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一个奇迹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此书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于年出生,年去世,他的一生几乎涵盖整个20世纪。同时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弗兰克尔被称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
维克多·弗兰克尔虽然弗兰克尔只花了9天时间写完《活出生命的意义》,但这本书的来历却十分坎坷和艰难,因为它见证了弗兰克尔一段炼狱般的经历。
除去心理学家和大学教授,·弗兰克尔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犹太人。
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和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
然而,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集中营残酷的非人折磨,更将自己的囚徒经历与学术结合,开创了闻名世界的意义疗法,成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并通过写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虽然在集中营里度过了噩梦般的日子,但弗兰克尔依然对生命充满极大的热情,出狱之后的人生仍然活得非常精彩,在心理学上取得了不俗成就,成为一位长寿老人,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拿到驾照,80岁还登上阿尔卑斯山,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讲述生存问题的书,在书中,弗兰克尔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忍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和摧残,而是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况下,生命都有其意义。
今天,通过弗兰克尔在书中讲述的牢狱生活,我们来分享3点对人生具有极大启发意义的人生感悟,重新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01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集中营时,有个狱友告诉弗兰克尔他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个声音告诉他,战争将在年3月30日结束,于是他满怀希望,对此深信不疑,坚信梦会成真。但是,随着日子的临近,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战争会在那天结束。到了2月29号那天,这个狱友突发高烧,死在了他以为战争会结束的3月30日那一天。从外表的症状看,他是死于伤寒,然而真正导致死亡的是他信念的崩塌。
一个人内心是否充满勇气与希望,会影响他的情绪和自身免疫力。当内心的希望突然消失,剩下的就只有绝望,进而影响身体抵抗力,导致生命的终结。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集中营里,死亡率最高的时刻出在圣诞节期间。
那时囚徒们都以为圣诞节时战争即将结束,期盼的自由不久就会来临,但是圣诞节过去,期待的战争胜利并没有如约而至,希望却越来越渺茫。沮丧、失落的情绪不断蔓延,让他们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希望完全破灭,直接导致集中营里80%的囚犯死去。
从表面上看,这些囚徒死于食物短缺,气候寒冷,或是狱中出现的流行病,然而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内心失去了信念,看不到任何希望,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几乎每个在集中营的囚徒都有过自杀的念头,这种念头源于绝望的处境,源于时时刻刻笼罩的死亡威胁。然而,在集中营的第一个夜晚,弗兰克尔就发誓不去触碰带电的铁丝网自杀,因为对他而言,自杀没有任何意义。
尼采说:“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兰克尔一直把这句话视为座右铭。
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有两种力量始终支撑着他,一种是弗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时被没收的关于“意义疗法”的未竟手稿,他要把它全部写完。另一种是对家人的无限牵挂,尤其是对新婚妻子的爱。
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牵挂的人和事,看到未来的某个目标,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都有活下去的精神动力,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
相比弗兰克尔在残酷环境下的信念,如今有着舒适生活条件的我们,反而找不到为何而活的目标和意义。弗兰克尔指出,这是存在之虚无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就是厌倦。
心理学上有一种流行病叫“星期日神经官能症”,指的是人们在忙碌了一周之后终于可以休息,却突然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内心的空虚感扑面而来,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
于是,我们会质疑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活着有何用处,难道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循环?
