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面临“脱发危机”。前日(4月25日),女主持人沈梦辰透露由于工作焦虑导致头顶斑秃,她在微博晒出自己斑秃的照片,并配文调侃道:“虽然发量很多,也抵不过斑秃的来袭.....没有毛囊的头皮就像没有企鹅的南极”
话题引发众多脱发网友的讨论,网友晒图同款头。
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来自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大批90后也已经加入到脱发的阵营中来。
斑秃的病因不明确
据悉,斑秃一般分为单发型(单灶性斑秃)、多发型(多灶性斑秃)、全头型(全秃)和泛发型(普秃)四型。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脱发范围小于头皮25%者为轻度。
医院皮肤科医师、中山大学医学博士郑智心表示,斑秃的病因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毛囊导致脱发。除去部分有家族斑秃现象之外,紧张、焦虑情绪、压力,机体劳累、睡眠欠佳等可能会引起斑秃症状。
涂生姜能治疗斑秃?
在沈梦辰该条微博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贡献出民间治疗偏方,比如用生姜外涂斑秃位置,并称“疗效很好”。
对此,郑智心表示,确实有部分发友在使用生姜过程中,长出了头发,脱发慢慢也好,特别是斑秃、休止期脱发等暂时性脱发,外用生姜对头皮有一定的刺激和改善循环的作用,但因为使用方法没有标准,容易造成接触性皮炎等副反应。建议大家出现脱发问题及时就医而不是使用偏方。
她提醒,斑秃患者只要缓解压力,注意休息,大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的,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可以逐渐恢复。
“头顶经济”收割年轻群体,手术花费动辄上万元
如果说植发广告出现在微博信息流广告中,多少是因为算法——可能你曾浏览或搜索过相关信息,但当电梯和地铁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植发机构广告,便不由得让人产生疑惑:植发机构的需求真的如此之大吗?
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从年到年,我国植发行业的市场规模从57亿元跃升至.2亿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植发提升自身形象。广州“95后”白领小谢,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脱发,一直觉得两边额角头发稀少,不够美观,尝试了不少防脱发产品都不见起色。于是,他悄悄做了植发手术。“头发变好了,更有自信了。”小谢说。
据了解,所谓植发手术,就是将毛发较多部位的毛囊移植到秃发或毛发稀疏的部位,移植后成活的毛囊可以继续生长。
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苗勇介绍,过去,毛发移植主要针对的是脱发或秃发患者。近年来,植发范围越来越广,增加了发际线调整、鬓角种植、胡须种植、眉毛种植等新项目。做毛发移植的人中,一多半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新华视点”记者在广州走访多家植发机构发现,植发价格高低不一,一个毛囊单位价格多在10元到20元。如果一次植发数量达到个毛囊单位,则意味着花费在3万元到6万元。
虽然价格高昂,植发效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
男子花2万多植发,11个月后仍头秃
在广州倍生医疗植发花费2万余元、经历10个多小时的手术,从后脑勺取毛囊并移植了个单位后,广州小伙李诚(化名)以为终于解决自己多年的“败顶”问题。然而植发11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头顶依然发量稀疏,日光下还是一片“空”。
李诚在和广州倍生医疗植发多次协商未果后,将对方告上法庭。由于没有鉴定机构可以对植发毛囊的存活率进行鉴定,缺乏证据的李诚败诉。他说:“植发前签署协议说保证移植毛囊的存活率不低于95%,现在出了问题才知道,根本没有机构可以鉴定,这个保证也就不具有意义。”
对于上述纠纷,广州倍生医疗植发负责处理李诚纠纷的工作人员4月6日告诉记者,《植发手术保障协议书》中确实保障了毛囊存活率不低于95%,医院的“骗术”,而是行业“默认”的规定,“现在整个行业都是在合同上规定(毛囊存活率)不低于90%或95%,但其实大家都说不清楚,法律上对毛囊存活率也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消费者对毛囊存活率有争议,可以自行去权威机构进行检测。”
记者追问目前植发行业是否有机构可以对毛囊存活率进行检测?该工作人员坦承,目前确实没有机构能对毛囊存活率进行检测。他表示,李诚纠结于毛囊成活率的意义并不大,植发后状况相较于术前有所改善,即可认定植发手术成功,“植发没有绝对的标准,在一米的距离下大家不会觉得他头顶是秃的,能达到美观的效果,而且术后没有出现伤口感染,就可以说是手术成功了。”
技术包装蒙外行,“速成医生”“影子医生”浑水摸鱼
根据原卫生部出台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植发作为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美容科室开展植发应当由登记机关指定的专业学会核准,并向登记机关备案。开展植发的医疗机构应登记“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肤科”。
在庞大需求的刺激之下,不少机构纷纷涌入植发市场掘金。目前,民营连锁植发机构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民营非连锁植发机构和民营医美整形机构的植发科室;医院的植发科室占比最小。此外不乏一些无资质的小诊所、美容院暗中从事植发业务,乱象丛生。
——“照骗”误导消费者。一些植发机构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发布客户植发前后的对比照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不少照片都是手术结束后不久照的,难以说明真正的效果。
——包装技术抬高收费。苗勇告诉记者,毛发种植分为获取、分离和种植毛囊三个步骤。目前获取毛囊的方法只有两种,即头皮条切取法和毛囊单位钻取法。种植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种方法,选取不同的工具进行操作。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民营植发机构将植发的不同方法包装成看起来神秘、高端的技术,借此抬高要价。
例如,在一家大型民营连锁植发机构的报价单上,一项名为PLC-HT超精定位毛囊焕活植发技术,每个毛囊收取元,比常规的植发手术价格高出10多倍,此外还要收取手术开台费5万元。客服人员的解释是:“采用全新进口种植针筒,多维度精确定位提取毛囊,提高提取效率,精准定位种植区域,减少头皮神经末梢损失,促进微创愈合。”
被民营植发机构包装出来的“微针”技术,给人一种比毛囊钻取创伤小的印象。但苗勇认为,所谓的微针其实就是毛囊钻取针和种植器械,针的大小要根据患者头发毛囊的直径和毛囊单位中含有的毛发根数来判断,并非越细越好。此外,打着3D、纳米旗号的植发技术也多是营销噱头。
——“速成医生”“影子医生”埋下安全隐患。过度包装的植发技术看似神乎其神,但讽刺的是,网上大量的植发培训广告却宣称“只需3天即可学会”。记者联系到位于深圳的麦子植发培训学院,一名自称学院老师的人员告诉记者,只要胆大、耐心、眼力好,3天就能学会所有植发技术,包教包会,“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也可以学”。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专业植发人员严重不足。有的植发机构有执照的医生只是挂名,大量手术由无资质人员操作;有的美容美发店与无资质人员合作,推荐消费者植发,然后从中分成。
综合自南方都市报、新华网、界面新闻、光明网、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