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疼痛本身就是病。
疼痛来得很突然,针刺一样的锐痛,每隔一会儿在面颊上炸裂,霸道地成为日与夜的全部主题。工作、生活、睡眠,统统靠边站,“他是那种平时非常能够忍耐的男性,当我发现他无法克制的表现出痛苦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定是出了大问题。”疼痛发作的第二天,Ada就带着家人医院。
“我们判断是面部神经痛,挂的是神经内科的号。”大夫面诊,询问了症状,很快给了诊断:三叉神经痛。可是,“按照医嘱服药后没有任何效果”。剧痛之中,度日如年。三天后,Ada和家人医院,这一次大夫直接开出了止疼药,依旧是无效。
“这时候我就很焦急了。”他说,“药不对症,病人心里很急,因为实在是太疼了。”医院的时候,她开始使用“面部持续疼痛”“神经痛”等所能想到的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一个陌生的疾病忽然出现在她的视野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再三询问,家人这才回想起来,前段时间在太阳穴以上的部位曾出过一小片不起眼的小疹子。
带状疱疹是一种年发病率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常见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VZV)像地下游击队员经上呼吸道或眼睛的睑结膜进入人体,沿着感觉神经侵入脊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在人体潜伏下来。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重新活跃起来,大量复制,沿着感觉神经转移到与神经节有关的皮肤上,于是便产生了带状疱疹。因为多发于躯干、骇人的疱疹和剧烈疼痛,民间把这种疾病俗称为“缠腰龙”,但许多人不知道,带状疱疹也会发生在头面部,有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疹子。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带状疱疹本身并不难治疗,可是约9%~34%的病人会遇到这样的困境,疹子完全好了,剧痛却顽固的遗留了下来,这就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PHN因为疼痛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上被誉为不死的癌症。
Ada在网上搜索到几篇论文。根据论文里留下的邮箱,她几乎不抱希望的给一位作者发去了邮件,没想到,身处国外的教授很快回信了。他告诉Ada,家人患有PHN的可能性很大,医院的疼痛科诊治,这封邮件成了剧痛的汪洋大海上的救生船。医院的疼痛科,医生开出了治疗PHN的药方,服药的第一个晚上疼痛减轻,家人睡上了十来天的第一个好觉,一个月以后痊愈了。
这场疾病是Ada第一次接触“疼痛科”。疼痛科并不是所有痛都管。“医学上通常把疼痛分两大类,一类是好痛,一类是坏痛。”樊碧发说,“当人体受到损伤、疾病等侵害时,会迅速发出疼痛警告,这类疼痛在医学上称为急性痛,它提醒我们及时避开危险或去看医生,是好痛。但当疼痛长期作用于人体超过一个月以上时就叫慢性疼痛,这种痛已经失去警报的意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就是疼痛科的诊疗范围。
年6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十一修订本的国际疾病分类。一个新的疾病编码被赋予了“慢性疼痛综合征”。令Ada和家人困惑的PHN,就是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西方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占总人群的30%左右,被视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我国没有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医院疼痛科主任、中国医学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说,中国的发病率只高不低。
三十年前,人们对疼痛科一无所知并不奇怪。80年代慢性疼痛在国际上也是临床医学的新兴领域,这是医学发展以来的一个盲区。18世纪,病理学和生理学开始着手确定异常组织的位置,以此解释身体的功能如何会紊乱异常。细菌、病*以及化学物质偏差的发现辨明了局部组织变异的原因。病理学逐步成为整个现代医学的指针。人们努力寻找某种确定的病理来定义和解释疾病,医生们依此来制定理性而科学的治疗方法,修整异常的局部组织,消除感染,医学的目标是治疗疾病而非疼痛。
对于疼痛最常见的误区是,“病痛”二字,病在前,痛在后,痛只是疾病的症状,治好了病,痛就消失了。但事实上,“病痛不仅是症状,更是一种疾病”。“慢性病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樊碧发解释说,原发性的疼痛没有伴随任何别的疾病;继发性疼痛是由一些损伤和疾病产生的,但原有的疾病已经康复,疼痛本身却长久的遗留了下来。战争过后的“幻肢痛”和折磨Ada家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都属于这种情况。疼痛本身构成了疾病的一切,如果疼消失了,病也就不存在了,疼痛医学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单刀直入,直奔疼痛而去。
更多精彩内容,《三联生活周刊》年第41期与您相约!
典藏位置:二楼中文报刊第一阅览室
《三联生活周刊》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编辑单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国内刊号:CN11-/C
国际刊号:ISSN-
邮发代号2-20
《三联生活周刊》将新闻与文化和生活融合为一体。强调以新闻调查与文化评析相组合的方式,一周信息作深入追踪,将文字、图片与资讯有机组合。密度和内容的含金量高,尽量在有限空间内安排丰富的阅读内容。所有报道均求有鲜活的人物故事或事件细节,培养记者各自独特的叙述风格,文字力求生动简洁而饶有兴趣,强调与读者的交流。这就是《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风格。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来自母体的文化特质,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既有采访深入、报道角度新颖、阐述透彻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类新闻,又有高雅、前卫、风趣的文化生活类小品,是目前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周刊。
供稿:报刊部徐进
编辑:哈尔滨越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审核:李松梅
“在看”的都是爱我的“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