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汤拥华丨重构具身性后人类叙事的形式与伦理 [复制链接]

1#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557067870109982&wfr=spider&for=pc

具身性(embodiment,形容词形式为embodied)是源于认知科学的关键概念,在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应用。按照弗朗西斯科·J.万利拉等人的说法,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两重内涵:其一,认知依赖于经验,而经验来自拥有不同感觉运动能力的身体;其二,个体的感觉运动能力与一个更广泛的生物学、心理学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第一重内涵旨在破除身心二元论,第二重内涵则是要使身体成为活的经验结构。目前大部分有关具身性的讨论都着眼于人类的理智与情感,美国文学理论家凯瑟琳·海勒(N.KatherineHayles)的《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文学、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一书则将身体替换为虚拟身体,将认知科学替换为信息科学和控制论,再结合文学叙事问题,在后人类研究领域展开了颇具开拓性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何为后人类,也丰富了具身性的内涵。本文就将以该书相关分析为基础,对具身性概念在后人类语境中的文学关涉与伦理向度做进一步的探测。

一、后人类叙事中的具身性问题

与大多数后人类理论家一样,海勒认为后人类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而只是预示特定的人类概念的终结。她在《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一书中有对后人类概念的正面解说,后来又在一次访谈中做了概括,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其一,看重信息化的数据,轻视物质性的实例,认为由生物基质形成的身体是历史的偶然而非生命的必然;其二,意识和心智被认为并非人类专属的天赋;其三,认为身体与机器的对立并不可靠,人的身体是人类要学会操控的工具,而机器是人手的延伸,人类利用假体来扩展或代替身体也是身体的机器化;其四,身体性的存在(人类)与计算机仿真之间、人机关系结构与生物组织之间、机器人科技与人类目标之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或者绝对的界限。

对这番解说有三点需要指明:其一,海勒不是传统的人本主义者,她对从人类到后人类的整个变化过程持开放态度,但是当然,她也不是“反人类”主义者;其二,海勒反对笼统的技术决定论及相应的历史决定论,希望将后人类的诸多观念从科学假说转化为复杂多元且相互竞争的叙事;其三,海勒并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罗列人类与后人类在概念上的对立,而是希望我们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