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印度调查报告上
TUhjnbcbe - 2024/10/23 16:47:00

来源:硕士博士圈

我见到Natarajan的时候,66岁的他正在农田里劳作,我的随身翻译在路边的坪地上用泰米尔语喊了他一声,Natarajan便弯腰洗了洗手,满面笑容,光着脚从农田里向我走来。

那是我离开印度前的最后一个好天气,阳光明媚,照得远处的Natarajan一身肌肤分外黝黑,他是达罗毗荼人,初中学历,双目深陷,须发泛白,只在脖子上围了条白色汗巾,赤着上身,显出一股瘦黑瘦黑的精神气,见到有中国人来访,笑得十分无邪,走上草坪,跟我握了握手。

泰米尔当地农民Natarajan

这处村庄离金奈市区约90公里,原本我并没有说要约见Natarajan,一天前,我去参观金奈周边的一处石雕厂,了解他们手工行业的情况,回程时天色已晚,我们在乡间小路遇见一辆货车陷在泥地里出不来,为此逗留了许久,那是晚上八点多钟,小路两边都是杂草,四下里见不到一点灯火,举头便能看见隐隐约约的银河,空气清新,只有车灯照亮前路。

那货车陷得不深,但挡住了去路,旁边一辆破破烂烂的中巴也停了下来,无数黝黑黝黑的村民走下来围观,一大波印度人围在那操着泰米尔语叽叽喳喳讨论,搞了半天,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和几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得知我来到金奈,主动要求陪行一天)正下车观望,身边总有一些妇女成群结队从远处一条小路走来,路过我们身边,快步消失在印度农村的黑夜里,这些人来了一波又一波,引起了我的好奇,当时翻译正在跟货车车主交涉,我问留学生这些妇女干嘛夜里在外面组团乱跑,这么偏的地方难道是去SHOPPING么?

夜晚时,不断有印度农村妇女成群结队从我们身边走过

一个留学生说他们不是去SHOPPING,他们是去上厕所,印度农村有些还没有厕所,他们是在野外就地解决,因为担心有色狼侵犯他们,只好到晚上抱团一起出动,人多才安全,有的负责打野,有的负责辅助,按照印度教的说法,厕所是污秽的场所,家里不能建厕所,农村这种思想尤其严重,因此印度农村女性们一天上两次厕所,一次在凌晨,一次在夜晚,白天就只能憋着。

我以前查过印度的资料,知道一些类似信息,但现场亲眼看见,内心还是无数头草泥马跑过,这时翻译回来了,我问他印度这边农村地区野外如厕的数据,他说年的政府官方数据是44%的农村人口在野外排便,而且40%的印度女性还没有使用过卫生巾,城市地区稍好一些,有77%的女性使用过卫生巾,我们一边说话,旁边依旧有农村女性从身边路过,听到这些数据,看着妇女们一群群在远处消失的背影,我这个中国来的土鳖一时被震惊得说不出来话来。

那辆货车一直没有被拯救出来,我们只好绕道回金奈市区,路上经过市镇,也经过乡村,但无论在哪里,都见到无数的牛群,有的五六头直接卧在马路中间睡觉,有的十几头在人行道缓缓散步,还有的一边啃路中间的绿化植物,一边肆无忌惮地小便,牛尿顺着马路流了一地,白天还见不到这么多牛,晚上气温凉爽,神牛们全家老小出来纳凉,印度的公路一般是两车道,牛往马路中间一站,就没多少空间供车辆行驶,我看见部分装修成农村重金属风格的大巴,一边咣起咣起放着音乐(这里要念成“音落”才有意思)飞奔而来,一边熟练地绕过神牛,又咣起咣起飞快地驶向远方。

印度的路边到处是牛

印度的市镇公路两边其实是非常嘈杂的,摩托车、自行车、小轿车、货车、行人在各种噪音中穿梭不歇,神牛们慢悠悠混迹中间,边走边拉屎拉尿,偶尔还见到有人过去摸一摸牛背,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欣向荣景象。

由于公路上牛实在太多,有次我实在忍不住问司机,撞到牛怎么办?总难免有一次会撞到的吧。

司机说这些牛都是有主人的,撞到的话大概要赔-元人民币,而且保险不理赔,自己得认。

那天晚上,关于农村野外如厕和神牛泛滥的事情,勾起了我对印度农村的深度好奇,我让翻译取消了跟金奈一名大学老师交流的机会,改道奔赴90公里外的一处村庄,见到了从田野走来的Nataraja。

