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的真实年龄写在血管上健康时报客户端
TUhjnbcbe - 2023/8/11 21:16:00
白癜风中医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28/5730287.html

(健康时报记者董颖钰姚欣然)看一个人真正的生理年龄,要看他的血管年龄。

“我的年龄今年是55岁,但是可以很自豪地说,我的血管年龄是40岁。”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教授在专题讲座上与大家分享心血管保养的重要性,“媒体工作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对于大家来说,掌握一些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健康常识十分重要。”

10月29日,中国记者协会、健康时报共同举办“关爱新闻工作者健康系列讲座活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结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及压力状况带来了《如何让血管更健康》专题讲座,向广大记者进行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科学讲解与专业指导。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在讲座上。李蔚海摄

你的真实年龄写在血管上!

汪芳教授在生活中是个跑步爱好者,由于经常运动,身体和血管状态十分年轻。但她有时在给患者做冠脉CT的时候,从片子上看患者的血管情况应该是一个老人,而一看患者本人却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年轻人。

“一个人的血管的寿命有多长,人的寿命就有多长。”汪芳教授指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血管上会出现斑块。汪教授打了个比方,血管就好比水管,上面的斑块就像水垢,日积月累水之下水管就不通畅了。

稳定斑块皮厚馅小,不易破裂,但它逐渐增大会使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腔变窄,血流不畅,心脏供血减少了,就会出现心绞痛的症状。

而不稳定斑块较软,“皮薄馅大”,容易破裂,且破裂前没有任何征兆,使我们猝不及防。斑块破裂后很快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心脏供血急剧减少,就会引发心梗/猝死。

心梗是心源性猝死最大病因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每年猝死的人群有多少吗?55万。”汪芳教授介绍。猝死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10万,占全部猝死近80%[1]。心源性猝死指的是心脏病导致心脏骤停引起猝死,其发生和心血管病有着紧密联系。绝大多数的器质性心脏病都可诱发心源性猝死,尤以心肌炎、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等最为常见。

从患病概率来讲,中国人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因为越来越多人患上冠心病了,而冠心病中的心梗,是心源性猝死最大的病因。

在讲座上,汪芳教授教给大家了几个心梗的“逃生秘笈”:

如果怀疑是心梗,直接拨打,患者不要自己开车、医院。医院之后,务必直接看急诊!千万不要忙着去找熟人,也不要在门诊等,以免耽误宝贵的救治时间。

一旦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建议你静脉溶栓或者行急诊介入手术时,一定要举双手赞成,毫不犹豫地答应。出门在外发生“急性心梗”,身边没有亲人,请相信医生,果断签字手术。不要等待配偶和孩子,更不要犯傻地要求回当地手术。

媒体人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年11月,新华社国际部专稿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徐勇在办公室中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享年56岁。今年3月13日清晨,贵阳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斌因劳累猝死,年仅38岁……

从近几年来自全国各地媒体记者的新闻援助项目申请材料可以看出,在诸多威胁新闻工作者健康的因素中,心血管健康引发的猝死事件并不鲜见。

中国记协国内部副主任陈建平主持讲座时强调,新闻工作者肩负光荣职责使命,新闻工作任务繁重,“加班熬夜、四处奔波”是新闻工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健康透支已成为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严峻现实。

“媒体人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汪芳教授指出,媒体从业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缺乏运动、睡眠不足,有些还有抽烟习惯,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汪芳教授提醒,不要等到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之后才去重视,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家人有冠心病、心梗、脑卒中病史的,要更积极地去预防。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通过饮食加运动的生活方式调节,可以降低血脂水平7~15%。

饮食要做到“三多三少”,多吃新鲜水果、粗粮等,多吃豆制品,多吃不饱和脂肪酸(鱼类、植物油等),少脂、少食、少盐。

运动要坚持“3-5-7原则”,即一天步行3公里(或步),一星期至少5次,运动心率小于(-年龄)次/分钟。但是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50岁以上的女性,初次运动时最好到心脏专科做一下心脏功能的评估,这样运动起来更安全。

互动问答:

Q:想改善肥胖,坚持一段时间后,但是体重为啥却重了?

汪芳:大家不要被体重迷惑。大家一定要测量体脂,做体脂分析,而不是体重。如果你减掉的是体脂,增加的是肌肉那就非常好。运动对降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特别有帮助。

Q:我平时心跳有点快,做了心脏的相关检查都没有问题,医生说可能是焦虑引起的心脏问题,建议我去看心理科。我到底应该看哪个科?

汪芳:心率快说明你的交感神经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中,“交感心”在长期压力下会出现,这跟记者的职业是相关的。如果你已经做过相关检查都没有问题,就说明你的心脏没有器质性的问题,可能是你工作压力较大、焦虑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有关。建议你平时做点运动,此外,工作也要放得下一些。

Q: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喝咖啡,长期摄入对心脑血管健康有没有影响?

汪芳:其实适量喝咖啡是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但要注意不要加糖和咖啡伴侣,单纯的咖啡是没有问题的。

Q:心跳过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汪芳:心率的正常范围在50~80次/分,如果你心率低于40次/分,运动员的话没有问题,如果是普通人问题就比较大了。如果心率在40~50次/分之间,要看有没有症状。更多的人不需要特意增快心率,临床也没有专门让心率变快的长期用药。如果有高血压,医生会视情况适当给药。

Q:好多人怕吃降压药,说吃了以后就撤不掉了,是这样吗?

汪芳:这种观点是错的。对于高血压刚开始发作,而且积极控制的少部分人来说,降压药是有可能撤的。药物是帮我们降压的,如果早点治疗,配合生活方式改善,你的血压正常了,且不需要用药也能维持正常,那就可以撤药。

但如果治疗晚了,血管已经发生不可逆的硬化了,血压不靠药物就降不下来了。因为年龄原因我5年前血压也一下飙到了mmHg/mmHg,我赶紧吃药,开始各种生活方式控制,开始跑马拉松。半年之后,我把药撤了,血压照样很好。因此,建议一有血压问题,尽早用药,还是有撤药的机会的。

[1]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2,16,,.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的真实年龄写在血管上健康时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