核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经此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这些纤维主要发自下丘脑和脑干的有关核团及网状结构,下行于脊髓的前索和外侧索中。

脊髓固有束

脊髓固有束纤维局限于脊髓内,起止点均位于灰质,纤维走行于白质各处,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的调节整合功能。其他下行纤维如皮质脊髓束等可经脊髓固有束中继后再到达运动神经元。当脊髓横断后,脊髓固有束系统介导了几乎所有内脏功能,如发汗,血管活动,肠道和膀胱等的反射功能。

四、脑的分区

一般可将脑分为六个部分,由下至上分别是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端脑。其中延髓、脑桥和中脑三者组成脑干,间脑又由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5个部分组成。示意图如下:

因脑的结构和功能极为复杂,下面主要以功能为基础讲解脑的各部分结构,而非以解剖为基础讲解。

五、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据上文所述,脑干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延髓下界为枕骨大孔,通过枕骨大孔与脊髓相延续,其上方通过延髓脑桥沟与脑桥相分界,脑桥在其上方通过脑桥上缘与中脑相分界,而中脑通过视束与位于其上的间脑相分界。

第III~XII对脑神经(即除视神经和嗅神经之外的所有脑神经)均由脑干发出。其中由下至上: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由延髓发出。

展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前庭蜗神经)由延髓脑桥沟发出或进入(听神经为感觉性神经,所以是进入不是发出)。

三叉神经自脑桥的基底部与小脑中脚(名字是小脑但不在小脑,又称脑桥臂)的交界处发出。

滑车神经自中脑背侧面发出,是唯一出自脑干背侧面的脑神经,其余脑神经经腹侧面发出。

动眼神经自中脑的脚间窝(脚间窝位于中脑的两个大脑脚之间,大脑脚名字叫大脑,但位置在中脑)发出。

补充:视神经通过视交叉移行为视束,视束进入间脑的后丘脑的外侧膝状体。嗅神经向后延伸为的嗅束,分为内、外侧嗅纹后终于端脑皮质相应中枢。

12对脑神经的功能在上一篇文章周围篇中已经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脑干的结构比脊髓复杂,脑干的灰质、白质不像脊髓一样是连续的细胞柱、贯穿脊髓全长,而是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集合成团状或柱状的神经核,断续地存在于白质之中。其神经核分布如下:

位于延髓灰质的核团:

脑神经核(括号内为相关神经)有: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副神经核(副神经),疑核(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下泌涎核(舌咽神经),孤束核(迷走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其他神经核(括号内为相关神经)有: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楔束,上文已经提及),下橄榄核(橄榄小脑束,功能还不清楚)

位于延髓白质的传导束:

下行的传导束(括号内为相关神经)有:椎体束(属于锥体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内侧纵束(属于锥体外系),顶盖脊髓束(属于锥体外系,下同),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上行的传导束(括号内为相关神经)有:内侧丘系及交叉(薄楔束核接受薄楔束的纤维后,经内侧丘系及交叉进入间脑的背侧丘脑),脊髓小脑束(上文有介绍,前束传导粗触觉,侧束传导痛温觉),小脑下角(包括橄榄小脑束,脊髓小脑后束,前庭神经终止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等向小脑投射的纤维)。

位于脑桥的核团和传导束(括号内为相关神经):蜗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前庭蜗神经即听神经,传导束为斜方体、外侧丘系),面神经核(面神经),上泌涎核(其纤维后加入面神经,控制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等的分泌),展神经核(展神经),三叉神经核(包括三叉神经脑桥核、脊束核、中脑核、运动核,传导束为三叉丘系,也称三叉丘脑束),蓝斑核,蓝斑下核。

位于中脑灰质的核团(括号内为相关神经):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顶盖前区(视束核,豆状下核,顶盖前区核等),红核(红核脊髓束、红河网状束),黑质,腹侧被盖区,导水管周围灰质等。

位于中脑白质的传导束(括号内为相关神经):小脑上脚交叉,内侧丘系和外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大脑脚底(皮质脑桥束和锥体束等)

