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吕智程,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适宜人群
习练本招式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遗尿、慢性前列腺炎、近视、耳聋耳鸣、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胃下垂、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腰背痛、小腿抽筋、便秘、痔疮、冠心病、肥胖、颈椎病等疾病。
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口更啮牙关。
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双手把后脑,弯腰到膝间。
低头大腿间,闭口咬牙关。
掩紧两耳窍,调理使气顺。
舌头抵上腭,用劲在肘弯。
本招式重点锻炼经筋
足太阳经筋
起始于足小趾,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下方沿足外侧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上向内侧,与部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向上夹脊旁,上后项。分支入结于舌根。直行者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部位;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上方结于完骨(耳后乳突);再有分支从缺盆出来,斜上结于鼻旁部。
本招式能够调理足太阳膀胱经,经常习练可以起到对膀胱、肾、心、脑的调理作用。
相关经筋疾病
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牵涉性疼痛;腘窝部拘挛;拘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不舒适;缺盆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预备式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溦屈,调整呼吸,凝神静气,排除杂念。
掩耳聪塞
双脚并拢,吸气,两臂平展,掌心向上。
屈肘两手抱后脑,掌心掩耳,两肘张开,与肩平行。双手示指压于中指之上。
动作要领
两手抱后脑时,两肘一定要张开,与双肩平行。
打躬弹指
呼气,俯身成打躬状,头部低垂至胯,两膝挺直。调呼吸,两手以指(食、中、无名指)交替轻弹后脑(风池穴附近)各36次。
动作要领
做打躬势,身体前俯轻弹风池穴时,膝关节不能弯曲,思想放松,要在意识上想象背部竖脊肌像坚冰一样融解开来。
结束式
起身两手落于体侧,调匀呼吸。
小编说
本招式可以调节情绪,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光洁度,增强心脏血液回流,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胆固醇,改善体内循环,强化肠道功能等,同时对于坐骨神经痛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练功功解
本招式功法比较注重对脊柱的锻炼,在做打躬动作时,身体前俯,由头经颈椎、胸椎、腰椎、骶椎自上而下逐节缓缓牵引前屈,稍停,然后从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自下而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成直立状。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地习练,既锻炼了脊柱,又促进了任督二脉的通畅,同时还对内脏有一定的运动保健作用。
足太阳经筋分布于足小趾、下肢外侧后缘、腰背及头顶等处。常练此招式,足太阳经筋循行部位会有通畅之感。
养生之道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本招式对应足太阳膀胱经,流注时辰为申时(15点~17点),此时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同时,膀胱经通络于脑部的经脉,气血在申时上输于脑,使脑细胞得到营养,所以人在15时~17时学习效率是很高的。
足太阳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但一有尿意就要马上排尿,切不可憋着,否则,长此以往容易使膀胱括约肌失去弹性,出现“尿潴留”的情况。建议饮食:木耳、黑芝麻、黑豆、胡椒、羊肉、鸡肉、牛肉。
本招式问答
问题一:什么叫“鸣天鼓”?
回答:本式动作口诀中有一句“口更啮牙关,掩耳聪教塞”,讲的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养生方法,叫“鸣天鼓”。“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意即击探天鼓。该法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骨做响声,谓之鸣天鼓(可去风池邪气)”。在后世的很多养生著作中都有“鸣天鼓”练习的记载。
本式动作中既有“鸣天鼓”要求的掩耳叩齿动作,同时还要弯曲脊柱,刺激膀胱经穴位,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督脉得到疏通。督脉贯脊属肾,肾藏精,为元气之海,与人的生长代谢息息相关,因此,补益肾气有利于延缓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