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孙慧肖寒王坤朔)一提起冠心病,很多人认为是老年病,实际上,中青年患冠心病的比例在近年来不断上升。冠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得了冠心病就要做支架吗?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注意?带着这些问题,由天士力控股集团冠名支持的“健康大讲堂”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黄榕翀,来跟我们聊聊冠心病那些事儿。
医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黄榕翀(左)做客“健康大讲堂”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五大危险因素致冠心病
主持人:冠心病有哪些症状表现?检查方法有哪些?
黄榕翀:冠心病本质上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位于心脏表面,当这些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粥样硬化时,会产生斑块、血栓,进而出现血管堵塞或者狭窄,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一系列症状,其中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危及生命。有些血管虽然狭窄、堵塞得不严重,但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痉挛,也会造成上述现象。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是血管逐渐“老化”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五大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以及老龄。很多人认为冠心病是家族遗传性疾病,其实遗传因素占比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久坐不动、饮食不规律,都是引发冠心病的原因,因此,冠心病的预防和管控要从青少年开始,远离日常高危因素。
胸痛是大多数冠心病常见的症状,有些人的症状却不明显,并不是典型的胸疼。有些患者感觉肩膀疼、腹部疼痛;有人因为牙疼就医,但是拔牙后疼痛感依旧没有消失,后来才发现是心脏问题;还有的冠心病患者,感觉咽部有紧缩感,总觉得喘不上气。如果某些不适症状与运动或者情绪激动、紧张等有关,就需要注意筛查冠心病。
为什么冠心病会引发其他部位的不适呢?这是由于发生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反射到大脑皮质过程中发生错位而导致的,所以这时要进行鉴别,医生根据情况由简入繁进行检查。
如果本身危险因素不多、年龄不大、症状不是很典型,可以做平板运动实验,带好心电监护设备,在跑步机上按照设定的节奏逐渐增加心脏的运动负荷,观察心电图的相应变化,七成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检测出来。
如果本身危险因素很多,如近期频发胸疼,胸闷症状非常典型,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冠状动脉CT,或者是冠状动脉造影。在什么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诊断方式,需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支架植入后要注意遵医嘱长期用药、定期复查
主持人:目前公众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尤其是心脏支架上,有哪些认知误区?
黄榕翀:很多人担心心脏支架在体内会不会发生移位、折断等问题。支架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心脏支架品牌非常多,材料大多以不锈钢、钴、镍、钛为基础的合金金属,较为牢固;其次,支架在生产时都进行了疲劳性实验,可以耐受心脏反复收缩,使用时间超过人的平均寿命。
在支架植入后,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第一,支架在植入后斑块可能会重新长,让血管变得狭窄,所以患者在支架植入治疗后要按期长期服药。第二,需当心支架内血栓情况的产生,支架作为一种体内异物,可能会引起血小板、白细胞的激活,患者要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等防止血栓的药物,药物治疗是根本,也是支架植入后必须坚持的治疗方案。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植入支架的最佳时机呢?首先医生要根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以及药物服用的有效程度进行平衡和鉴别。如果病情不是太严重,放支架的收益不是太多,可以选择继续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应该积极参与医疗决策过程,选择最为适合的治疗方式。
主持人:如果患上冠心病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手术治疗?
黄榕翀:这也是很多人问到的问题。研究证明,当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左主干低于50%,分支血管狭窄低于75%时,放支架和不放支架的治疗效果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当活动量增大时再加用一些复方丹参滴丸、硝酸酯类药物等抗心绞痛药物。但必要时,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进行诊断,确定患者到底需不需要放置支架治疗。
其次,不要盲目地认为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就是得了冠心病。人的情绪激动、血压升高、劳累等都会引起心电图的改变。如果担心自己患有心脏疾病,医院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和诊疗,不可盲目自行服用药物。
主持人: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黄榕翀:在治疗的同时,医院进行复查,通过复查明确疾病进展情况。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是药三分毒,药物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对于肝功和肾功的长期监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发现异常时,医生可以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让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在饮食和运动上,一方面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低脂低盐饮食。冠心病患者一周要保持分钟足量的中等强度运动,在饮食上除了低脂饮食外,还要保证足够的蛋白摄入,做到均衡饮食。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冠心病患者建议每天要吃25种以上的食物,吃饭要吃七分饱。正常人也应该这样做,坚持规律饮食,才能避免出现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等症状。
预防意识应从青少年树立
主持人:如何看待冠心病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怎么应对这一趋势?
黄榕翀:在门诊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冠心病患者,甚至遇到不少90后患者,这一现象值得警惕。年轻人的患病原因与老年人不同,不是由于血管老化、斑块脱落导致的血管堵塞,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单一化饮食、熬夜等,以及精神紧张、压力大等不良情绪有关。此外,大量的吸烟、饮酒,让年轻人心肌梗死也时有发生,其死亡率很高。
为了应对冠心病年轻化的趋势,提高年轻人的预防意识和主动观察意识非常必要,主要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务必戒烟限酒,有“三高”等高危因素的,要按时筛查。一旦发生不适,不要以为自己年轻不当回事,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