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过程,不仅是为了消除心理疾病,更是为了发展和提高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斑斓心语
丛中
文
厶
病人患了病,去看医生,医生则要负责给病人医病,解除其疾病痛苦,促进康复。治病,既是病人的要求,也是医生的职责。如果医生不治病,那叫什么医生呢?可问题是:医生真的能治病吗?医生凭什么能治病?病真的是由医生治好的吗?
假设,病人体内的白细胞每天能够杀灭一万个细菌。当细菌数量少于一万个时,病人不会得病,也根本不需要找医生治病,因为他体内的白细胞就可以消灭这些细菌了。只有当细菌数量超过一万个之后,比如,当细菌数量达到个的时候,超出了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时,病人才需要治疗。这时,医生便会给病人使用抗生素治疗。即使这样,也不需要抗生素把病人体内的这个细菌全部消灭掉,而只需要消灭三千个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九千个细菌交给病人的白细胞来消灭好了,这样就足可以保证病人脱离疾病、走向健康了。
我们仍然要问:如果病人足量使用最好的抗生素,能否杀灭他体内的全部细菌呢?回答仍然是:不能!例如,当艾滋病人到了晚期,体内的白细胞完全失去免疫能力的时候,即使以最好的抗生素保驾护航、抗感染、预防感染,病人最终还是会死于感染的。因为,离开病人白细胞的免疫力,医生即使用再好的抗生素也无法救治病人。这样看来,病人的疾病不是医生治好的,而主要应归功于病人自身具有的白细胞及其抗菌、抗病*的免疫力。离开病人自身的康复能力,医生根本无法治愈任何疾病。
当病人感染、高热、身体出现代谢性酸中*的时候,内科医生就会给病人静脉点滴小苏打,小苏打进入体内后,与病人体内的酸性代谢物发生中和反应,可以暂时缓解其酸中*的程度。但是,如果病人的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高热持续不退,同时,如果病人的呼吸和肾脏功能继续恶化,其代谢性酸中*不会彻底扭转,甚至可能会继续加重,直至死亡。
如果说内科医生治病,主要依据病人自身所具有的康复能力的话,那么,外科大夫,是否一刀下去就可以把病人的癌症组织切除而治好病人呢?比如,一个患有胃癌的病人,外科医生的确是可以用手术刀来切除癌变组织的,但是,如果手术后,由于病人体质太差,而出现刀口感染或不愈合的情况,病人的最终结局仍然是死亡。所以,外科医生手术治疗病人的基础也是需要病人自身具有康复能力。
精神科医生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方法是给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病人口服药物后2至4小时,药物就已经进入了病人的大脑,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了,但是这时候并不产生抗精神病的疗效,药物治疗精神病症状(幻觉妄想等)的疗效要在持续服药三个星期的时候才会产生。药物占据受体只需要2至4小时,而疗效的产生为什么会迟到三个多星期呢?这个时间差是怎么样造成的呢?我们能否合成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让病人在服药后两至四小时就使幻觉妄想消失呢?实际上,药物产生的疗效,不是药物占据受体直接产生的,而是病人大脑的某些受体被药物阻滞后,其脑内病态的神经调节平衡被打破,在药物的干预下,脑内的神经递质之间开始了新的调节,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大概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这是大脑自身调节的固有属性,不是药物的化学结构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的基本结论是: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不是药物直接造成的,而是通过病人脑内的神经系统对药物做出的自身调节而产生的,大脑本身就具有恢复健康的内在潜力。从服药到产生疗效,这三个星期的时间差,反映了大脑自身固有的内部调节属性。
有病人问我:大夫,你有没有一种药物,让我吃了之后,三天之后,我的抑郁症就好了?
我回答说:不能。因为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药物,将来也不会有。
病人:为什么?
我说:这就像你怀孕十个月才能把孩子生出来,我没有办法让你怀孕三个月就把孩子生出来,然后孩子一出生就能背起书包去上学。不是我这医生没本事,而是你的身体没有这本事。人的身体就是这样构造的。
由此看来,疾病还真的主要不是由医生治好的,而主要是病人自身康复的结果。医生治病的前提和基础是病人自身具有恢复健康的内在潜力。医生的治疗工作也仅只是在病人的自身康复能力的基础上而发挥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医生应该是能够救死扶伤的。但是实际上,医院都有停尸房、太平间。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救就死,一扶就伤”。医生能够把活人治愈,也可以把活人“治死”,却不能把死人“治活”。医生只能给活人治病,却不能给死人治病,为什么呢?因为:死人没有恢复健康的自身调节能力。
每个做医生的人,至少有两句话一定要牢记在心:
一句是: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医生治不了的病。
另一句是:相信每个病人都有自身康复的内在潜力。
在心理治疗中,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内部都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心理治疗不过是促进该潜力的自我实现。治疗师只要提供一个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治疗关系和情境,来访者借助这样的治疗关系和情境,就可以逐渐地恢复自身的心理健康了。
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说:
“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形容我自己这些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我在问:“我怎样治疗、帮助或改变这个人?”
现在,我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问题:“我该怎样来提供一种关系,使这个人可以借助它来进行个人成长?”
所以,罗杰斯会坚持认为:对于治愈心理疾病来说,良好的治疗关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根据我多年从事心理治疗的临床经验,我现在越来越深信罗杰斯所说的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病人为什么会得病?病人为什么要治病?
