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抓住这3个时间节点及时干预,有效预防孩子
TUhjnbcbe - 2023/12/21 20:00:00
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52897.html

在的文章里,箬楠妈妈分享了女儿患上双相障碍的经过,以及通过两次面诊后,箬楠及妈妈的积极变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箬楠患上精神心理障碍并非短时间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个应及时重视、引导的节点,但是箬楠妈妈都没有抓住机会,孩子最后越来越严重。

以下根据箬楠的患病经历,简要地对这些节点进行梳理。其实除了箬楠以外,很多青少年患者都出现过类似时间节点,但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及时发现。因此,希望以下分析能对广大患者家长有所启发,希望他们引以为戒。

01、节点一:性格内向,不喜社交

箬楠来自单亲家庭,在她4岁时其父母离异。

当今社会的离婚率极高,对离婚的观念也日渐趋于开放。若夫妻双方三观不合、婚姻幸福度低,离婚也是一种理性、利大于弊的选择。

而父母离婚后,若能让孩子生活在相对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并且父母均懂得正确引导,也未必会给孩子的心身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我们曾面诊过一个孩子,父母离婚后各自都不会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无论孩子去到哪一方家庭,都会给他提供温馨、宽容的氛围。面诊后发现,这个孩子就没有因为父母离婚而导致太大的精神心理问题,顶多只是因为一些人际矛盾有点轻度的焦虑。

但箬楠父母离婚后,都并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心身健康成长。

首先,箬楠内心极度渴望父爱,但父亲却极少参与到她的成长过程中。

在昨天的自述文章中,箬楠的妈妈提到关于孩子父亲的一件事情。父亲在吃饭时对箬楠说教,箬楠担心口水沫儿喷到自己,就用手挡了一下,结果被父亲当众扇了2个耳光。

可见,箬楠的父亲性格偏执、粗暴、自大,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却从不自知。在面诊中,通过箬楠及其妈妈的描述,我了解到这个父亲非常缺乏自我反省能力,甚至很有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箬楠妈妈当初选择离婚是明智的,否则,如果委屈求全继续这一段婚姻,那么箬楠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受更多来自父亲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而箬楠妈妈在离婚后,将精力都投入到挣钱中,努力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争取让箬楠不输给那些有爸爸陪伴的孩子。

从这一点来看,她确实非常爱箬楠,但她疏于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关怀与陪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也不懂得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缺乏意识及引导。

当然,这并不是将责任都归咎于箬楠妈妈,她文化程度不高,但发现丈夫出轨后果断离婚、保护孩子,这份勇气是很多女性都没有的。而离婚后,她又确实承担着独自抚养孩子的重任,从她当时的处境来看,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其实,在箬楠出现明显的情绪障碍之前,有一些苗头早已显现,那就是她的性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认为孩子的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是天生的,并没有多加重视和引导。从一定程度上说,个体的性格确实可能受到表观遗传学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较小,我们通过大量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孩子性格内向实际上是由于遭受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所致,而且多数属于我们认为的广义上的偏执型人格改变。

箬楠的妈妈回忆,他们夫妻离异前,孩子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但离异后,孩子明显变得内向、缺乏自信,不爱与同学、老师交流。

很明显,箬楠的内向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缺乏父爱,缺乏安全感,逐渐造就了内向、敏感、不自信的性格;再加上幼儿园时曾转学,她是插班生,一开始难以融入群体,进一步加深了她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障碍。这都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但妈妈及外婆都缺乏意识,还指责她不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无异于往其伤口上撒盐。

社交是一种能力,能力的背后是自信。父母光是指责孩子不懂社交,或者光是讲道理是没用的,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去示范,去培养、引导孩子学会良好的社交技巧,并且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这是箬楠罹患精神心理障碍前的早期预兆,可以说是第一个应得到重视的时间节点。

02、节点二:孩子青春期“叛逆”

箬楠妈妈与前夫离婚后,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对其学业的要求也很高。而箬楠的爸爸从小就鼓励孩子考清华,箬楠慢慢也认同了这个目标,一直以清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在小学、初中阶段,这个目标促使箬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但弊端是,这令箬楠对自己不断施压,并且追求完美,再加上箬楠本来就有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便逐渐形成了强迫型人格特征。

所以,一开始箬楠成绩优秀,懂事乖巧,是其他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妈妈也十分自豪。

但很快,箬楠在学习上遇到了挫折。初中时她转学到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箬楠遇到了一位不够称职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教学方式欠佳,心态也不良,当发现箬楠妈妈向校领导投诉自己后,在课堂上针对箬楠,对她造成了不少心理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数学老师的影响下,箬楠成绩有所下滑,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箬楠情绪彻底爆发,并且去看了心理医生,做了2次心理疏导,还转回了原来的初中学校,远离这个数学老师,情绪终于有所缓和。

实际上,箬楠只是因为离开了原本对她造成创伤的环境,情绪问题才得以缓解,但她的心理创伤并没有得到修复。然而箬楠及妈妈都认为没事了。

接着,箬楠在校外补习班又遇到了一位对她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老师。

这位老师的行为更加过分,很有可能是人格障碍的患者,不仅对男女学生区别对待,还经常用语言侮辱学生。

我接诊的孩子中,不少人都遇到过素质低下、观念陈旧、顽固而偏执的老师。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人师表,他们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会对学生造成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孩子患上精神心理障碍,他们要负很大的责任!

