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丘吉尔
昨天的热搜,是这个样子的。
抑郁症这个词,
你一定不陌生。
近年来,
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全球抑郁症患者约有3.5亿,
而中国泛抑郁人数则超过了万。
和不断升高的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始终萎靡的就诊率。
目前,
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仅有10%。
关于抑郁症,你知道多少?
01
抑郁症并不小众,
只是不易被察觉。
我们以为,有抑郁症的人
应该是每天都闷闷不乐,
悲伤的情绪都挂在脸上。
长时间的心境抑郁、低落
确实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但实际上
除了情绪低落、失眠、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常见症状,
还有一些“非典型性抑郁症”症状。
看看下面的案例,
你或许就能感受到抑郁症症状的复杂性。
12岁少年每晚胃疼肚子疼,确诊抑郁
北京刘女士的孩子今年12岁,就读于河北某所教学质量最好的中学。孩子非常不适应学校寄宿生活,一到晚上就会胃疼肚子疼,没有精神也不愿和同学说话,甚至连吃饭也受到了影响。
经检查后发现,刘女士的孩子是典型的“心理疼痛”,也就是神经性疼痛,具体表现为非器质性身体疼痛,包括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慢性腰酸背痛等。
最后,孩子被确诊为轻度抑郁。
高二女生嗜睡,被诊断为抑郁症
广州一高二学生,最近上课常常打瞌睡,即使周末休息睡到日上三竿也还是觉得疲乏。医生通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发现,该学生存在抑郁情绪。
专家介绍,睡眠过多是抑郁症的不典型表现,常见于年轻人群体,主要表现为白天嗜睡,即使夜间正常睡眠,在日间也不能恢复精力。
这一现象与长期、严重和难治性抑郁症有关,也可能提示潜在的双相障碍。
抑郁症患者会变“懒”,
不愿社交,不愿运动,不愿说话。
但这种“懒”是一种“被迫”变懒,
对事物失去了兴趣,
也失去了行动的动力。
抑郁症患者会变“虚”,
总是觉得疲惫,嗜睡。
这种“虚”是由精神转接到肉体上的疲惫,
明明看着什么都没干,
但大脑也一直在挣扎、不断内耗。
02
关于抑郁症,人们有太多的误解。
01
只有遭受过重大打击的人才会得抑郁症?
人们一般都认为,
只有遭遇到很大的打击才会导致抑郁:
比如亲人离世、工作不顺、学业失败;
比如病痛缠身、身体受损;
又或者是家庭破碎,童年不幸。
但很多时候,
抑郁症是由很多个问题堆积而成的。
就像是一根日夜流淌着水的管道,
平时看流水十分畅通,
但其实每次都会有少许杂质沉积。
或是一根稻草,或是几颗泥沙,
不多,但经年累月后,
管道早已被杂物淤堵住。
所以,不要说
“小孩子生活环境那么优越,
怎么会得抑郁症?”
数据显示,
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约为24.6%,
重度抑郁率7.4%。
对于内心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
学业、家长的期待、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都可能成为那根稻草、那粒泥沙。
02
每天笑嘻嘻的人,怎么可能抑郁呢?
开朗外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这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知误区。
很多患者即使内心阴雨连绵,
看起来却仍然是阳光明媚的样子。
这种情况俗称“微笑型抑郁”。
这类患者多为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
他们害怕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也坚信不会有人理解自己。
具有迷惑性的微笑面具下,
是患者深埋在内心的痛苦。
03
让自己忙起来就没时间抑郁了?
忙碌确实能够缓解焦虑,
减少我们的胡思乱想。
但,忙碌不是抑郁症的解药。
抑郁症患者在发作的时候,
具有很强烈的负面情绪体验。
忙碌只是他们回避情绪问题的一种手段。
当抑郁症状更加严重时,
患者会表现出
行为缓慢、思维凝滞,
回避社交,回避人群。
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忙不起来”了。
所以,不要认为抑郁症是“闲出来”的,
你不能要求已经生病的器官,
还要兢兢业业地工作。
04
得了抑郁症相当于是心理绝症,治不好?
可以肯定的是,
大多数抑郁症,通过专业治疗,
是可以治好的。
但抑郁症确实很容易复发,
有研究显示,
抑郁症的终身复发率高达80%。
但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患者
将一直处在抑郁状态中,
抑郁的情绪是阶段性的,
就像是季节交替时的一场流感,
流感可以被治愈,
但下一次冷空气来袭,
我们可能在一次感染病毒,
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容面对它,治愈它。
05
抑郁症是精神病,还会传染?
在中国,抑郁症就诊率低的原因,
除了症状的不易察觉性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
因为缺乏对抑郁症的了解,
一些人将其粗暴定义为“精神病”。
这让很多患者无法开口向亲人朋友求助,
医院的大门寻求专业的帮助。
抑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
但绝不等于一般人理解的
疯疯癫癫的精神病。
精神病的定义
精神病一般分为三类:
①心理健康但需要调节,包括职业生涯、婚恋等方面的困扰;
②轻度心理疾病。时间较短、程度较轻、社会功能部分受损但能基本维持、自知力完整。主要包括癔症、神经衰弱、强迫症等;
③严重心理异常。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
很多人会下意识把“精神病”和“疯人院”挂钩,
但一般的抑郁症,在狭义上是指一种
抑郁性神经症,或者说是一种障碍。
就像我们的情绪得了场小感冒。
抑郁症也不是传染病。
人的情绪是最容易互相感染的,
长期陪伴抑郁症患者的人,
也可能会因为疲惫、
压力过大而造成情绪紧张,
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症患者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
但同时也别忽略了陪伴者。
在感到情绪负荷过大时,
患者和陪伴者
都可以去寻找“同类”,
在集体中寻找归属感,彼此支持鼓励,
及时修正负面的情绪因子。
03
曾经有人做过一期这样的视频:
拍摄者提前准备了一些从网上摘抄下来的载满情绪的话,并邀请嘉宾读出卡片上的话。
嘉宾们读到一半,纷纷被卡片上“故作矫情”的话逗笑,他们调侃“写这些话的应该都是未成年吧?”、“太矫情了,还是作业太少”。
这些深夜“emo”的“网抑云”文字都是谁写下的?
视频在最后揭晓谜底:这些文字摘抄自一些因抑郁症而自杀去世的人的社交软件。
这些零碎的只言片语,在不熟悉的人眼里,可能就是“作”,是无病呻吟,是欲赋新词强说愁,但对当事人来说,这些话更像是他们对世界的呐喊求救。
无数“矫情”的只言片语拼凑成一个个破碎的抑郁患者,最后又如同遮天蔽日的乌云,抹去他们对生的期待,成为他们走向毁灭时最后的遗言。
知道真相的嘉宾们开始沉默,流泪,道歉。在正常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小情绪,却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心中逃不开的梦魇。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
不是到外面散散心、
“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
抑郁症患者不是“娇气”,
不是“爱作”,不是“太闲”,
更不是“经受不了挫折的软蛋”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想开点”。
在抑郁症高发的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情绪感冒”。
如果你身边有人不小心“感冒”了,
请你告诉他:
没关系,我理解你。
配合医嘱,
等这个冬天结束,
你就会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