在有医生这个职业之前,人本来也是会患病的,诸如外伤、感染、肿瘤等。但是,当时,即使一个人得病死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叫做“病”,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压根儿就没有“病”这个概念,更不会有求医行为。一个人患病后,他最多也只能是向同伴或朋友寻求非职业的、非专业的帮助。
客观上来说,生物必须做到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它总是要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生物,包括人,如果能够适应环境、并能生存下去的时候,就叫做健康。适应不良或难以生存时,就可以叫做是“疾病”。
心理就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所形成的信息界面。
心理障碍就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的不适应,包括外在行为的不恰当或内心所体验到的痛苦。
病,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是早已存在的;但是,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心理现象,作为一个概念,作为一种自觉意识,是随着医生这个行业的出现而逐渐明晰起来的。
病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有求医行为或正在医疗中的人。
医生是通过制造病人(的患病意识和求医行为)、并承诺治疗病人、以此获利的人。当然,医生在帮助病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付出了专业劳动,所以,医生获利也是劳动所得,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没有“病”这个文化概念的话,病人即使有病,病人自己却没有对病的自觉意识,更没有求医的行为,那么,医生也就失去了收入的市场和来源。因此,医生需要不断地去宣传“疾病”和“健康”的概念,开发和培育市场,然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前来寻求医疗帮助。
周瑜打*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具体哪一种现象算是“病”,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界定。
贫穷落后地区,如果哪个人比较胖,大家会说他“发福”了,而不认为是一种“肥胖病”。在服装秀的行业里,女模特以瘦为美,一个比着一个瘦,并也不认为是一种“营养不良”。在大草原,孩子们争相骑马射箭,奔跑玩乐,如果一个孩子特别活泼热情,顽皮好动,大家也不认为他患有“多动症”。在某些地区,大家普遍地相信某种迷信,经常会有**附体的发生,大家不认为这是“癔症的分离症状”,而认为是**作祟。具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采用集体自杀的方式,大家一起去极乐世界,而不认为其心理和行为有问题。
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诉说自己“得病”并寻求医疗救助,这被认为是公民个人的一项权力。而诊断他人有“病”,这不仅是医生的一种(医疗)职业行为、专业能力,同时也是医生的一种特权。
“病”,不仅是指个体的身体结构功能的异常,或心理、行为的异常,或者个体因此而感到痛苦,更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一种价值观念,一种人际互动方式,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医生与病人之间,形成了以“有病”和“治病”为符号的人际互动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
疾病,反映了个体对环境的不适应。但是,这种“不适应”,是个体与环境双方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病的原因归于个体自身。良好的环境,对于个体的健康,起到了头等重要的作用。不良的社会环境,社会竞争严重挤压了个体生存的空间,结果就会导致个体得病。其实,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有病),往往是个体得病的首要根源。
把“病”这个概念,放到社会文化之中来解读,放到人际关系之中去理解,我们会发现,病不仅是个体的身体有病并因此感到痛苦,更反映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其求医行为的动机和愿望,其在求医过程中的感受和获益等。
疾病及其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病人的某些心理需要。这叫做“症状的心理意义”。一般说来,一个人,一旦得病,他可以暂时不去工作,可以休病假,并得到他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这是疾病角色所带来的好处(疾病的继发获益),反映了社会文化中与疾病相关的价值观念。比如,高三学生,学习有压力,当他得了强迫症之后,他休学了,住院了,他暂时就不需要去面对那些学习的压力了。
心理症状本身就具有缓解痛苦或焦虑的作用,这叫做“精神症状的原发获益”。比如,强迫洗手,可以缓解心理冲突,可以减轻自责自罪的超我焦虑等。
过去,人们一般把病看作是“个体”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得了高血压或心脏病,病是出现在个体身上的,所以,就会认为是这个人的个体有病。现在看来,即便是高血压或心脏病,也经常是这个人经常与家人吵架生气或者长期工作压力太大的结果,其高血压或心脏病,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更是他与周围人互动的结果。至于工作压力大,则更是反映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反映了环境对个体的要求,比如引入竞争机制后,每个员工都会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面前,谁不参与社会竞争,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参与竞争的时候,每个人的压力都会陡然加大,长此以往,其中一部分人就会比较容易出现高血压或心脏病。
人类社会已经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与动物相比,人类文明进化的只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从本质上来说,“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的生物法则在人类社会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人吃人的本质也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人吃人的手段和方式越来越文明与合法化了。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二:
1、生活有幸福感。这是以个体内部体验为标准的;
2、适应环境,适者生存。这是以环境的要求为标准的,个体的行为如果达到了环境的要求,社会就接受他,他就能够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社会或环境所淘汰。
所有的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都会是自我意识障碍,同时又是人际关系问题,会是个体对人际环境的某种不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自我意识健康的外在表现,是心理健康得以维持的重要外部条件。儿童时期,良好的母婴关系奠定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我们经常说,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其父母才是真正有问题(有病)的人。其实,这个说法仍然不够准确。最准确的说法是,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儿童自身的问题,也不是其父母的问题,而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人际互动方式有问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凭借其“父母特权”,强行指定孩子有“病”,医院看医生,让孩子吃药,却不承认自己有问题,更不会自己主动去吃药。
表面看来,我们是在论证孩子有病还是父母有病,其实,隐藏在“病”背后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权力之争,是一个权力不平等、不对等的问题,是权力压迫的问题,是孩子反抗父母特权的问题。这种权力之争,最终却是以“病”的方式表达出来。北京话叫做:拿“病”说事儿。
具体在某些疾病中,每个病人的症状具有某些特殊的心理意义。
比如:
强迫症的强迫检查,其实是病人没有安全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对上一次的检查行为信不过,所以就会重复检查,对自己和环境进行过度控制,寻求确定感,获得安全感,以增强信心,降低焦虑。
疑病症的病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比如狂犬病,其实他是对自己的生活缺乏信心,感到自己孤立无援,担心自己会在工作或学习中败下阵来,所以就“拿病说事”,以原谅自己的失败,得到别人的谅解,得到他人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