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艾云痛经必知五要穴
TUhjnbcbe - 2023/3/23 20:52:00

作者小传:刘杰硕士,易艾通高级就安康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研究生,中医执业医师,专注健康管理,提倡自然养生之道。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经已成为目前妇科最常见的疾病,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研究发现它的发病率在20%-90%之间,并且多发生于未婚的年轻女性,严重的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说明在当时医家就已经发现刺激穴位可以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随着中医医疗实践的深入,穴位刺激治疗痛经的经验不断丰富、理论亦不断完善,逐渐总结出一系列对痛经治疗有特殊效果的的穴位,现分享如下:

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是人体“元阴元阳之交关,故名关元。”此穴位于人体四肢中心,是闭藏人生之初受之于父母的元阴、元阳的地方,自古先贤就潜心研究此穴,发现通过练气、火灸、针刺、按摩等技术活跃关元穴,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体力,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有研究者观察通过点揉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每次月经前2天开始,揉按5天。结果发现施术1个月经周期止痛58例,3次月经周期止痛26例,5次以上月经周期止痛12例。可见刺激关元穴对治疗痛经有特异性疗效,并且起效较快,疗效理想。

三阴交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因为它还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所过穴位,故名“三阴交”。有研究者收集了篇关于胞宫疾病的古籍及现代文献,发现三阴交的使用频率最高,为64%。而篇关于痛经的文献中,三阴交的使用频率也是最高,占57.1%。回顾近20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对照试验发现,28片现代文献中,三阴交的出现频率高达61%。可见,从古至今,三阴交都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常用要穴。现代研究亦已证实,三阴交穴主要通过缓解子宫过度收缩,改善子宫微循环、调节子宫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中枢镇痛物质的释放,而起到镇痛作用。

次髎穴

次髎穴为八髎穴之一,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位于腰骶部,髂后上棘与后正

中线之间,对第2骶后孔。

现代研究发现次髎穴局部组织的浅层分布有臀中皮神经,而深层分布有盆腔神经丛,刺激该处穴位可以调节盆腔脏器功能,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同时,刺激次髎穴激发脑啡肽分泌,提高人体的痛阈,加强镇痛作用。此外,次髎穴在解剖位置上与子宫接近,在此处局部用药更易于药效直达子宫,快速止痛。孔熠等采用针刺次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结果显示次髎穴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果。郑琳琳等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针刺次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结果有32例治愈,1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这些临床研究均证实了次髎穴的镇痛作用。

十七椎

十七椎又名十七椎下,腰孔,为经外奇穴,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的凹陷

处。史静等对23例痛经患者进行十七椎针刺治疗,于经期前3-5天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施针,记录患者施针前后的疼痛VAS评分,结果发现针刺后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且留针时间越长镇痛效果越明显。吕坤等观察按揉十七椎穴与口服止痛药对90例痛经患者的止痛效果,3个疗程后发现,揉按十七椎穴组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止痛药组。这些研究均证实刺激十七椎穴具有治疗痛经的作用。

有研究者也从解剖学的角度为这一结果找出依据。十七椎穴浅层有第五神经分布,深层则有腰5神经后支及其他神经交错分布,形成盆腔神经丛,支配人体子宫平滑肌。所以刺激十七椎可以起到调节子宫平滑肌舒缩、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等,从而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神阙穴

神阙穴,又名脐中、气舍、命蒂,为任脉经穴,在脐部中央,是人体五脏六

腑之本,真气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乃人体精、气、神、血往来之要地。

现代研究发现,神阙穴处表皮角质层最薄,无脂肪组织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下有丰富的静脉网,渗透性强,并且有第10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内侧支分布,具有强大的感受和传导功能。在妇科临床,研究者亦发现刺激神阙穴能降低前列腺素F2α的分泌,有效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痛经的作用。并多借助艾灸、隔物灸、热熨等方法刺激该穴,借助药物的热力与温通作用,使神阙穴的止痛作用最大化。

穴位刺激治疗痛经为女性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的方法。临床上常采用针刺、艾灸、热熨、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方法刺激穴位。对于生活节奏较快、追求时尚、绿色、无创医疗体验的人,则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穴位喷灸等方法来激活穴位,缓解痛经。

本文由易艾通原创,转载联系小编,禁止用于商业用途,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云痛经必知五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