脑干网状结构:在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第四脑室底灰质,延髓中央灰质腹外侧,脑干被盖的广大区域内,除以上提及的核团外,还有许多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其内分布有许多其他核团,称为脑干网状结构,其功能对人体很重要,是生命调节中枢。主要功能有:影响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调节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呼吸、心血管等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六、小脑的结构和功能

小脑的结构包括表面的灰质,深部的髓质和小脑核。其中小脑核也称小脑中央核,包括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髓质的传入、传出纤维参与构成了小脑下脚、中脚、上脚共3对小脑脚。

小脑的功能分为3区:前庭小脑(也称原小脑),脊髓小脑(也称旧小脑),和大脑小脑(也称新小脑)。其功能如下:

前庭小脑:主要接受前庭神经节和前庭神经核(周围称神经节,中枢称神经核,关于术语问题上篇文章周围神经篇已经介绍)的纤维。向小脑传递头部位置变化和头部相对于重力作用方向的信息,起维持躯体平衡,协调眼球凝视运动等。前庭小脑损伤,会出现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如酒醉等症状,但如果患者取卧位,肢体随意运动不受影响,也无肌张力减退等改变。

脊髓小脑: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的纤维。调节躯干和肢体的肌张力并参与运动协调。

大脑小脑:接受对侧脑桥核的传入纤维。并与大脑构成大脑-小脑反馈,影响大脑对肢体精细运动的协调。大脑小闹损伤,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退,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如指鼻失误、轮替运动障碍等。

七、间脑的结构和功能

上文已经提及,间脑分为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5个部分。体积虽小,但确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仅次于端脑的复杂的高级中枢。

背侧丘脑,又称丘脑,其核团众多,但可以按功能分为3类:

(1)非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正中核,网状核和板内核。作用是维持机体的清醒状态。

(2)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作用是调节躯体运动,传递躯体感觉信息。

(3)联络性核团,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群背层和前核群。作用是与情感,学习记忆有关。

以上可以看出,背侧丘脑是皮质下感觉的中继站,且可以粗略感知痛觉。背侧丘脑受损时引起感觉功能障碍,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此外,也有调节躯体运动的功能。

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起对特异性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中继作用。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起抑制性腺和调节生物钟的功能,也起对中脑和边缘系统的中继作用。

底丘脑,是间脑与中脑之间的移行区,包括底丘脑核以及黑质,红核的顶端,与纹状体,黑质,红核等有密切的纤维联系,属锥体外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人类一侧底丘脑核受损,可导致对策肢体尤其是上肢较为显著的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称为半身舞蹈病或半身颤搐。

下丘脑,通过内脏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控制机体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等,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此外,下丘脑也与情绪活动,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八、端脑的结构和功能

端脑的左右大脑半球由大脑纵裂分隔为两半,底部由胼胝体连接。大脑横裂分隔大脑与小脑。大脑半球的结构包括:大脑皮质,髓质和基底核。

大脑皮质: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功能分区如下:

(1)第I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该中枢对骨骼肌运动的管理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其特点为: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②左右交叉,即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运动。③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所支配区域的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第I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以及位置和运动觉,身体各部投影和第I躯体运动区相似,其特点为:①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②左右交叉。③投影区的大小也取决于该部位的感觉敏感程度。

此外,人类还有第II躯体感觉和运动区,它们均位于中央前回和后回下面额岛盖皮质,与对侧上下肢运动和双侧躯体感觉(以对侧为主)有关。

(3)视觉区:于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即上方的楔回和下方的舌回,接受来自外侧膝状体(膝状体在介绍后间脑中的丘脑时有提及)的纤维。

(4)听觉区:于颞横回。因每侧听觉区均接受来自两耳的冲动,因此一侧听觉中枢受损,不致引起全聋。

(5)平衡觉区:一般认为在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感觉区附近。

(6)嗅觉区:位于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可能位于中央后回下部,舌和咽的一般感觉区附近。

(8)内脏活动的皮质中枢:一般认为在边缘叶,调节呼吸,血压,瞳孔,胃肠,膀胱等内脏活动。

(9)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损伤后能发音但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语言,称为运动性失语;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损伤后手能运动,但写字绘图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称为失写症;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上回后部,损伤后虽能听到别人或自己的讲话,但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称为感觉性失语;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靠近视觉中枢,损伤后后视觉没有障碍,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称为失读症。

