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胃肠道、皮肤、生殖器官、口鼻腔和咽喉等部位,重量达1.27公斤以上,其中肠道微生物约占总重的80%,重达1公斤。健康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等,统称为肠道微生物,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是指肠道内寄生的细菌。
我们一直在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与我们互惠共生的大量细菌,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会伤害我们自己的身体。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一样,它是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每个部位都有一个特定的生态群落。如果任何一个生态群落的出现扰动,我们称之为生态失调,任何的生态失调都会使我们感到不适,然而,我们才刚刚开始发现这个生态失调居然这么具有破坏性!
抗生素的作用就像原子弹
在过去的时代,我们都说抗生素是拯救生命的灵丹妙药,今天,在诸如败血症或严重的肺部感染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是十分必须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抗生素的使用代价是十分巨大的,现在抗生素不应该被视为一种日常用药。
抗生素对于我们身体的微生物群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它们虽然不是精准的武器,但是它们在杀死坏细菌的同时也把好细菌给消灭了,因为抗生素食不具备选择性的,它的功能就像是原子弹一样的,摧毁的是整个生态系统。
自从抗生素被广泛的使用以来,它们确实留下来一条很明显的毁灭之路,I型糖尿病和哮喘患者的增加似乎也与过度使用抗生素
菌群失调影响全身
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使得身体内的益生菌数量减少,这样我们更容易遭受到致病菌的袭击,当致病菌进入一个被摧毁的生态系统,就会在那里定殖,从而我们就会出现生病等情况。
然而健康人会在一年内去恢复这个生态菌群系统,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就会很难恢复他们的健康菌群,这样就会出现使用更多的抗生素的现象,进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之中……身体健康状态越来越差!
除了对病原体的易感性,还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与肠道菌群失衡,有益菌的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
01、消化系统
腹泻
我们体内菌群失衡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抗生素相关的腹泻。首先,我们肠道生态系统被抗生素所破坏,因为肠道失去了很多健康消化所需的有益菌及对抗致病细菌的强大对手。
肠壁上暴露区域就变成了致病细菌滋生繁殖的理想场所,其中最丰富和最危险的一种致病菌叫做艰难梭菌,它会通过释放强有力的*素损伤肠道粘膜,从而引发结肠炎症,导致我们腹泻!
肥胖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竟然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和脂肪存储的能力。
在我们的肠胃中定殖着一种细菌,叫做幽门螺旋杆菌,它会告诉我们“饿了”或“饱了”。出来调节胃酸只玩,幽门螺旋杆菌还会导致胃饥饿素的减少,参与食物的调节作用。
如果我们的肠胃中没有这种细菌那么就会导致胃饥饿素分泌增加,导致更大的食欲。很不幸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幽门螺旋杆菌的名声不好,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易感人群的胃溃疡甚至胃癌;因此,大多数选择使用抗生素将其从我们的胃中根除。
例如,在美国,两到三代之前80%的人都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现在只有不到6%的美国儿童有这种菌,这可能是导致美国儿童肥胖增加的一个原因。与此同时,以前非常罕见的食道癌增加了10倍。
在以前食物稀缺的年代,拥有能够从食物中储存更多脂肪的肠道菌群的人生存的机会会更大,现在食物充足,随时都可以获取,所以这些微生物则会导致肥胖的产生。比如,两个人吃同样数量的食物,要么变得肥胖,要么保持苗条,这都取决于他们肠道中的微生物。
另一方面,我们所吃的食物种类也会影响到肠道菌群。那些消耗更多的植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的人的肠道中拥有更多能够分解植物来源碳水化合物的细菌。此外,大量摄入高脂肪的产品会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诱导肠道中促进脂肪快速存储的细菌的生长。
消化道肿瘤肠道菌群参与肿瘤的发生,就是通过肠道菌群自身的失衡而促肿瘤发生发展的,而其失衡的原因则主要包括,饮食改变,尤其是稀释饮食(大量的肉类和脂肪以及少量的素菜的摄入)、抗生素治疗和炎症性肠病等。
流行病证据显示,长期接触抗生素的人体,肠道菌群的组成会改变,肠胃微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减少,进而增加了消化道肿瘤、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的风险。
02、皮肤状态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又称为神经性皮炎,主要是影响儿童,这是一种非常令人不快的慢性皮肤感染,严重的菌群失调在其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问题是最先出现的是什么:皮肤的炎症还是金*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受影响的和没受影响的皮肤上均表现出金*色葡萄球菌的大量富集(90%),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首先出现的是金*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在健康人群中,金*色葡萄球菌很少出现在皮肤上。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占主导地位的金*色葡萄球菌几乎垄断了所有其它友好的共生菌的空间和营养,本来这些好细菌可以抑制金*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有趣的是,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发现的表皮葡萄球菌也比在健康人中发现的更多,这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在招募细菌以对抗金*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但这仍然只是一个假设。
痤疮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痤疮这种皮肤病是从青春期开始的,85%的青少年都受到痤疮的影响。在我们十几岁的时候折磨我们、让我们备受痤疮困扰的这种细菌是痤疮丙酸杆菌,它曾经也与我们和平共处、和谐共生。
随着青春期的开始,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肤的化学组成,主要是面部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和痤疮丙酸杆菌之间的斗争,造成皮脂腺感染,从而导致痤疮。
03、免疫系统
微生物在我们体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随着I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一些人推测身体环境的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饮食不平衡、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等环境因素以及诸如剖腹产、无所不在的消*剂和较少的兄弟姐妹等其它社会因素都减少了我们身体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因此,我们的免疫系统训练者失去控制。我们的免疫系统并不知道如何从坏细胞中区分好细胞,开始攻击自己的身体,通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等表现出来。
04、神经系统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关联大脑中一种生物分子——微核糖核酸的水平,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以及某些影响焦虑、抑郁行为的大脑区域。
研究人员在英国《微生物组》杂志上发表论文写道,通过研究实验显示,改变肠道菌群能够影响大脑中微核糖核酸的水平,保持肠道菌群健康对调节大脑中微核糖核酸水平对调节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都会说对事物有一定的“直觉”,其实这正是肠道与大脑可以通过肠脑轴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而肠道微生物作为是一种生活在人类和其它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有机体,能够向大脑发送信号。
当我们的肠道菌群不平衡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肠道内的细菌对大脑里所发生的一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赞同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肠道内的细菌对大脑发育施加了影响,当我们成人时,细菌又调控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一旦缺席,脑部的结构和功能也随之变化。
一项研究发现,把小白鼠置于无菌的环境中,它们的记忆、情绪和行为都发生了改变,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史蒂文·柯林斯主导了另一项针对小鼠的实验,他将焦虑小鼠和大胆小鼠肠道内的细菌对调,观察它们的大脑、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当焦虑的小白鼠获得了大胆的小白鼠的肠道内的细菌时,它们变得更乐于社交,也不那么焦虑了。反之亦然,大胆的小白鼠变得羞怯而胆小——当被植入焦虑小白鼠肠道内的微生物之后。更让人惊奇的是,当给那些富有攻击性的小鼠喂食益生菌,它们变得平静了。
研究表明,益生菌不仅能够减少焦虑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压力相关的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症状,帮助炎症性疾病比方说皮肤和关节等问题。
众多的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会抑制有益菌的生成,破坏我们的消化系统环境,使我们的压力应对能力更少,而这又会造成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科学的调整肠道菌群,释放压力,提高免疫力,恢复身心平衡状态,保持健康的良性循环。
关于肠道微生态健康常识以及益生菌益生元的相关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