Natarajan有两儿两女,都已经结婚生子,他在村子里有三英亩地,全部种水稻,一季能收两吨多稻谷,印度气候特殊,一年能收三季,也就是说他的田一年能收6吨多稻谷。

一英亩相当于中国的6亩地,三英亩就是约18亩地,18亩地仅2吨多的产量,也就是平均每亩每季仅收-斤粮食,这么低的产量,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我问翻译说你没翻错吧,翻译说没翻错,我说这数据太诡异了,真的没翻错?翻译又问了一遍,说没错,他确认无误,确实是3英亩2吨多。

年《南华早报》在报道袁隆平时,说中国亩产是一季多斤,中印之间水稻收成相差太大了,吓得我赶紧查了一下,结果数据显示印度水稻收成确实是平均斤一亩。

我又查了下中国水稻历年产量,闵宗殿先生有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的探讨》,里面说唐朝时亩产公斤,宋朝时亩产公斤,明朝亩产公斤,清朝亩产公斤,按一季一亩来算,印度现在这种单季一亩斤的产量,还没有达到中国明、清两朝时的平均水平。

印度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业化与水利、农机落后,印度有1.6-1.7亿公顷可耕地,中国有1.2-1.3亿公顷可耕地(年统计数据),印度还一年三熟,中国一般一年两熟,世界银行年数据,中国以全球第四的耕地面积,产出全球最高的粮食产量,达6.亿吨,美国排第二,4.4亿吨,印度第三,3.亿吨,印度粮食总产量只有中国的一半。

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在粮食产量上可见一斑,在年代中国人疯狂修建水利设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保证了化肥、农机的使用,又有袁隆平这样的一流农业技术人员保障农业技术的提升,才换来了逆天的粮食产量。

其实如果不是这位印度农民Natarajan的数据震憾到了我,引发我的好奇深入追查,我也不知道中印农业水准差距大到这般田地。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说,印度这么低的粮食产量,也证明了他们有很深的潜力可挖,具体分析我后面会说。

确定水稻的产量后,我向Natarajan咨询他的收入问题,Natarajan说他现在每年的粮食除了全家人自己吃以外,多余的就会拿到市场上卖掉,售价是1.5元每公斤(后来我去金奈最好的超市调查米价,发现最便宜的大米是3.5元每公斤,这个收购价是符合逻辑的),Natarajan这三英亩地,卖掉粮食后每年有一万元人民币的纯利润,他另外还养了一头牛,十只鸡,Natarajan对他的生活似乎还颇满意。

Natarajan随后带我去参观他的新家,这是一栋新修的两层建筑,简单实用,在这里我见到了他儿子,三十多岁,看起来十分憨厚,我问他儿子靠什么维生,他说在附近一家台湾人开的鞋厂上班,每个月收入大概元人民币。我点点头说这些台湾人开的鞋厂可能是从东莞搬过来的,他儿子没听懂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估计也很难跟他解释工业产业链的全球化迁移,在屋子里只待了几分钟就离开了。

Natarajan的新家

因为Natarajan很配合咨询,我跟翻译说能不能给点钱谢谢他们,旁边另一位村民听说进屋参观就有钱,也拉我进他房子去参观,他的屋子十分朴素,很像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某个家庭。

Natarajan的儿子,他在台湾人开的鞋厂工作,月薪元人民币

我闲逛了几步,随口问他有几亩地,他说他没有地,靠做纺织为生,这时候我突然警觉起来,我问Natarajan是不是村民们并非人人有地,Natarajan说这个村有名村民,只有一半的人有地,其他的人要自己想办法维生。我感觉问到了核心,赶紧追问这个村是不是有大地主(大地主这个词翻译跟我对了半天词才明白用泰米尔语怎么说),Natarajan说村子里有人拥有-英亩地(约1-亩地),普通人家一般只有2-3英亩地,我点点头说对啦,这才是农村问题的真相啊。

Natarajan继续说这些有很多田地的人,最后都成了政客,农村的政府官员都会由他们的人担任。我说是的,这符合经济规律,全世界土地私有制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土地一定会发生兼并现象,大地主会在基层将经济和政治权力进行双重绑定。

