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砚平画的ldquo可触性rd [复制链接]

1#

画的“可触性”

——伯纳德·贝伦森的具身性画论

高砚平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本文原载于《外国美学》32辑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在E.M.福斯特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RoomwithaView,)中,主人公英国贵族露西·霍尼丘奇在意大利“壮游”期间,郑重其事地牢记“可触性”这一解释工具,为的是恰当地面对佛罗伦萨圣十字广场的乔托湿壁画。“可触性”(tactilevalue),乃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批评家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Berenson,亦名BernhardBerenson,—)铸造的词语。

伯纳德·贝伦森

伯纳德·贝伦森出生于立陶宛,后移居美国。年定居佛罗伦萨,入住伊塔蒂别墅(现为哈佛大学文艺复兴中心)。他以《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中部意大利画家》()、《北部意大利画家》()及《佛罗伦萨画派素描》(TheDrawingsoftheFlorentinePainters,),奠定在文艺复兴绘画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早年他沉迷沃尔特·佩特的唯美主义,汲汲于艺术感知的修炼,后在哈佛期间得威廉·詹姆斯亲炙,将具身性的经验心理学引入艺术研究。定居佛罗伦萨后,他与艺术鉴定家莫雷利(GabrieleMorelli)、雕塑家兼理论家希尔德勃兰特(AdolfHildebrand,—)等人的交往,为他的艺术鉴定和艺术批评注入了具体的方法论启发。贝伦森也是传奇的鉴定家、收藏家、画商,在文艺复兴鉴定和收藏领域一度独领风骚。他最终在自身经验的熔炉中,铸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批评理论。他在年由普特曼(Putman)出版的《佛罗伦萨画派》中谈论人物画时首次明确提出画家的要务是创造“可触性”,在晚年的《美学与历史》(AestheticsandHistory,约动笔,年完稿)中又重提此论。对于这贯穿其艺术批评生涯的“可触性”画论,英国文艺复兴学者波普-亨尼西(JohnPope-Hennessy)评道,“这一通过归纳的方法而建立的绝对审美的标准,足可成功地运用到西方古典艺术中去”。英国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Clark)则称赞它“是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值得尊重的去神秘化的美学”。

/一、贝伦森的触觉/

绘画难道不是纯然可视的吗?18世纪触觉理论的先驱赫尔德的说法,或可体现大多数理论家对绘画的共识。赫尔德认为,雕塑是三维的、可触的,绘画则是平面的、视觉的“绘画指向眼睛,眼睛只感知表面(Fl?che)而视一切为平面或图画,绘画其实就是平面上的形象”,从而画家创造的是可视但不可触的平面、观者无法踏入的镜面。看来,图画并不直接宿主画家或观众的触觉感知。

在贝伦森的时代,罗斯金的艺术道德论式微,瓦尔堡正在佛罗伦萨苦觅史料而建构图像学大厦。同时,视觉心理学、移情论、形式主义美学也在艺术研究领域勃兴,这为重思绘画及观画经验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者指出,贝伦森的理论创造分明是直接受惠于德国雕塑家、理论家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的形式主义视觉理论。希尔德勃兰特在他“既非先验又非印象论”的《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一书中提出,空间观念是感知视觉世界的重要观念,是艺术各种形式因素共同营造的目标,无论绘画还是雕刻都应该创造空间。造型艺术运用的主要器官——眼睛,如何把握空间?希尔德勃兰特的答案是,通过眼睛之“运动”。“眼睛具有两种不同的能力:―种是眼睛静止时一瞥间的视知觉,另一种是由一系列运动产生的视觉和动觉因素组成的更复杂的知觉……通过这些运动的综合,或通过所谓的‘动觉’(Bewegungsfahigkeit),我们才能够想象三维的或立体的形式。”意为,视觉既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静止的视知觉,也可以是运动的视知觉,但只有通过后一种视知觉,即眼睛之“运动”,三维形式才得以构想。

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影响广泛,例如沃尔夫林在其年的《古典艺术》的前言中称赞它如“天降甘露”,为艺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贝伦森在撰写《佛罗伦萨画派》时,与同住佛罗伦萨的希尔德勃兰特确有过较为友好的交往。年,贝伦森的《佛罗伦萨画派》问世。在此书中,贝伦森确立了“可触性”画论。在探讨事物“深度”与知觉的关系时,他写道:“心理学已经确证,仅凭视觉并不能给予第三维度的确切知识。在我们的婴儿期,由肌肉运动感觉协助的触觉,教会我们欣赏事物和空间的深度或第三维度。在此无意识时期,我们学会通过触摸去检验第三维度及真实(reality)。”童年时期无意识中存在的触觉与第三维度的关联性,到成年时期却被全然遗忘。“但是,当眼睛辨认出真实时,我们其实是在将可触性赋予视网膜印象(retinalimpression)。这一事实从未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当对象的可触性抵达意识之时,往往如强弩之末,不易清晰地传达到视网膜。因此,画家就有必要有意识地调动我们在无意识情形之下运行的触觉,通过艺术手段强化对象的可触性,使可触性较为便利地传达到观众的视网膜,形成“真实”感。他由此提出:“画家唯有通过将可触性赋予视网膜印象,才算是完成绘画的任务。”这时,图画就不仅仅是赫尔德所说的平面的、梦幻的、不可踏入的封闭空间了。

由此可见,贝伦森吸收了希尔德勃兰特关于知觉事物深度的基本要义,但进一步将“触觉”“肌肉感觉”引入造型艺术的理解,改造了希尔德勃兰特的视觉形式主义。跟希尔德勃兰特一样,贝伦森承认一般意义上的视觉无法把握三维空间。不一样的是,希尔德勃兰特认为理解空间是要通过眼睛的“运动”,贝伦森则认为是诉诸触觉,而且他以“肌肉感觉”描述“触觉”活动。由此,希尔德勃兰特所说的抽象的、方向性的纯视觉性被赋予了一种具身性因素,这种带着肌肉感觉的运动不再只是眼睛生发的活动,而是想象性的触觉。再者,希尔德勃兰特探索的是纯粹空间的深度或第三维度,贝伦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