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身心平衡与和谐运转的体现。人并非简单的机器,而是身心相融的生命体。身体、心灵与情绪是紧密相连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反映在身体上,同时也会影响情绪。不存在纯粹的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所有疾病都是身心交织的。心理疾病会与身体疾病相互呼应,而身体疾病也会与情绪和心理方面有所关联。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此的认知,都深受我们大脑中灌输的思想影响。积极的思想会塑造良好的习惯,而消极的思想则可能导致不良习惯。这些习惯最终会影响我们的身体状况。若对当前成就、社会地位、身材或心理健康状况不满,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大脑中的信息和情感来改变现状。
思想不仅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还能激发身体的反应。这正是吸引力法则所强调的。若放任消极思想侵入潜意识,可能会引发消极情绪,进而导致疾病,如溃疡、心脏疾病、高血压等。医学研究显示,情绪和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疾病的主要诱因。
当人们思考时,大脑会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如激素等物质。研究显示,消极情绪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愤怒、恼怒、嫉妒、焦虑和担忧等情绪,会引起激素分泌增加和生理变化,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最终可能损害心脏健康。心理学家苏珊·格洛博也指出,许多人的消极思想可能是他们疾病的主要原因。尽管我们无法断言所有疾病都是想象出来的,但拥有“真正健康的心”确实能显著提升防病和治病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超越任何所谓的“灵丹妙药”或“妙手神医”。研究显示,积极的思想和情绪能通过神经中枢系统释放神经递质,激活我们的身体,赋予我们更多能量,助力我们创造条件保护或维持健康。因此,利用精神疗法的力量来恢复健康,无疑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策略。无法掌控自己身体和大脑的人,无法维持身心平衡,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最佳的健康状态。
德国《生机》杂志报道,一位医生发现人体自身能治愈高达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这位医生指出,科学家已揭示机体自愈的部分奥秘。当人体出现不适或生病时,身体会从自身的“药铺”中调取30至40种“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这些药物发挥作用的过程涉及激素、免疫抗体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在此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能提升机体的自愈能力,缩短自愈时间。
多数人在身体不适时,往往会立即寻求医疗干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天生的自愈力,这个自愈力在出生时就伴随我们,不可或缺。没有它,即使是微小的伤害也可能致命。事实上,任何有效的治疗都只是为自愈创造条件或缓解病情,真正治愈疾病的是我们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我们体内都预设了“自我愈疗”的程序,能够在受伤后自我修复。免疫系统则专门负责对抗感染并促进治愈。然而,现实中的药物往往带有副作用,且有些药物仅能暂时控制症状,无法彻底清除病灶,甚至可能破坏身体的自然痊愈机制。因此,对于疾病患者来说,摆脱将药物视为万能的神话思维至关重要,因为身体的自愈力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治愈力量。从长远来看,借助身体的自愈力来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相较于现代医学的对症治疗,不仅更为经济实惠,还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自身的最佳利益,我们应该明智地选择,充分利用身体资源。倘若更多人能够信任并运用体内的“神医”——自愈力,那么自然康复的人数将大幅增加,同时推动医疗体系的深刻变革。
当然,药物治疗和精神疗法各有其独特价值。美国医生约翰·迪马提尼指出,除了药物治疗,病患者还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探索导致疾病的精神因素。但在紧急且可能致命的情境下,药物治疗无疑是明智之选。药物能缓解疼痛,使我们能更专注于恢复健康。因此,提倡精神疗法并不意味着否定药物治疗。实际上,许多康复案例证明,精神疗法可以与药物疗法和谐共存。
就像一辆性能卓越的汽车不仅依赖于优良的底盘、引擎和轮胎,人体的健康也在于各个部分的协调一致。任何一个身体部位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体的不协调。因此,仅有强健的肌肉和正常跳动的心脏并不足以保证身体健康。真正的健康和幸福源于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让我们铭记:“我想要极为健康的身体”,并积极向这个目标努力。在健康领域,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所持有的信念对身体的恢复和疾病的治愈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果我们专注于“我想要极为健康的身体”这一目标,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拥有一个完全健康的身体。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不要生病”,那么我们可能会陷入一个病态的循环,因为我们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