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是中医眼科的名词,按古代文献的含义是“目内外并无障豁气色等病”又说“夫青盲者,瞳神不大不小,无缺无损,仔细视之,瞳神内并无些少别样气色,虽然与好人一般,只是自看不见,方为此症。”这些描述,与现代眼科病名相对照,它包括了很多的眼底疾病,而这里叙述的仅限于球后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萎缩二种。球后视神经炎,是眼球后面眼眶部的视神经发炎,外眼上没有任何变化,病人自觉视力减退,眼前常有一团黑影。做眼底检查,早期亦无变化,至晚期,视神经乳头侧苍白。在视野屏上检查可有相对性或绝对性的中心暗点,视野多显周边性缩小,西医认为其病因,大多数是由相邻的细微器官发生慢性炎症病灶,如眶骨骨膜炎、付鼻寅炎、蝶食炎等蔓延所致,也有远处病灶,由血液播送病原而引起,如结核、梅*、多发性硬化症等,除此以外在临床上有很多找不到原因的球后视神炎。
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的退行性变化的一种疾病,其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在眼底上找不到引起萎缩的原因,是球后至大脑的一段砚视神经生病变所引起,如颜骨骨折、肿瘤压迫、脑膜炎后遗症、药物中*以及梅*等;也有原因不明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则多由视神经炎后,视网膜色素变性晚期影响所致。
祖国医学对眼病的看法,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古代文献述及目视力与五脏的关系时说:肾水——瞳仁属肾,为水火真无,神光幽沉之所,神尤源千命阴,通于胆,发于心;心为火,肾为水,火水寓于瞳神之内水能滥,火能烛,水火既济,听以明目。心火——“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心火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天明刻日月不明矣”。
肝木——“目窍系于肝,肝和则目能辨五色”(内经)。“肝候于目,而藏血,血则荣养于目。脏腑老伤,血气俱虚,五脏气不足,不能荣于目,令目暗也。”脾土——五胜六府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故而不能归明于目。
青盲,郁遇不得发此灵明耳。其因有二:一曰神失,二曰胆涩。须孰其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最怕老年神气弱,又兼疲病精血亏,本是失神与胆涩,内膜冷障别无些……”综上所述,青盲,所致视力障碍,与机体各脏府均有关系,然以伤于七情的神失,损于精血的胆涩,以及脾虚,精血脱,和年老气衰最为密切。
#中医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