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医院年9月收治1例颅内胶质母细胞瘤合并Sturge-Weber综合征病人,极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2岁,因间断性头晕、头痛20d入院。病人于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头部MRI检查示:右颞枕占位性病变,右侧脑室、室管膜播散,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左颞头皮及左侧眼睑多发异常信号影,左眶内晶体信号失常(图1A~1C)。
图1A~1C术前MRI增强扫描矢状位、冠状位、轴位
入院查体:病人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较差,对答切题,智力正常。可见左侧面部大面积血管畸形伴红褐色色素沉着,畸形区域沿三叉神经第二、三支分布,畸形面部皮肤感觉正常。有数个*豆粒大小样结节,无破溃,无分泌物渗出(图1D)。
图1D面部形态
左侧瞳孔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视力消失,右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视力正常。追问病史:病人自诉面部畸形为先天性,20岁之前,面部畸形较出生时无明显变化,20岁之后,畸形面积逐渐增大,色素沉着逐渐加深,但皮肤感觉正常,一直未予治疗。曾有数次癫疒间发作,均为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意识清楚,每次持续约10min。
该病人症状体征符合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但头部MRI表现不典型。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术前拟诊为:①颅内占位性病变(颞枕、右侧),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大。②Sturge-Weber综合征。
于全麻下行右枕开颅肿瘤切除术,病人取左侧卧位,面部垫以棉垫防止面部结节受压破溃。行右枕马蹄形切口逐层切开头皮,铣开骨瓣,暴露硬脑膜。术中硬脑膜张力较高,给予甘露醇快速静脉输液降低颅内压。剪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实体,在电生理检测下,逐步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最终实现镜下全切肿瘤。
术后MRI示:肿瘤全切除(图1E~1G),术后病理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含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分(图1H)。术后病人恢复较好,神志清,精神可,双眼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四肢肌力可,肌张力正常,顺利出院。术后行标准放化疗,3个月后随访,病人状态良好,语言、肢体活动等功能均未受影响,能够正常生活。
图1E~1G术后MRI增强扫描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图1H术后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
2.讨论
该病例为胶质母细胞瘤合并Sturge-Weber综合征,属极其罕见的病例。因为胶质母细胞瘤与Sturge-Weber综合征均涉及脑部病变,此病例中二者同时发生,这引发作者对其相关性的思考。作者设想是否存在某种分子遗传学方面的联系,能够解释二者同时发生并非偶然。为此,作者检索相关文献,结果表明:胶质母细胞瘤合并Sturge-Weber综合征的病例尚未有报道。
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与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发生机制不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改变以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扩增与过量表达为主,而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则以p53基因的突变为主要表现。
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以眼部、皮肤及脑血管瘤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又称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脑颜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该综合征首先由Schiremer所描述,之后Sturge及Weber于年相继进行详细的报道,故名Sturge-Weber综合征。
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大脑皮质的软脑膜静脉血管瘤,通常为一侧。②同侧面部血管瘤,其轮廓往往沿三叉神经分布,多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或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常为单侧性,约10%为双侧性。③同侧大脑皮质脑回样钙化。④癫疒间性抽搐(对侧为主)。⑤眼部缺陷(脉络膜血管瘤、青光眼性偏盲)。⑥精神发育迟滞。另外还可有对侧偏瘫、肥胖、口腔黏膜及牙龈异常等。
Sturge-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有明显的错构瘤表现,来自原始的胚胎血管丛的持续生长。该病人符合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研究发现在Sturge-Weber综合征的病人组织标本的GNAQ基因中检出突变,位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导致位的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说明该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与GNAQ基因上的体细胞突变相关。EGFR基因、p53基因及GNAQ基因分别位于7p11.2、17p13.1、9q21,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为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核内磷酸化蛋白、异源三聚体G蛋白,从基因位点和其编码蛋白的作用机制方面,二者均无明确联系,因此,Sturge-Weber综合征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1月第21卷第1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news
mycs.cn
(为确保内容真实性,投稿时请务必列明人名、单位、职称、头衔等信息)
稿件一经采纳,将在名医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