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物Nature神经环路研究破解 [复制链接]

1#

针灸治疗疾病的核心机理之一是通过刺激身体特定的部位(穴位)来远程调节机体功能,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念和宝贵财富,而经络被认为是达到这种远程效应的重要传输载体,尽管现代解剖学研究尚未明确经络特异性结构基础的存在,但揭示了针刺刺激的远程效应可以通过躯体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来实现。这种反射首先是激活来自位于背根神经节(DRG)或三叉神经节中的外周感觉神经纤维,随后将感觉信息传到脊髓和大脑,进而激活外周自主神经,最终实现对各种外周脏器机能的调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陆续发现此类反射存在躯体区域特异性。

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发表在《Neuron》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低强度针刺刺激小鼠后肢穴位(如足三里ST36)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而针刺刺激腹部穴位(如天枢ST25)却不能诱导出此抗炎通路。这种躯体区域特异性(至少是穴位部位的选择特异性)背后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至今尚不清楚。

北京时间年10月13日马秋富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柳申滨博士和王志福博士。此研究显示一类PROKR2-Cre标记的DRG感觉神经元,是低强度针刺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尤为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