希望教育部门能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加强准入门槛和人才筛选,严禁让患有人格障碍的人进入教师行业,避免误人子弟。

而在补习班上,箬楠曾经遭受过来自数学老师的心理创伤被一次次激活,每上一次补习课,对箬楠来说都是折磨与痛苦,心里的伤疤不断被揭开,流血,伤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

箬楠曾央求妈妈能不能不去补习班了,但妈妈却不理解,一口回绝。这是箬楠患病后对母亲充满怨恨的主要原因。

很快,箬楠对补习班和那位老师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开始泛化,连学校、教室、同学、看书、做作业等与学习相关的情境对她来说都是强烈的负性刺激。她已经出现严重的学习障碍,连踏入校门都成了极为困难的事。

其实,孩子因不愿意从事某事而对家长哀求、哭泣、极力抵触,这往往都是他们遇到重大困难的信号,他们非常渴望家长的帮助,或至少是理解、共情。

但很多家长对此毫无意识,只认为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他们就像一台与孩子不同频道的机器,对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视若罔闻,并为孩子打上“叛逆期”的标签。

在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一般有2个叛逆期。第一次约在3岁左右,第二次则在10岁至15岁阶段。

叛逆期的到来,意味着孩子在心智上有较快的发育。尤其是第二叛逆期,孩子开始具备更多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希望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意愿,便容易与过去“家长主导式”的相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与父母发生意见上的分歧。所以,真正的叛逆期意味着自我的成长,这不是坏事。

但有些所谓的“叛逆行为”却是遭受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后出现的应激反应甚至是激越状态,是精神心理障碍出现的先兆,并非真正的叛逆。箬楠的行为就明显不是叛逆,而是典型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所以,广大家长如果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有所不满,正想给孩子打上一个“叛逆、不听话”的标签时,一定要马上警醒:这可能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这可能是孩子正在往精神心理障碍发展的一个时间节点。

03、节点三:孩子主动寻求心理干预

箬楠妈妈在自述文章中提及,箬楠曾两次主动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看心理医生。

第一次是在初一下学期,她因与数学老师的冲突而成绩下滑,在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后出现情绪崩溃,发疯似地撕书、剪鞋垫。情绪稍微平息后,箬楠提出要去看心理医生。妈妈带女儿去了当地心理疏导工作室。

两次心理咨询后,心理咨询师及女儿都认为问题不大,妈妈也认为是叛逆,这次心理咨询便不了了之。当时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明显不高,没有识别出孩子的心理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次是在遭遇那位补习班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后,箬楠对学习情境的负性情绪泛化,连学校都不敢去,病情明显加重。她再次提出要看心理医生,但妈妈没有答应,而是责备她找借口,把她带到了学校门口。

逼到孩子再次情绪崩溃时,妈妈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到医院一看,孩子被诊断重度抑郁症。

在临床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在很多孩子知识面广,通过互联网和同龄人的交流,接触的信息很多,对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甚至是双相障碍都可能有一些了解,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概念。一些孩子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有较高的警惕意识,希望接受心理咨询,或主动找心理老师,这是非常难得的。

对比之下,很多观念陈旧的父母却对这些知识一无所知,以为精神疾病离自己生活很远,当孩子提出求治意愿时还不屑一顾。

“你小小年纪哪有什么抑郁症,净瞎说!”“心理有病的人都是神经病,你怎么会有神经病呢?”“抑郁症的人想死,你想吗?不想那就不是!”家长这种愚昧、无知的回应,通常会令孩子完全打消倾诉、求助的欲望。

所以,当孩子提出希望接受心理咨询的时候,家长一定、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已经是极其明显的信号和苗头了,这个干预时间点错过了,后续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我常常在文章中强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掌握科学心理学知识,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尽早察觉,早发现、早干预,才不至于令孩子病情恶化,发展到重性精神病的地步。

我们曾分享过一篇精神科研究的前沿文章,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新干预方案。

这种方案指出,如果能在正确的时间点上做到提前识别,提前干预,那么即使是临床上普遍认为预后不良的、属于重性精神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较好地恢复社会功能,过上基本正常的生活。

换言之,当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相关症状时,若能越早被家人、医生所识别,越早接受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其达到某种康复程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其实,这个思路不仅能用于精神分裂症,对于抑郁症、双相障碍、成瘾疾病等精神心理障碍,道理也是相通的。越早识别,越早重视,越早采取专业的、高效的药物+心理综合干预,患者的康复速度和效果都会更好。

比如,对于很多青少年患者来说,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早期表现往往是学习障碍症状,或学校里的人际冲突,以及程度较轻的情绪问题。如果能够尽早接受专业的干预,问题很可能能得到快速解决,并令孩子获得提升。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老师缺乏识别意识,而学校、社会和主流医疗机构也尚缺乏高效的心理+药物干预手段,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即使像箬楠那样,第一次确实找了当地最好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但得到的结论却是“问题不大”,错失了解决问题的良机。

要缓解这个难题,需要家庭、校园、临床精神科、心理咨询领域等社会多方的合作和努力。

因此,我们晴日心身医疗也会努力加快步伐,将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及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重新进行整合、提炼,希望针对学习障碍及简单的情绪问题做出简易版的心理干预模式。

如果这种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实现快速的复制和普及,并应用于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将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大幅度降低青少年患者康复的时间与成本,帮助更多的青少年心身健康地成长。

另外,箬楠妈妈在自述文章中提及女儿似乎有嗜血倾向,看到血会兴奋,甚至曾有掐死别人的冲动。

还有,箬楠现在情绪症状和学习状态都大有好转,却突然出现了“恐男症”。

以上这些奇怪的症状到底是怎么回事?箬楠的妈妈应如何应对?的文章再继续分析。

1
查看完整版本: 抓住这3个时间节点及时干预,有效预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