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盟医学资料医学资讯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人体系统解剖学笔记重点总结
第14章神经系统总论
?知识梳理
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部及周围部组成,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区分
按所在位置: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根据分布对象,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又根据功能分为:
①躯体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②内脏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即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活动时,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
反射弧:感受器一传入(感觉)神经→中枢一传出(运动)神经一效应器。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皮质,白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网状结构。
第15章中枢神经系统
?知识梳理
第一节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成人下端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第3腰椎下缘。
形态:前后略扁圆柱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脊储圆锥、终丝、马尾。
6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一前根、
后外侧沟—一后根一脊神经节。
脊髓节段31个,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横切面:中央管、“H”形灰质、白质。
(一)灰质
1.前角(柱):①内侧群一躯干肌。②外侧群一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一骨骼肌随意运动。r运动神经元一调节肌张力等)
2.后角(柱):①缘层、②胶状质、③后角固有核、④胸核。
3.侧角(柱):①T1~L3: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②52~S4: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二)白质分前索、后索、外侧索(主要纤维束及功能
1.上行纤维(传导)束
(1)薄束、楔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侧束一传导痛、温觉:前束一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3)脊髓小脑前、后束:向小脑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2.下行纤维(传导)束
(1)皮质脊髓束(侧束、前束):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3)前庭脊髓束:兴奋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的运动神经元,调节身体平衡。
三、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2.反射功能——腱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二、简答题
1.简述脊髓内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第二节脑
组成: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一、脑干自上而下由中脑、脑桥、延髓3部分组成。
(一)脑干外形
1.腹侧面
延髓:延髓脑桥沟、前正中裂、前外侧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
脑桥: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
中脑:大脑脚、脚间窝。
2.背侧面
延髓:下部—一薄束结节、模束结节、小脑下脚;上部——菱形窝。
脑桥:小脑中脚、小脑上角。
菱形窝:髓纹、正中沟、界沟、内侧隆起一面神经丘;前庭区、听结节
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
中脑:上丘——视觉反射中枢;下丘——听觉反射中枢。
3.第四脑室外侧孔2、正中孔11
4.神经联系:第3~12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如下:
①中脑一Ⅲ动眼神经、IV滑车神经(唯一后面)。
②脑桥一V三叉神经、VI展神经、V面神经、训前庭蜗神经。
③延髓一X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X副神经、舌下神经。
(二)脑干内部结构
1.灰质
(1)脑神经核分类及名称
①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②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③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④敏体感觉核:三又神经核团(中脑核、脑桥核、脊束核);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2)非脑神经核主要包括薄束核、楔束核、红核、黑质。
2.白质(4个丘系、1个锥体束及功能)。
①内侧丘系——传导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②脊髓丘系——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触、压觉。
③三叉丘系一—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触、压觉。
④外侧丘系一—传导听觉。
⑤锥体束——皮质核束一脑干8对躯体运动核一头面部骨骼肌随意运动;
皮质脊简束→脊髓前角一7躯干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3.脑干网状结构
二、小脑
(一)外形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
(二)小脑内部结构小脑皮质、小脑髓质、小脑核(齿状核)。
(三)小脑的功能①绒球小结叶(原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②前叶(旧小脑)—调节肌张力
三、间脑
分部: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第三脑室。
(一)背侧丘脑(丘脑)为1对卵圆形灰质团块。
①腹后内侧核一接受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
②腹后外侧核一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
(二)后丘脑①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外侧丘系)。
②外侧膝状体←接受视觉纤维(视束)。
(三)下丘脑组成——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和乳头体。
重要核团: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室旁核(分泌催产素)。
功能:调节摄食行为、体温和昼夜节律等。
二、简答题
1.简述第三至第十二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
2.简述脑干内四个丘系及其功能。
四、端脑胖胝体、大脑纵裂、大脑横裂。
?知识梳理
(一)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①三面-—上外侧面、内侧面、下面。
②三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二线。
③五叶——额叶、顶叶、颤叶、枕叶、岛叶。
1.上外侧面主要沟、回及皮质功能定位
(1)额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额中回(后部:书写中枢)、
额下回(后部:说话中枢)。
(2)顶叶: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
顶下小叶(缘上回(颞上回后部):听话中枢;角回:阅读中机
(3)颞叶:额横回(听觉中枢)。
(4)枕叶:距状沟(视觉中枢)。
2.内侧面胱腻腻体、扣带回、海马旁回、钩。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
3.下面嗅球、嗅束、嗅三角。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大脑皮质、大脑髓质、基底核与侧脑室。
1.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1)第一躯体运动区(中枢):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2)第一躯体感觉区(中枢):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3)视区(视觉中枢):距状沟上、下方枕叶皮质。
(4)听区(听觉中枢):颞横回
(5)语言中枢:①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
②说话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③听话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
2.基底核位于大脑底部的白质内,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与杏仁体
(1)尾状核:属新纹状体,与豆状核合成纹状体。属锥体外系,调节运动。
(2)豆状核:分壳和苍白球。壳:属新纹状体,苍白球:属旧纹状体。
(3)屏状核:功能不详。
(4)杏仁体:内脏活动调节。
3.大脑髓质分3种纤维:联络纤维、连合纤维、投射纤维。
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宽厚白质板,在脑水平切面上呈“”形
分部:(1)内囊前肢:额桥束、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皮质核束,
(3)内囊后肢:①皮质脊髓束(运动);②丘脑中央辐射(感觉):
③视辐射(视觉);④听辐射(听觉)。
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瘫疾、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半视野同向性偏盲。
4.侧脑室:分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4部。各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二、简答题
1.简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纤维束
2.简述内囊损伤(出血)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什么?
