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只知道赛博朋克不知道赛博格是啥我不允许
TUhjnbcbe - 2023/10/9 17:05: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213/4337489.html

“我要是个机器人就好了。”

“这样就可以不用吃饭、睡觉,也不会觉得累或者难以完成工作任务了。”

这或许是自嘲为“打工人”的群体某一瞬间的无力幻想,不过这世界上真有一个机器人,他叫彼得,按他自己的意思应该叫彼得2.0,他不是惯常意义上的AI机器人,而是一个“赛博格”。

年的某天,英国机器人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博士在浴缸里舒服地泡完热水澡后,他的右腿开始剧烈震颤,仿佛穿过了时空连续体的某处重要断裂。在此之后,他的人生朝着完全陌生的未来快速飞去。

彼得青年时期(右一)

他被医生诊断患上了MND(运动神经元病又叫渐冻症),这种病症会让身体各部分一点点僵硬“死去”,甚至包括那些支持我们呼吸和吞咽的肌肉,最终全身僵死。即便积极配合治疗,在身体上插入各种管子,彼得的生命也只能维持到年底,且毫无尊严和质量地“活着”。

作为一个研究机器人的科学家,彼得却另有一番打算:他想把自己的所有器官替换为机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电子人”。曾帮助过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讲话”的英特公司团队将继续为彼得提供帮助。他接受了一系列“改造”自身的手术,利用科技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彼得说:“我将不断进化,作为人类的我已经死去,未来我将以‘赛博格’电子人的身份继续活下去。”

▲点击可加购《彼得2.0》

1.什么是赛博格?

“赛博格”,是英语Cyborg的译音,是cybernetics(控制论)和organism(生物体,有机体)两个单词的结合体,表示任何结合了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生物。意译为半人半机器的生物,或者称为电子人、机械人、生化人,词根来源于Cyber赛博。

年代,菲利普,迪克推开了赛博朋克世界的大门。同个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两名科学家克林斯和克兰提出了一种假设:通过机械、药物或基因工程等科技手段,对人体进行改造,以增强宇航员的身体性能,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调节能力的“人机系统”,这就是赛博格。

年,日本动漫塑造出最为著名的赛博格角色——《攻壳机动队》中的草薙素子。

素子在六岁时因为一场空难,身躯严重受损,只保留下大脑和一部分脊髓。后来她成为首批全身义体的使用者,进入攻壳机动队并担任队长。

漫画中,素子所在的年,生化移植、克隆技术已经碾压式超越了移动或穿戴工具,所有人体器官都能被人工制造,AI和网络主导一切,意识可以脱离躯体进入赛博空间漫游。

如今,虽然我们没有像漫画中预言的那样有着超前的生化、克隆等技术,但随着科技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了治疗疾病人们已然会借助一些小型机械设备来延长生命,比如心脏起搏器。但这样难道就算是人机结合的赛博格了吗?

彼得认为这显然不是,赛博格是对人体的完全改造,“几乎我的一切都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身体是,大脑也是。”

手术后的彼得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纯粹人造的躯干,往里输入程序的就是机器人,往里输入编好的记忆和性格就是人造人,往里放入大脑思想的就算是人类赛博格。

彼得与这个世界的身体互动都将通过机器来实现,他的所有感官都将电子化,包括大脑的一部分会加上大量的机械神经,完全是人造的。除了眼睛,他的身体将只用来维持大脑运转。他不再只是‘以前的他’了,不再是彼得1.0,新的他——彼得2.0赛博格诞生了。

2.全新的彼得2.0

年10月10日,彼得在推特发表文章称:“这是我作为彼得1.0的最后一篇文章。我即将变成彼得2.0——我指的是‘电子人’。我指的并不是任何传统的电子人,而是迄今为止亿年以来(自宇宙大爆炸以来)创造的最先进的人类控制有机体。我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电子人。”

