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6/9110448.html短短一年内,冠脉支架和骨科耗材的带量采购就给医疗界带来了两次“地震”。
在最初,没有人知道集采将带来什么。中标产品大幅降价,医院价格优势凸显,民营医疗机构患者流失,这种观点,曾是业内流行的推演逻辑。
然而,公共政策的复杂和有趣就在于,它所带来的震动行业的大洗牌,重构着差异化的格局,往往会孕育一些乍看不合理,细思却颇有道理的后果。比如,在我们的走访中便发现,集采之后,逆医院并不在少数。
医院发展的契机
年1月1日,冠脉支架集采正式落地,其均价从1.3万元左右降至约元。
国产支架迅速占领各大医院。然而,中产们渐渐意识到,在医院,使用进口支架的难度越来越高了。
集医院头上。当带量数额未完成时,医院便选择了更为保守的策略:非集采产品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使用。
于是,医院、需求不断被拒绝的患者们开始寻找别的渠道,医院成为了一个好去处。
此时,医院(下简称“德达”)的管理者们,正想办法应对集采风暴。医院耗材目录中增加了集采中标产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然而,未曾料到的是,主动来到德达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大部分人优先选择了非中标产品。
德达首席财务官梁嘉声向“八点健闻”透露,今年1~9月,德达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量达到去年同期的2.5倍,而心外手术、射频消融和起搏器等心内手术、胸外腹外手术的综合业务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医院收入也随之翻番。
9月11日,德达医院五周年庆典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医院自正式开业起,年门诊总量已从最初的人次增长至人次;开院5年来,住院总量共计人次,手术总量已超例。
在梁嘉声看来,集采为德达带来了契机。医院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投资人信心倍增。
9月中旬,德达医疗宣布完成最新一轮融资,规模超1亿美元。本轮融资由香港上市公司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领投,现有股东斯道资本继续支持。
像德达一样在集采后迎来高速发展的医院不在少数。
主打肿瘤治疗、与美国麻省总院(MGH)紧密合医院(下简称“嘉会”)今年也迎来一波患者潮,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发展迅猛。
和睦家医疗上海地区总院长张澄宇告诉“八点健闻”,医院业务量相较往年增长约30%,但很难断定集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唯一影响因素。
张澄宇认为,集采短期内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阵痛,尤其冲击依赖医保病人、医院。医院过度依赖医保支付,忽视合理诊疗,过度使用药品和耗材,以谋取利益,集采机制将纠正此类现象。
长远看来,集采将有利于规范医疗市场,同时,也为高端医院带来了新的契机,某种程度上培养了消费者为更优质的服务付费的习惯,这是长远利好。
骨干医生流动意愿增强
集采后,副高以上的医生们也萌发出跳出体制的想法,开始寻求医院之外的工作机会。
年,医院心内科主任魏盟于退休后加入嘉会,现任嘉会心脏中心及大内科主任。
他告诉“八点健闻”,冠脉支架占医院心内科业务收入约1/4~1/2,集采后,心内科医生收入预计会有明显下滑。如果带量采购波及到心内科所有业务线,医生收入至少会下滑一半。这会对未来心内科整体手术的质和量均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不少地方相应提高了医生的手术费和诊疗费,但无法完全补偿医生减少的收入。
魏盟观察到,在上述情况影响下,医院心内科医生流动意愿增强,有不少人已主动联系到嘉会,也有人向他表达过跳槽的想法。
“目前加入嘉会的更多是30~40岁的骨干医生,虽然不是知名的专家教授,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此外,来嘉会多点执业的沪上顶级专家数量也显著增加。”魏盟说。
支架、关节的集采波及心内科和骨科医生,高端医院的薪酬、执业环境、管理模式和医生个人职业前景无疑充满吸引力。
嘉会心内科和骨科的医生数量逐渐增长。据统计,嘉会的全职医生由去年的人上升至人,包含全职医生在内的团队也扩增至0人。
德达、和睦家同样感受到了这股趋势。仅年第三季度,德达就引入2位主任医生,上海和睦家也有4位医生全职加入。
对于这种“令人兴奋”的趋势,张澄宇觉得,医生流动只是短期、局部的现象,不会成为一种潮流。“要靠捡漏来建设人才队伍,那只是个案,而非正道。医院发展中最重要的永远是‘练内功‘,抓住集采带来的新机遇,抓紧使用新技术、新药品、新耗材,建立技术过硬的专科团队,才能立足长远。”
目前,上海和睦家医疗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将着重骨科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的团队建设,引入更多人才。
新药主动上门了
嘉会相关人员吴桦(化名)向“八点健闻”回忆,自今年年初起,几家头部肿瘤药企的负责人频繁登门拜访,并提出了多个真实世界研究、新药临床科研的合作意向。
双方的合作涉及刚上市一两年的PD-1、CAR-T和双抗类等昂贵的药物。
吴桦解释,因创新药入院难,跨国药企正积极拓宽院外市场。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创新药进入医院受到多重因素限制。肿瘤药物很多为门诊、日间用药,受医院药占比考核,而住院用医院床位等问题,医院用药的积极性不高。创新药还面临医保一轮轮砍价、国内药厂冲击等影响,必须开拓新渠道。”吴桦补充道。
一周前的10月12日,嘉会还宣布肿瘤中心开始为患者提供Y药(伊匹木单抗)为基础的双免疫治疗的相关服务,成为了国内使用Y药的先行者。
吴桦认为,这在此前是无法想象的,私立医疗机构想使用最新的药物,很难得到药厂支持或患者信任,但现状已悄然改变。
与嘉会类似,医院(下简称“敦复”)也选择了从肿瘤药切入,但后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