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叫三叉神经痛,它被称为“疼痛之王”。为了描述这种疼,人们找了很多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像刀割一样、火烧一样、针刺一样、电击撕裂一样……
现代医疗有了越来越多的办法来对抗它,这是好事,却也让一些患者产生了困惑。对于迎战“疼痛之王”的各种招数,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杨玉明做出了分析。
杨玉明介绍,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感常在前额、脸部、鼻腔、口腔等部位发作,多在谈话、进餐或洗脸时发生,每次历经数秒或数十秒至几分钟,反复且剧烈。以“牙疼”就诊者很多,患者往往伴随长期反复的就医经历。
他说,要治疗它,一般是要用先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的疗效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杨玉明说:“有的患者开始每天吃半片药,然后每天吃3片,甚至9片,最多达16片卡马西平。直到后来,感觉药效越来越弱,副作用越来越大。”
当药物不能缓解痛苦,手术便成了患者的希望。“60岁以下的病人往往选择开颅,进行血管减压手术。”他解释,目前,三叉神经痛公认的病因是“血管压迫”,在脑干前方,比如由动脉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导致。开颅手术的原理简单来讲,是在血管和神经之间垫一个“棉片”,把血管和神经隔开,达到不再压迫的目的。“所以开颅手术理论上属于病因治疗。不过也并非百分之百有效,也存在复发的情况”。
“而对于高龄、体弱病人,或患有其他不利于开颅疾病的病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心脏病,颅内或其他部位肿瘤等,开颅及其他治疗方法术后复发者,以及不愿或排斥开颅手术的病人,可以选择微创手术——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杨玉明说。
针对这种相对于开颅手术较新的“微球囊压迫术”,杨玉明介绍,这类手术一般是用一个穿刺针从脸颊部位进入,到达三叉神经半月节的位置,置入球囊并使其充盈起来,约0.45-0.85ml,压迫3分钟,“把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破坏掉”,再退出穿刺针及球囊,以解决疼痛的问题。“整个微创手术会持续20-30分钟左右”。
他介绍,年,意大利的Mullan医生首次使用该手术,年来医院开展交流并用该方法治疗了两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效果良好,近两年这种手术逐渐被老百姓接纳,“它的风险相对开颅手术要更小”。
而无论是采用哪种治疗方式,有一些日常注意事项都是通用的。为减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次数,杨玉明建议患者:出门戴好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保持好心情,不激动不发脾气;多休息,不熬夜;不用患侧牙齿咬硬物,不吃过热、过冷食物,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茜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