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角度来看,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以电信号进行的,但从微观角度来看,在两个神经元接触的位置,其实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具体而言,从“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这个过程,会有一个“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换为电信号”的转变。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神经递质,它是由神经末梢释放,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按照化学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第一类叫做胆碱类,主要为乙酰胆碱,也是人类最早鉴定的神经递质,主要是生理功能是调节骨骼肌、平滑肌、心肌以及腺体的功能活动,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睡眠觉醒的维持,也参与镇痛过程。
第二是单胺类,主要有儿茶酚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第三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抑制性的氨基酸,如甘氨酸。
第四是气体类,如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第五是神经肽类,如胆囊收缩素——8、生长抑素等。
第六是嘌呤类,如腺苷等。
回到刚才的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怎么实现的呢?更具体的过程是这样子的,就是兴奋传到轴突,轴突把兴奋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小体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到我们的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然后到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者抑制。
老岳讲感统,0-10岁儿童父母的感统育儿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