大脑髓质:主要由联系皮质各部和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其纤维分为3类:

(1)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皮质的纤维,主要有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

(2)连合纤维: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联合,穹隆和穹隆连合。

(3)投射纤维: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它们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3部。经内囊前肢的纤维束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经内囊膝部的纤维束为皮质核束;经内囊后肢的纤维束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和顶桥束等。因此,当内囊损伤广泛时,会有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和对侧偏盲的“三偏”症状。

基底核:又称基底神经节,为蕴藏在白质深处的灰质团块。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基底节与锥体外系运动调节,学习记忆功能,情绪及内分泌和内脏活动调节相关。

九、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总结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其中枢突组成薄、楔束,第2级为薄楔束核,其发出的纤组成内侧丘系交叉,第3级为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其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部分投射至中央前回。

(二)、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位于脊神经节细胞,其中枢突经脊神经后跟进入脊髓,终止于2级神经元,第2级为C8~L2节段胸核或腰骶膨大处灰质中间带外侧部的神经元,其发出的纤维组成脊髓小脑束,终止于脊髓小脑(脊髓小脑的概念上文已经介绍)的皮质

(三)、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位于脊神经节细胞,传导痛温觉的纤维组成背外侧束,传导粗触压觉的纤维直接终止于2级神经元。第2级神经元位于脊髓灰质中间带神经元,其发出的纤维组成脊髓丘脑束,终止3级神经元。第3级为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四)、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位于三叉神经节,舌咽神经上神经节,迷走神经上神经节和膝神经节,传导痛温觉的纤维进入三叉神经脊束核,传导触压觉的纤维进入三叉神经脑桥核。第2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脑桥核内,其发出的纤维组成三叉丘系。第3级神经元为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其发出的纤维投射至中央后回下部。

(五)、运动传导通路

包括锥体系和椎体外系:

锥体系:分为上下两级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位于大脑皮质,其轴突组成锥体束并经内囊下行。下行至脊髓的被称为皮质脊髓束(上文已经详细介绍),下行至脑干的被称为皮质脑核束,也称皮质脑干束。

皮质核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的椎体细胞的轴突聚集而成,下行经内囊(内囊在本文的“八、端脑的结构和功能”一部分中已经介绍)膝至大脑脚底内侧,并由此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动眼神经核等,上文已经详述),这些核发出的纤维依次支配眼球外肌,咀嚼肌,面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因除支配面下部肌的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外,其余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纤维,故而一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和对侧舌肌瘫痪,表现为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并偏向病灶侧,流涎,不能做鼓腮,露齿等动作(注意没有额纹消失这一条),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偏向对侧是因为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均由舌下神经支配,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上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皮质核束的支配),称为核上瘫。一侧面神经核神经元损伤,可致病灶侧所有面肌瘫痪,额纹消失(核上瘫时额纹不消失),眼不能闭合,口角下垂,鼻唇沟消失等;一侧舌下神经核的神经元损伤,可致病灶侧全部舌肌瘫痪,表现为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两者均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故统称为核下瘫。

——(关于核上瘫和核下瘫详尽的基础—临床解释,我会在下一篇文章“临床诊断篇中”详述,本来刚才已经写好了一大段且配了图了,结果提示我正文过长发布不了了,所以没办法了)——

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调控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通路。其结构十分复杂,上文已经有所提及。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动作等。

本篇结束啦。下一篇临床诊断篇,敬请期待。

受本人学识所限,文中如有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前辈指正,如有指教,感激不尽。

(本文由丁香园论坛Hensionengine原创,授权转载

●中山大学--医学影像学教学视频(89集)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教学视频(78讲)

●《中华临床医学影像学丛书》(全集12本)高清版

●从入门到精通X线、B超读片指南

●从入门到精通CT、MRI影像读片指南

●《21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案例》

●住院医师规培题库

传递医学知识

请把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得提醒一下你的小伙伴,那就点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