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
拓展:(1)非条件反射(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应、眨眼反应等;
(2)条件反射(后天努力):通过学习获得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老马识途等;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拓展:兴奋产生的条件为具有可兴奋的细胞,施加适当的刺激。
4.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5.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传导兴奋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效应器
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b.兴奋的传导过程:①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电位变现为内负外正;②受到刺激是,细胞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电位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③如此进行下去,将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拓展:静息电位:产生原因为K+外流(协助扩散);电位表现: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产生原因为Na+内流(协助扩散);电位表现: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内正外负)
静息电位:K+外流(协助扩散)
b.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注意:区分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的方法:突触前膜含有突触小泡或者含有更多的线粒体高尔基体。
b.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收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叫做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甘氨酸),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前膜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c.信号转化: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有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8.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②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人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问题:为什么许多偏瘫患者会处于大小便“失禁”状态?
答:人的大脑能控制排尿、排便等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偏瘫患者由于大脑相关中枢受损,丧失了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致使大小便处于“失禁”状态。
9.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