翻译说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我说没有了,我说我以前写过南美,讲过墨西哥、巴西农村失去土地的人最后的流向,全世界都一个操性,农村一半的人没有土地,他们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

那个地方叫贫民窟。

孟买有全亚洲最大的达拉维贫民窟,我到孟买的第二天,就要求翻译带一名贫民窟本地人,带我先去参观达拉维。

这里,就是农村流民命中注定的落脚点。

贫民窟和中国的城中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贫民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内循环,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比中国城中村要差很多。

孟买达拉维贫民窟

我以前在广州工作过好几年,那些年就住在广州塘下城中村,城中村的房子至少是本地人建的当代水泥建筑,房子质量没有小区好但生活还过得去,有网有水有电有独立的洗手间,关起廉价的金属门拉起刺耳的门栓,谁都不知道你白天在哪个CBD叫windy还是lucy,除了每天路过有刺鼻气味的垃圾堆有些不快,生活还过得去。

中国的城中村一般是一个阶级爬升中转站,没有内部循环,也很少有人会长居于此,白领们就把这里当成是一个睡觉的地方,长久的旅馆,而孟买的达拉维贫民窟完全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印度贫民窟跟中国城中村最大的区别是他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他不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还有各式各样的作坊、小工厂、学校、诊所,我在贫民窟找到了书包作坊、真皮作坊、服装作坊、染料作坊、陶罐作坊等等各种各样的作坊,真皮工人在喷漆的时候,我就在旁边问他们用的什么漆,染料作坊在给布料染色时,我在一边打听他们工资收入(一天工作12小时,日薪30元人民币),在专门承接婚宴餐饮的小作坊前,我还找到了几个专门干脏活的达利特人(贱民),要拉着他们合影,他们十分害羞,回去换了件干净衣裳才愿意过来。

贫民窟里的制衣小作坊

贫民窟里的真皮作坊

贫民窟里的染衣作坊,他们负责将衣服染成各种颜色

贫民窟里的这些人,他们住在这里,吃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生下来的孩子,也会在贫民窟的学校接受教育,这是一个内循环系统,跟外部世界相互不打扰,印度的精英阶层跟贫民窟阶层完全断档,老死不相往来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生态链,所以印度首富在孟买建了一栋27层10亿美元的豪层,而他旁边就是一个小型贫民窟,双方各过各的日子,一点也不冲突。

贫民窟里的生活确实糟糕极了,我在孟买街头看到好多无家可归的人,一家人直接睡在贫民窟的人行道上,他们所有的家当就是一个可以生火的炉子和几张乌七抹黑的破被子,头顶上连片玻璃钢瓦都没有,下雨了就只能到指定躲雨的地方去避雨,给他们拍照时,我都是迅速拍完马上就走,生怕激起他们敏感。

贫民窟街边无家可归的一家人,全家就住在这堵墙的下面

但大多数贫民窟的衣食住行已经在自我循环流动,大多数居民住在6-8平方米的屋子里,里面连一张床都放不下,房子还会有人隔成上下铺,半空贴墙吊一张小床出来,小孩洗澡就找个桶在家门口洗刷,洗衣服也在各家门口解决,房子里没有厕所,平均人共用一间公厕,我让贫民窟的老乡带我去看看,走到那个公厕门口实在不敢进去,中国-年代的公共厕所有多脏我又不是没经历过。

贫民窟里的一户人家,6-8平方米,全家人住在这里。

贫民窟的街道旁,有摆着几张简易桌椅的黑乎乎的酒吧,使一张薄布挡住大门,里面卖自己酿的酒,味道有点儿接近中国的米酒,还有看起来十分山寨的健身房,健身教练呆呆地坐在里面迎客,路边有卖各种水果、小吃、服装的人,那里的衣服便宜得让人怀疑人生(可能都是广州尾货),5-10元一件保证了达拉维的人不用上街裸奔。

贫民窟里的酒吧

他们的菜市场东西也十分廉价,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们去最便宜的菜市场买菜,10个人打火锅,全部蔬菜只花了14元人民币。

贫民窟的人在这里的小作坊上班,挣着元人民币左右的工资,喝着这里的小酒,吃着这里的小菜,虽然全部都是最底层的收入与待遇,尽管生活质量廉价,但所有生活必需品一应俱齐。