彼得将自己的肉体称为彼得1.0,他接受了一系列的身体改造手术。其中包括:将一条导管直接插入他的胃中以输送营养物质;一条导管与膀胱连接以排出尿液;一条导管与结肠相连以负责处理他的排泄物,还在录音备份后切掉了喉咙防止痰液引起窒息或进入肺部导致感染。

这些改造能以机器代替彼得已经失去功能的器官,以维持他基本的生命活动。他会被放在一台高科技的轮椅上,允许他自由地站立、平躺以及行走。

彼得赋予生命新的形式,他利用30个小时的录音与合成,获得了真实自然的嗓音;

凭借50多台高清摄像机捕捉的面部表情和肌肉动作,获得了电影特效般逼真的虚拟形象;

通过英特尔团队研发的可以“自学成才”的AI系统。彼得能用不同的态度和语气对待不同的人、智能地处理不同情景。对陌生人亲切而礼貌,对亲密好友也能“肆无忌惮”地讲话。

尽管身体已经走向消亡,只有大脑还在运作,彼得2.0却可以每周工作60小时,能够完成演讲和接受采访,甚至还发邮件让采访他的编辑把他的照片发来看看。

现在,彼得1.0已经死去,一个由“灵*大脑”和“机械肉体”组成的彼得2.0正式上线了。他为我们诠释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念:人的肉体可以死去,但精神可以永生!

3.忒休斯之船

公元1世纪的时候,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

这就是忒修斯之船(悖论),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曾经讨论过相似的问题。这个问题放在赛博格领域也会产生相同的悖论:

如果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细胞都被更新了一遍,那这个人到底是曾经的自己,还是全新的人?

赛博格听上去离我们的生活还很遥远,但科技总是爆炸式迅猛发展的,科技的利弊相生就如同忒休斯之船一般困扰着我们,让人们不自觉分为两派:

乐观派认为:这项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残疾人带去福音,如在残疾或瘫痪者的大脑中植入电极,与瘫痪肢体或人工手臂连接,就可以重新控制自己的身体;通过将摄像机影像直接输入到大脑皮层,盲人就可以看见这个世界等等。

悲观派则担心:一些国家*方想通过赛博格技术来提升士兵的听力、视觉、力量,甚至能够关闭其痛觉、情感。就如科幻影视《黑镜》中那样,关闭士兵们的感情通道,异化他们看见的敌人,让其成为残忍的杀戮机器,那时候赛博格就会让伦理道德溃散,人不再人。

《黑镜》士兵眼中是异化后的“敌人”

彼得似乎是前者,不过他所思考的角度并不仅仅是赛博格技术可以治疗像他这样的患者,他的角度显得更加超前。

早在年,他在自己发表的著作《机器人革命》中就指出:“人类需要决定是否要开发独立存在或者与人类合作的人工智能?”

近四十年过去了,人类走到了彼得之前预言过的分岔路口,并选择了他认为错误的那条路线——驶向独立人工智能。彼得认为人类终将不可避免地被人工智能远远抛在身后,而非人机协作的方向。

但赛博格技术的出现,能再次让人机协作成为可能,人类能够使用机械装置替换他们太过脆弱的身体,并将超级计算机用作“智能放大器”,拥有和AI一样的脑力,还能让人类可以避免AI机器人脱离人类共同轨道,实现一些无论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都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

电影《攻壳机动队》

那么新的赛博格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光明的技术,还是让人伦崩盘的人体改造?未来,我们所生活的,又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出现让人们担忧书籍滥印会摧毁人们的信仰;20年前,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忧虑信息革命会导致社会伦理的失序;如今,新的科学技术再一次引起人类的担忧……

印刷术摧毁了信仰,也吹散了宗教对人的蒙蔽;互联网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将我们囚困于算法搭建的信息茧房;你看,科技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这把利刃似鞘中之剑,出鞘的刹那就已化身为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无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新的科技已润物细无声地渗入进我们的未来生活了。彼得已然用充满艰辛的改造过程,为人类探索出新的选择。像无数个新技术出现的过往一样,我们无须过多恐惧与担忧,因为未来已来,新世界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缝隙。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知道赛博朋克不知道赛博格是啥我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