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外科解剖的多个筋膜系统概览
在整体系统地审视颈部组织后,我们会更深入地理解颈部解剖的精细结构。颈部中央,消化、呼吸系统的通道以及甲状腺等重要器官紧密相邻,共同构成了颈部的主要功能区域(图)。这些器官的后方,则是强健的颈椎及其毗邻肌肉所形成的稳固支撑,为颈部提供了必要的稳定性。而颈部两侧,则是神经血管组织穿梭于头与胸廓上口之间,它们被疏松的颈动脉鞘轻轻包裹,如同电线外层的胶皮螺旋套一般,既保证了血管神经的顺畅通行,又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此外,强壮而扁平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则如同守护神一般,环绕在颈部中央器官周围,为它们提供了强大的保护。图2:颈部肌肉环绕着灵活的颈椎,这些肌肉包括连接肋骨、颅骨及椎体的多组肌肉。椎旁肌肉群,如竖脊肌、颈长肌、头长肌以及肩胛提肌和斜角肌等,都被紧密的椎前筋膜所包裹。椎前筋膜的起源位于颈椎前方,与颅底相连,并随着颈椎体前方下行,直至胸椎处与前纵韧带相连。此外,它还与颈部棘突项韧带在中缝处相连结。值得注意的是,椎前筋膜不仅覆盖了颈神经丛的起源部分,还覆盖了膈神经的起源。在颈部基底部外侧,椎前筋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它覆盖臂丛神经根部和锁骨下动脉,进而构成了一个神经血管鞘膜,即腋动脉鞘。与此同时,颈部脏器沿着三角形的椎前筋膜正前方有序下行。图2展示了颈部骨骼与肌肉被椎前筋膜紧密包裹的情况,该筋膜在肩部延伸形成腋动脉鞘。此外,图3描绘了颈部前正中部的情况,这里类圆形的脏器组织被一层薄层筋膜所环绕。这层筋膜在前方被称为气管前筋膜,而在后方则被称为颊咽筋膜。在这些筋膜之中,束状肌肉穿梭而行,而围绕这些束状肌的筋膜也被称作颈中筋膜。值得注意的是,当食管受损时,空气和胃肠道的内容物可能会沿着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的咽后间隙扩散。然而,这两层筋膜之间的紧密黏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些异常内容物的进一步播散。图3展示了颈部脏器被自体筋膜精细包绕的情景。在气管的正前方,有一层筋膜被称为气管前筋膜,同时,环绕束状肌的筋膜也被命名为颈深筋膜中层。这些筋膜结构共同构成了颈部复杂的解剖环境。
接下来,我们来看图4,它描绘了封套筋膜如何围绕颈部形成完整的封套结构。封套筋膜作为颈部深筋膜的最浅层,其功能至关重要。它在中后方与项韧带相连,两侧则紧密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完整的鞘状结构。其上缘起始于头颈交界线、颧弓和下颌下缘,而下缘则终止于胸骨、锁骨、肩峰和肩胛骨。此外,腮腺和下颌下腺也被这一结构巧妙地包绕其中,而双侧的胸锁乳突肌则共同构成了其外侧的边界。图4进一步展示了封套筋膜如何紧密地包绕着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而这两块肌肉,与颈部深筋膜的最浅层,即封套筋膜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颈部的独特结构。
接下来,我们转向图5,它描绘了颈动脉鞘的复杂结构。颈动脉鞘由结缔组织构成,填充在颈部一个呈三角形横切面的长间隙中。其内侧紧密相邻的是颈部脏器成分,后方则是椎前筋膜,而前外方则是强健的胸锁乳突肌。值得注意的是,颈动脉鞘并非一个独立的筋膜层,其内包含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颈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尽管鞘组织本身并无定形,但其内结构彼此相对独立,对毗邻的结构组织影响甚微,共同维持着颈部解剖的精细与复杂。图5进一步描绘了颈动脉鞘的内部结构。它并非一个紧密的实体,而是一个疏松的网膜,其中包含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颈动脉、颈内静脉以及迷走神经。此外,颈交感干位于颈动脉鞘的后方,而颈襻则位于其浅层,它们共同支配着颈部带状肌的活动。
紧接着,我们转向图6,它展示了颈浅筋膜及其包含的两组扁平的颈阔肌。在人类,这组肌肉主要作为早期发育肌肉膜的遗留部分,虽不参与皮毛抖动等动作,但能有效地协调面部表情的变化。图6描绘了颈阔肌在浅筋膜层的位置,进行外科手术时,常需切开该组织以充分显露。同时,皮神经和浅静脉被清晰地展示在颈阔肌与封套筋膜之间,它们的层次分明。在甲状软骨水平的颈部横切面图7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筋膜层的相邻关系。在正常位置,颈动脉分叉处位于颈动脉三角内,该三角由胸锁乳突肌的前外侧、二腹肌后腹的上方以及肩胛舌骨肌的内侧共同围成。由于颈动脉分叉与颅底之间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在下颌支后面的空间内交织聚缩,因此远端颈内动脉的解剖毗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安全地进行颈内动脉的游离操作,必须仔细掌握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这要求首先全面了解颈部血管神经的分布情况,然后再深入探索颈动脉三角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