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对有些人来说,非常陡峭 [复制链接]

1#
了解到两个真实故事,很是有些触动。有一位小朋友,小宇,年6月出生,还没满月就被诊断为重度贫血,到一岁半双腿肌肉大面积萎缩,发育停止,无法站立。辗转湖南耒阳、广东东莞、医院,被确诊为一种罕见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可是,定期输血加上两年激素和化疗药物,无效,接下来,就只能进行骨髓移植了。两三岁的孩子,血检两百多次。免疫力每况愈下,发烧、感冒、咳嗽、气喘、肺炎……这个打工家庭,花了几十万元。年12月4日,他们又带孩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刘自强医生结合过往报告,根据孩子眼球震颤、舌肌震颤、四肢无力的表现,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一个基因SLC52A2的可疑变异,推测是这种变异导致“进行性桥延性麻痹综合征”——一种由核*素代谢引起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国国内,从未出现过这种病例。国外也只报告过两例。这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基于国外病例经验,医生给孩子开了5天维生素B2,孩子呼吸有力了,又开了7天维生素B2……一个月后,孩子的红细胞指数上升了,后来,贫血消失了,再后来,孩子站起来了。这个过程,吃了3个多月总计近片维生素B2,每片0.39元,花费不到元。小宇终身都得吃维生素B2,幸运的是,维生素B2便宜。阳光,照进了这个在罕见病泥潭中挣扎的底层家庭,令人不禁为之击掌:确诊一个罕见病是多么困难,外部病例信息是多么重要。这个故事来自《广州日报》。另一个两三岁孩子的故事,来自昨天的《八点健闻》:年6月6日,徐伟的儿子诞生,起名徐灏洋。一开始,与普通婴儿无异。不料,6个月时,孩子明显落后于同龄生长标准,头抬不稳,也不会趴着和翻身。9个月时,检测出Menkes综合症(简称Menkes)。这是一种铜缺乏疾病,会让孩子全身肌肉萎缩,只剩下一层皮裹着,还会产生脑瘫、痴呆……这是云南全省第一例Menkes,医生查了半天资料,说:没法治。徐伟带着孩子来到北京找专家,得知多数这种孩子的生命停止在三岁之前。怎么办呢?国内没办法,在国际上,Menkes的对症治疗常使用补充组氨酸铜的方法,这种简单的化合物通常以院内制剂的形式存在。于是,国内家长的常见选择是,去美国(或台湾地区)的医院拿药。但是,好巧不巧,新冠疫情来了,境外就医拿药的渠道也就断了。会不会有企业愿意生产呢?徐伟到药企跑了一圈确认了:药企不愿意生产这种“孤儿药”,即便愿意,也得几年之后才能上市。疾病已经直接影响了孩子大脑发育,而3岁之前正是大脑发育*金期。徐琢磨来琢磨去,发现自己已经等不起了——孩子不仅应该活下来,还应该有公平地感知世界的权利。怎么办呢?那就自己制药。这位只有高中学历、没有任何医药背景的父亲,先在一个共享实验室里合成了组氨酸铜,然后依样画葫芦去购置设备,在家里搭起了一个实验室。几个月后,真的做出了“组氨酸铜”。然后,亲身试药。

成了!

徐伟用杂物间改建的简易实验室(“八点健闻”陈鑫摄)孩子用上药后,血清和铜蓝蛋白恢复正常,但脑电波依然异常,因为组氨酸铜携带的铜离子很难穿透血脑屏障,无法输送给大脑区域。也就是说,药虽然制成功了,但还无法让孩子大脑正常发育。怎么办呢?国外发布的Menkes研究结果说,还需要“伊利司莫铜”。这种药制作难度更大,但徐伟继续开干,从国外购进助溶剂、伊利司莫铜化合物后,根据国外论文,制出“伊利司莫铜”。一瓶瓶,橙棕色,有亮光。然后又亲身试药。这一次,鼓起了一个几天都消不下去的包,不得不改为静脉注射。两种药给孩子同时使用,3个月后,孩子脑电图也恢复了正常。

徐伟冰箱里存放着自制组氨酸铜(蓝色)、伊利司莫铜(棕色)。(图自徐伟本人)

这时,孩子仍然存在健康问题。但,如此疯狂的徐伟,亲手创造出如此惊人的奇迹,不能不让我感觉到父爱的伟大与潜能。这两个“奇迹”背后,是罕见病病人:瓷娃娃、熊猫宝宝、月亮孩子、蝴蝶宝贝、渐冻人……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指那些患病率极低的病种。在《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中,将罕见病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可叹,再低的比例,在中国庞大人口面前,都会形成一个数字庞大的群体。据世卫组织统计,中国已知罕见病约余种,罕见病患者约万人,其中近半数为儿童患者。有些统计说总数超过2万人。这接近于超级城市上海的人口规模。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个庞大群体如同不存在一般,游离于大众注意力之外。一万个人里的万分之一,对于那一个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他们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人生就栽进了泥潭。

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成员朱坤说,目前中国仍有17种罕见病的患者面临“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的困境。为什么徐伟不得不自己组装实验室制药,变身“疯狂老爸”?因为,叠加疫情因素之后,“找药”变得难上加难又时不我待了。一方面是找不到药,一方面是吃不起药。问题怎么解决呢?人们需要“药神”。两千多万患者,不是每个患者的爸爸都像徐伟一样可以自己亲自动手,自己做药。制药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真正的难点在哪里呢?罕见病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是小众难题。而恰恰越是这种小众的问题,越是需要大众的社会协同。在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可能帮助的力量都很小很小,但要让这些很小的力量相互协同起来,连接起来,难度就很大,成本也极高。“*老师,你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