第16章周围神经系统
?知识梳理
周围神经:①脊神经—一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肌、腱、关节和皮肤:
②脑神经—一分布于头面部肌、腱、关节和皮肤;
③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平滑肌、心肌、腺体)。
第一节脊神经
1.分部: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2.组成:前根和后根(脊神经节)。
3.纤维成分:驱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
5.前支组成的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一、颈丛
(一)组成C1~C4前支。
(二)分支皮支(阻滞点)→颈部:
肌支(混合性);膈神经→支配膈运动
二、臂丛
(一)组成C5~8前支+T1前支大部分。
(二)分支①腋神经→三角肌、小圆肌。
②肌皮神经→臂肌前群。
③正中神经→前置肌前群大部分、手肌小部分
⑤桡神经→臂肌后群、前臂肌后群。
三、胸神经前支肋间神经(T1~11),肋下神经(T12)
皮肤节段性分布: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
T10——脐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四、腰丛
(一)组成T12前支部分+L1-3前支+L4前支部分。
(二)分支股神经→大腿肌前群;闭孔神经→大腿肌内侧群。
五、骶丛
(一)组成L4、5前支(腰骶干)+S1-5+Col。
(二)分支1.臀上神经一臀中、小肌:
2.臀下神经一臀大肌;
3.阴部神经一会阴部肌:
(1)腔神经一小腿肌后群、第24章周围神经系统
(2)腓总神经:①腓浅神经→小腿肌外侧群(腓骨长、短肌)
②排深神经→小腿肌前群、足背肌。
二、简答题
1.简述臂丛的主要分支和分布(神经干-肌群)。
2.简述下肢各肌群的神经分布(神经干-肌群)。
第二节脑神经
?知识梳理
l.名称和顺序l嗅Il视Ⅲ动眼,IV滑V叉VI外展
Ⅶ面Ⅷ庭区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2.脑神经连脑部位和出入颅腔部位(表24-1)
1——大脑;IⅡ——间脑:IⅡI、IⅣ-—中脑:
V、VI、II、wI——脑桥:ⅠX、X、XI、XⅡ——延髓。
3.纤维成分: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
4.分类:①感觉性神经——I、II、ⅩII;
②运动性神经——III、Ⅳ、VI、X、XI/p>
③混合性神经——V、VII、IX、X。
(含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III、VII、IX、X)。
5.在头颈部各肌群的主要脑神经分布
①动眼神经→支配眼球外肌大部分(上险提肌,上、内、下直肌,下斜肌):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②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④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
⑤面神经→支配面肌和颈阔肌;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分泌。
⑥舌咽神经→支配茎突咽肌腮腺分泌
⑦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心肌、胃肠道平滑肌和腺体
⑧副神经→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⑨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6.舌的神经分布(运动,感觉一般感觉、味觉〉)。
(1)运动一一舌下神经。
(2)感觉:①舌前2/3的一般感觉一一舌神经;味觉——面神经。
②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一舌咽神经。
7.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题支、额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8.眼的神经分布(视觉、一般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
(1)视觉——视神经;(2)一般感觉(痛温觉、触压觉等)——三叉神经;
(3)躯体运动(眼球外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4)内脏运动: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动眼神经副核);
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
第三节内脏神经
主要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1.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①支配器官不同;②纤维成分不同;③神经元数目不同:
④分布形式不同;③神经纤维种类不同。
2.交感神经
组成:中枢部(低级中枢):脊髓T1-L3节段侧角;
周围部:交感干、交感神经节、分支及神经丛。
交感神经节: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
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交通支:白交通支去向:①终止;②升降;③穿经。
灰交通支去向:①经灰返回脊神经;②暴附动脉→神经丛;③直接发支。
3.副交感神经
组成:中枢部:低级中枢: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脊髓S2~4骶副交感核。
周围部:副交感神经节,节前、节后纤维。
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颅部副交感神经节:睫状神经节、翼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耳神经节。
4.牵涉性痛: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
象称牵涉性痛。
二、简答题
1.简述舌的神经分布(运动,感觉一般感觉、味觉〉)。
2.简述眼的神经分布(视觉、一般感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
3.简述12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及其性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