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9087.html十多年前确诊糖尿病,一直服药控制血糖,平时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未系统监测血糖,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
未必!周一上午,患者杨某因“发现血糖升高10余年,口干乏力1月”前来就诊。杨某自诉:10余年前单位体检后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5g,tid”控制血糖。因平素无特殊不适,所以杨某某一直没有系统监测血糖。
没想到,近一月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杨某一直感觉口干乏力,医院/云南中医院老年病中心三病区(内分泌科)就诊。
医生为杨某检查后,发现其微量血糖为24.7mmol/L,于是收住入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杨某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性酮症、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3a期”……
这是我们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尿病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就开始使用降糖药物,但是因为没有特殊症状,没有引起重视,忽略了糖尿病的管理。医院就诊,才发现已经合并了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或者合并症。
下面的内容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就可以了吗?得了糖尿病我们应该怎样对疾病进行管理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的疾病,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是治疗的主体,良好的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判定并掌握血糖控制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
其次,我们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做好哪些自我监测?
1.血:(1)微量血糖: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2)每3~6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3)6~12个月监测生化(肝肾功、血脂、电解质)。
2.尿:病情变化时监测尿常规、尿酮体、尿微量白蛋白。
3.眼:每6~12月进行视力、眼底检查。
4.每12月进行足部、神经系统检查,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破损、胼胝等及振动觉、触觉、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
5.心脏:每12月行心电图检查,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情况时要及时检查,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6.其他:定期监测血压、腰臀比及体重指数。
最后,在患有其他疾病或感染时,人体处于应急状态,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加,可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使患者脱水,脂肪分解代谢增强,产生酮体,患者可出现尿酮。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患其他疾病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监测血糖最少每4h一次。
2、如果是1型糖尿病,还应该查尿酮体每4h一次。
3、绝对不可以自行停止注射胰岛素和/或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4、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看诊:血糖超过15mmol/L;伴有经久不愈的感染;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体温超过38℃;感觉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得不到控制。
5、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尽快入院治疗:出现持续呕吐、持续腹泻;呼吸困难;顽固的酮症并伴有神志改变;体温超过39℃;血糖超过20mmol/L;出现突然的体重下降(超过5%);既往的慢性感染加重;发生紧急情况:骨折、外伤、昏迷、心脑血管急症等。
科室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年,是我省成立最早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科;是云南省糖尿病重点专科、消渴痹证中西医结合诊疗科研平台;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在我科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内分泌科同时作为老年病科三病区,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中管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老年病区域诊疗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中医系统内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内分泌专科。目前开放床位47张,钱锐教授任科室主任,共有22名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1人,硕士7人。开展了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拔罐、耳穴、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穴位贴敷等多种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药物、饮食、运动、宣教、心理多方位立体施治。专科优势病种主要有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内分泌代谢相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妇科内分泌等。科室门诊业务全天覆盖,周末均开设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和慢病管理。
作者简介
张芸,副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三批名老中医师梁立经教授学术继承人。曾医院内分泌科医院骨质疏松科进修。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理事,云南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擅长于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西医诊治。
光华院区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滇池院区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