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
对癌症患者而言,要不要/能不能多运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一般来讲,很多家属都不赞成癌症患者多运动,认为癌症是一种消耗病,所以要静养多休息,避免体力消耗,大不了下下棋、看看电视就行了。
其实不然,癌症患者如不注意锻炼,就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机体功能障碍、机体免疫细胞减少、器官组织功能退化等现象。
加上大多数癌症患者确诊之后,情绪会变得很糟糕,疲惫、乏力感加剧。患者会有数月甚至常年挥之不去的疲劳感:化疗和放疗让体力下降,长期的住院和卧床更让人变得懒散。
因此即使是癌症患者也要进行一些适量的运动,以保证机体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灵活性。更别说,运动带来的诸多益处了。
癌症幸存者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年底,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组织全球的专家对《癌症幸存者运动指南》进行了更新,使其更加适合不同情况的癌症患者。
关于何时开始和如何保持身体活动,患者需根据自身的状况和个人偏好,有针对性地选择。
一、做好体力活动前的评估,预防运动伤害
因为癌症患者本身疾病的特殊性,接受治疗后的身体反应、体质状态等情况不一,在进行较大强度体力活动前应评估自身的体力活动准备度及当前体力活动水平,包括评价当前体力活动水平。
其中,需要重点进行的临床评价项目有:
(1)体质量/BMI、血压、贫血史、功能状态、评价确诊之前和目前的体力活动水平、评估进行体力活动的障碍、疾病状态;
(2)评估可以治疗的影响因素:疼痛、疲乏、情绪困扰、营养不良/不平衡、药物等;
(3)酌情评估合并症和治疗效果:心血管疾病、肺疾病、关节炎/肌肉骨骼问题、淋巴水肿、外周神经病变、存在吻合口瘘或造口、跌倒的风险评估等;
(4)进行体力活动诱发不良事件的风险评估,确定体力活动诱发不良事件的风险等级(Level1至Level5)。
总之,运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避免运动风险事件可以更好地保证癌症患者的自身安全。
二、不同阶段,量力而行
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对运动的要求也不一样。根据诊断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治疗与恢复期
很多人认为术后或者化疗期间不宜运动,其实术后适当运动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术后久卧不动,容易发生血栓);可将手术造成的损伤降到最小;运动有助于提高化疗的完成率。
要注意的是,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只能以较低强度或较短时间进行锻炼(比如按摩、室内小范围走动),但也应该是尽可能多地维持活动。
无疾病及疾病稳定期
在恢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以保持适当体重为目的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对于促进整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此期间运动,可根据自身年龄、个人生活方式、日常消耗、个人体质等,循序渐进,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和强度,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都是推荐的运动形式。
晚期患者
对于患有晚期癌症的人,营养和身体活动的建议最好基于个体营养需要和身体能力而定。
三、不同症状,运动处方有不同
更新后的《癌症幸存者运动指南》,也介绍了不同症状时的运动处方建议,以供参考:
1、伴有焦虑症状时
焦虑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每周3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为期12周;或者每周2次的有氧加阻力联合训练,为期6-12周。
2、伴有抑郁症状时
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每周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为期12周;或者每周两次的有氧加阻力联合训练,为期6-12周。但单纯的阻力训练对抑郁无效,而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效果会更好。
3、伴有疲劳症状时
因治疗或治疗后的癌症疲劳患者可每周进行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至少持续12周;或每周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有氧加阻力联合训练;或每周2次中等强度阻力训练,也有效果。
4、伴有淋巴水肿症状时
过去医生往往建议避免有氧或阻力训练,以避免淋巴水肿加重,目前认为,通过运动能够预防淋巴水肿或改善淋巴水肿的症状。
对于阻力训练,可在专业健身教练的监督指导下,以大肌肉群为重点渐进训练,每周2~3次。对于有氧训练,需要遵循低起点、慢进度的原则。
四、量“癌”设计“运动图”
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应当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
肺癌患者要注意肺功能强化训练,可通过吹气球或做腹式呼吸,来恢复或增强肺功能。
运动系统肿瘤,如骨癌等患者,往往因病情做过截肢手术,术后锻炼应以恢复运动功能为目的,视自身情况,选择上肢、下肢以及矫正髋、膝关节畸形的训练。
胃癌、肠癌、肝癌等患者的锻炼则应以适应新的饮食生活习惯为目的,可以通过适量运动改善消化功能。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更应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上肢水肿,尽快恢复患侧肢体的关节、肌肉功能。
五、特殊情况下的运动禁忌
1、癌细胞骨转移
有骨质疏松或癌细胞骨转移、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要注意骨折风险,应该避免跑步等会对骨骼施加压力的运动。相对而言,游泳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水可以支撑体重,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对骨骼产生过大的压力。
2、造血干细胞移植
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运动锻炼时要避免过度锻炼,因为较大强度运动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3、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者在进行较大强度运动前要受限评估稳定性、平衡和步态,考虑进行平衡训练;
如果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稳定性,可考虑有氧运动来代替步行(如静止性功率自行车、水中有氧运动);
周围神经病变者使用手持式举重时,应监测手部感觉,考虑使用带有软/橡胶涂层的哑铃,和/或戴上带衬垫的手套(例如骑行手套),考虑使用抗阻训练器材。
4、免疫功能差
对于目前正接受化疗、放射治疗或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公共场所健身器材时要注意预防感染。日常还是尽量避免在人群聚集的地点进行运动,而且要注意保暖,避免运动后着凉等情况发生。
5、严重贫血
ACS指南中指出对于有严重贫血的患者,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之外应该避免运动锻炼,直到贫血症状改善后再进行其他活动,以防发生危险。
6、重度疲乏
因治疗而感到重度疲乏的患者,如果不愿意参与系统的运动锻炼计划,可以每天进行10min的拉伸活动。
7、放射治疗
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免氯暴露,如不要去游泳池。
8、留置导管或饲管
留置导管或饲管的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池水、湖水、海水或其他微生物,以及避免导管区域肌肉的阻力训练以避免导管移位
练体不练心等于白练
适当运动有益健康,但过度运动的两个误区不要踩。
一个是拼命锻炼,起早贪黑,过分急于求成。喜欢每天赶早,天没亮就开始锻炼,冬天也是如此。其实,这是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帝内经》中说到,冬天“必待日光”;西医也认为,晨练不合理,此时的空气有害因素浓聚。在寒冷中血管破裂,卒中而亡,几乎经常有这样的惨案发生。
二是练体不练心。尽管非常努力的锻炼,内心却焦躁烦恼,内心忐忑不安,睡眠也没有改善。这类的锻炼相当于白练。锻炼的关键,并不在于方式方法,也并不取决于时间长短,而是看锻炼后能否心虚宁静,心身相合。
参考文献:
[1]于荷."拼命"运动有碍癌症康复[J].家庭科学·新健康,,(2):14.
[2]吴志.癌症康复:运动比静养更重要[J].祝您健康,,(1):29.DOI:10./j.issn.-..01..
[3]于洋,杨贤罡.运动对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3(9):后插1-后插4.DOI:10./j.issn.-..09..
[4]王自盼,刘俐惠,于恺英,等.癌症幸存者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国护理管理,,20(5):-.DOI:10./j.issn.-..05..
[5]黎娜,王佳佳,许红霞.美国肿瘤学会营养与运动预防癌症指南解读——通过选择健康食物和运动降低患癌风险[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1(2):39-45.
声明:本资料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参考,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或指导。
审批号:CN-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需获得找药宝典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来源“找药宝典”。
文章转载、媒体合作请联系小编:p
翳安医学部
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