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快来人啊,有没有人帮忙打个啊!”张女士着急的喊道。
原来,张女士跟闺蜜李女士出来公园踏青,谁知道,走着走着,李女士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这可吓坏了张女士。在路人的帮助下,将李女士紧急送医。
经心电图检查,医生发现李女士的心跳非常慢,心率仅为38次/分,最终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致使心率过慢,导致晕倒。
之后医生了解到,李女士其实早在一年前进行体检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心跳慢的问题,医生建议她进一步检查。
但李女士却没太放心上,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她听人说“心跳慢更长寿”。即便是偶尔会出现头晕的情况,也只是认为是低血糖,直到这次晕倒她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一、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相关,心跳多少更长寿?
其实,关于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争议,那到底心跳多少更长寿呢?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处于安静状态下时,心率大概在60~次/分钟之间波动,平均为75次/分钟。如果超过次/分钟,便属于心跳过快,如果低于60次/分钟,便属于心动过缓。
那到底是心跳快好还是心跳慢好?我国台湾“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该研究由温启邦教授领衔的团队开展,收集并分析了将近万次的健康体检资料,最终发现健康人群的心率为60~次/分钟,而随着心率的增加,预期寿命也会跟着缩短,具体如下:
心率在70~80次/分钟,预期寿命平均缩短3年;
80~90次/分钟,预期寿命短5年;
心率在90~次/分钟,预期寿命短8年。
对此,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心动过速,可明显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进一步影响寿命。
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心跳越慢的动物越长寿,比如小老鼠,心跳的频率为次/分钟,平均寿命大概就在3年左右;猫狗次/分钟,寿命大概在十几年;而鲸鱼,心跳频率为15~20次/分钟,寿命可达80岁以上。那是不是意味着心跳越慢越好呢?这个说法并不全面,心跳快好还是慢好,得具体到个人上。
通常来说,健康成年人,在正常心率范围内,心跳的速度越慢确实越好;但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来说,将心率控制在目标值以内,才是最有利于患者控制病情的。
也就是说,心跳过快和过慢都可能会危害身体,所以保持一个正常的心率范围才是最好的。如果在每分钟60~次这个正常范围内,心跳慢点,寿命会相对长点。
二、心跳过快或过慢,或是在暗示疾病来临
有时候心跳太快,或太慢,很可能是一些疾病造成的,此时一定要注意区分,以免延误治疗。
1、房颤
多种原因都可引起房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抽烟酗酒等,当发生这种情况后,主要表现便是心跳不规律,患者可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出汗等情况,需及时治疗,不然可能导致脑卒中,是很危险的。
2、糖尿病
《国际流行病学期刊》上刊登了一项研究指出:随着心脏跳动次数的增加,每分钟多跳10下,糖尿病发病风险便提升23%。
3、心脏衰竭
心衰的常见表现包括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心悸等,这些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管控住是很危险的,比如心率每分钟增加5次,可提升15%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4、甲状腺疾病
比如甲亢,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窦性心律不齐,严重的还会出现甲亢性心脏病;或者甲状腺低下,可能提升心脏病、心衰的发病率。
提醒:心跳过快或者过慢,尤其是身体伴随出现一些不适症状的时候,要警惕疾病“作祟”,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三、心跳慢些更长寿!4招帮你的心跳减减速
在正常的心跳范围内,如果心跳越慢则更长寿,那日常如何“控制”自己的心跳快慢呢?
规律运动
坚持规律运动,是降低心率的一大有效措施。有研究发现:连续6周内,每天进行中强度运动40分钟,可有效降低心率,从68次/分钟降低至53次/分钟。
至于运动的项目不受限,慢跑、快走、游泳、打羽毛球等都是可以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保持体重
如果一个人体重超出标准太多,那它的心脏承受的负担也会比较大,致使心率加快,所以管理好身材也是保持心率正常的一大关键措施。而想要保持身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心态平和
尽量保持一个平和、愉悦的心态,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因为生气可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进而导致心跳快速、血压飚升,有的人可能直接就“气倒”了。
少吃一些“提速”食物
比如茶叶、咖啡、烟等,这些均属于“提速”食物,所以平时大家要注意控制下摄入量,尽量少接触。
总结:心跳太快太慢都不好,有时候可能也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所以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流行的所谓“心跳慢会更长寿”的说法,如果心率异常,尤其是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及时治疗。
#养生圈#参考资料:
[1]《心跳快慢影响寿命!医生:心跳次数在这个范围最佳》.科普中国.-02-24
[2]《官方认定「心动过缓」的标准,心跳慢到什么程度要看医生?》.生命时报.-08-17
[3]《心跳快慢影响寿命,专家:心跳次数在这个范围最佳!》.健康时报.-12-2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