弗兰克尔认为,我们不应该询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我们提出了问题。
换言之,就是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提出了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这个提问,而理解的途径就是我们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集中营的那段艰难岁月,正是生命向弗兰克尔提出的一个人生难题,而弗兰克尔并没有逃避或埋怨,他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未完成的书稿和挂念着的亲人,都需要他自己来完成这个生命课题。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他的答案。
那么我们也需要问下自己,生命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而我们又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任务,他人无法代替我们完成。这就好比你问一个棋手,世上是否有最佳的下棋招法,棋手会说:离开特定的棋局,根本不存在最佳的招法,人的存在也是这样。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任务都是特定的,唯有负起对自身生命的责任,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不再觉得空虚厌倦,也就知道自己真正为何而活。
02在任何环境中,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布鲁德斯·华生提出过一个理论:环境决定论,该理论主张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华生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着固定的联系,如果给人一个固定的刺激,就会引起人相同的行为。
人类无法避免受制于环境,在集中营这个独特结构的恶劣生活环境中,会迫使囚犯适应特定的行为模式,他们冷漠自私,自甘沉沦,消极处世的行为是囚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统一反应,因为没有选择,所以只能被动接受。
他们从“为什么”的愤怒和恐惧,逐渐变成“这就是命”的消极接受,最终精神彻底崩溃,死在集中营里,成为集中营恶劣条件下的牺牲品。
然而囚犯对集中营这一封闭世界的反应,是否真的表明人无法逃脱他所在环境的影响,这些囚徒,真的没有任何选择吗?
作为囚犯之一的弗兰克尔当然也很痛苦,在死亡面前,似乎已经没有选择。
但是,弗兰克尔却看到,有些囚徒居然每天用玻璃片把胡子刮干净,高贵地面对苦难,或是走过一个个屋子主动安慰别人,把自己的最后一块面包赠予他人。
而弗兰克尔自己也主动“选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集中营里的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囚徒做心理疏导,让他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
在集中营里,每时每刻都需要作出决定,要么屈从于致命的暴力,要么保持自我内在的自由,这会决定每个囚徒是否成为环境的玩物,抛弃自由和尊严而成为标准的囚徒。
其实,在外部刺激和囚徒的反应之间存在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每个囚徒都有选择反应的自由和能力,他们内心的成长全在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里。
如果囚徒无视这个空间的存在,就等于放弃了选择的自由,并且推卸自己的责任。
在可怕的外部条件下,包括弗兰克尔在内的一小部分囚徒,选择克服人性的冷漠和暴躁,始终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意识,积极面对集中营的非人生活。外界的恶劣环境非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他们更为坚强和互助,最终坚持到了出狱的那一天。
在这些囚犯眼中,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们内心自己的决定,而非集中营生活的影响。
古罗马著名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写到: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他人也不会。真正使我们恐惧和惊慌的,并非外在事件本身,而是我们思考它的方式。使我们不安的并非事物,而是我们对其意义的诠释。
世间万物不是为迎合我们的期望而出现的,它们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一切不在我们自身的东西都无需紧张,我们该怎么行动就怎么行动,是消极处置,还是积极面对,选择的自由始终在我们手中,我们依然有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而选择积极主动,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从外界“环境决定论”的手中夺回了我们自己的“选择权”。
表面看上去命运、基因、环境决定了我们当下的现状,让我们没得选择,只能被动等待。但是怨天尤人消极处世,把苦难的责任推卸给外部环境,寻找心理宣泄,对现实没有任何帮助。我们对于遭遇的积极回应,才能让我们成为掌控自己生命的主人。
03敢于面对苦难,从而赋予生命意义
在集中营里,生存下来的概率不超过二十八分之一。大多数囚犯经常会问:我能从集中营活着回家吗?如果不能,所有这些苦难就都没有意义。
然而,弗兰克尔思考的问题却是:所有这些苦难、死亡到底有没有意义,如果没有,那么就压根就不该忍受,也不值得活下去。
换言之,如果我们无法勇敢面对生命中的苦难,这份苦难就毫无意义,当我们勇敢面对苦难的那一刻,生命就有了意义。
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来寻求弗兰克尔的帮助,他深爱的妻子不幸离世,他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觉得生命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所以患上了抑郁症。
弗兰克尔问他:如果先离开的那个人是你,你的妻子会怎样?
“她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苦呢!”患者痛苦地回答。
弗兰克尔说:“你看,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因为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之中。”
患者听后立马释然很多,逐渐找到了自己痛苦的意义,他的痛苦也就不再是痛苦,最终选择勇敢地活下去。
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快乐和悲伤的时候,就好比一块硬币的两面,尽管我们都希望自己只有快乐的经历,但是痛苦无法避免,我们不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