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prilChen
年9月23日,FDA批准了首款用于特应性皮炎(AD)治疗的JAK外用乳膏剂。自Dupilumab引领IL-4/13抑制剂在AD的开拓后,JAK抑制剂已全面加入轻中度和中重度AD治疗市场的竞争,充分证明Th2通路在AD中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在此之外,仍有很多靶点在进行探索。
AD中的免疫发病机制
AD的免疫相关发病机制主要有三个阶段。当表皮屏障因为干燥等原因被破坏后,第一个阶段由皮肤先天免疫被激活而开始;而后迅速激活第二个阶段,适应性免疫应答,这一阶段的核心为Th2活化并伴随着IgE因对过敏源敏感性增加而释放增加,而后Th1,Th17和Th22等也相继应答增加而释放相应细胞因子,疾病变得更复杂;在免疫应答持续扩大后进入了第三个AD合并特应性疾病和非特应性疾病的阶段慢性发展时期,合并的特应性疾病包括食物过敏、哮喘和鼻炎,合并非特应性疾病包括炎症可能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心血管疾病等。
01Dupilumab开拓适应性免疫应答
其中很多新药开发集中于第二个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而今已经斩获包括6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年AD人群的Dupilumab(抗IL-4和IL-13抗体)也是最好证明IL4和IL13是介导AD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目前正在开发6个月至6岁儿童AD人群。这一成功也开启了探索“若仅靶向IL-4或IL-13是否能更好地提高AD疗效”的问题。
虽然从作用机制上看,IL-4因可驱动Th2细胞分化而被认为处于更核心的位置,但是IL-13在AD皮损皮肤中浓度更高,当AD皮损皮肤中IL-13的过度表达会导致皮肤屏障的破坏、皮肤感染的风险增加、炎症进一步加剧、瘙痒,以及在慢性阶段,重塑和皮肤增厚。
IL-13在AD受损皮肤中过表达的作用
康乃德的CBP-是一种IL-4Rα拮抗剂,在31名患者的Ib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在接受CBP-的患者中,高达50%的患者观察到IGA0/1,而安慰剂组为13%。EASI从基线的平均降低为74%,而安慰剂组为33%。虽然作用方式理论上与dupilumab相似,但似乎起效更快。
CBP-IB试验结果显示EASI较基线变化明显
目前首款特异性靶向IL-13的抗体Tralokinumab已于7月获得欧盟批准上市,是一种针对IL-13的全人源化抗体,阻断IL-13与IL-13Rα1和IL-13Rα2的结合,在III期关键单药治疗研究(ECZTRA1和ECZTRA2)中,在第16周时,tralokinumab(mg皮下注射每2周1次)显示出优于安慰剂的效果,达到IGA0/1的比例为16%vs.7%(ECZTRA1)和22%vs.11%(ECZTRA2),达到EASI-75的比例为25%vs.13%(ECZTRA1)和33%vs.11%(ECZTRA2)。眼部不良事件(包括结膜炎、角结膜炎和角膜炎)是既往在dupilumab研究中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