贫民窟里还有自己的免费幼儿园,尽管显得十分破旧,但可以帮忙照顾2-4岁的小孩,我还去拜访这里的两所小学,逮住了其中一位小学的校长,向他请教印度的免费教育制度。

贫民窟里的幼儿园

校长说,印度政府确实在执行15岁以下免费教育制度,但是政府根本给不起钱,学校里的老师总要靠工资生活,一名新教师月工资元人民币起步,资深教师最多能拿元,因此他们贫民窟里的学费是元人民币一年,如果夫妻二人工作,家庭月收入两千,还是勉强可以供两三名小孩读得起书,但贫民窟外的学校是元一年,他们根本供不起。

陪我同行的本地人说他有两个女儿在这里上学,印度的教育工作者们还是很尽心尽力的,这里有交不起学费的儿童,校长会自费出钱帮他们继续读书。

贫民窟里的小学校长

贫民窟虽然又脏又破,但它对本地底层人民实在太重要了,它自行产生了一套最廉价的机制,提供最便宜但是完整的食物、住房、娱乐、教育系统,让底层人民不走出贫民窟也能活下来。

许多来自富裕国家的人,看到贫民窟第一反应是拆掉这些地方盖高楼不就行了?这种想法简单粗暴违反了经济规律,一旦真的拆掉了贫民窟,让底层人民失去了最后的庇护所,他们就无法承受外面高昂的生活成本,就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政府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干掉贫民窟,就会要了富人的命,无论哪个阶层,都不会允许贫民窟消失。

孟买市区那一个又一个破旧的贫民窟,就是印度经济的创可贴,托住了失地流民们的生存底线,阻止了局势向恶化蔓延。

平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吃饭、工作、教育,剩下最重要的几件事,就是交通、住房和医疗。

印度的交通非常便宜,那里的火车跑得特别慢,最快的也只有50-80公里每小时,乘坐8小时的火车,只需要30元人民币,在孟买火车站,我还特意爬上几辆火车看内部车厢,里面的座椅都显得脏兮兮的,空气中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火车站全部都没有检票员,自由进出,站台上到处都是野狗和乌鸦,这里的狗非常非常温顺,我在印度没有听到一声狗叫,它们看到陌生人根本无动于衷,一些狗狗跟个大爷一样肆无忌惮地睡在孟买火车站的台阶上,旁边的行人看到它们都是绕着走。

本地司机带我去参观火车站时,我们站在人来人往的站台看工人维护铁轨,司机说这里任何人随时可以上火车,市内火车其实也不怎么查票,算是对穷人的一种福利。

我们一边聊天,有火车驶过来,竟没有看到门,问司机怎么肥事,司机说不仅没有门,还没有空调,没有空调是乘客们主要要求的,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票价,一个月可以省下30元人民币左右,没有门是为了好上车,大不了挂在外面。

然后我就亲眼见到了传说中印度人民的拿手好戏挂火车。

00:11

如果自己开车的话,印度的油价比中国还略贵一点,柴油价格是7元人民币一升,92号汽油是7.8元一升,95号汽油是8元一升,翻译说印度普通人有时候有车也不开,宁肯骑摩托车,就是因为油价太贵。

印度油价

交通虽然便宜,但住房贵得飞起,我好像没见过比孟买更夸张的房价收入比了,孟买人均收入是元人民币,而房价是美元/平(年数据),一个普通上班族,要多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当然孟买也是各个区域的价格完全不同,远郊一点的是两万元人民币每平,我住的酒店附近,是10多万人民币每平。

当我知道我那块区域要10多万一平的时候,我不由一脸懵逼望向窗外,那里都是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建筑,周围的路面连水泥都没铺工整,不远处就是贫民窟,连个像样的CBD都没见到,环境感觉像是我大邵阳的城乡结合部,到处都显得脏兮兮的,跟北上广深同样地价的硬件条件完全不在一个世界,这个地方要10多万一平?

嗯,既然我已经忍不住使用了“脏兮兮”的这个词,我就继续吐会槽,我在印度调研的这些日子,除了南部海滨城市特里凡得琅显得比较干净,孟买和金奈都给我一种难以忍受的肮脏感。我在孟买住的酒店是元一晚的四星级酒店,在金奈住的是元一晚的普通商务酒店,这种在当地略偏中高端的酒店,肮脏感都无处不在,马桶圈永远有污渍,毛巾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洗干净再给客人用,皱巴巴的感觉像刚被人当拖把用过,金奈元一晚的酒店卫生间连纸巾都没有(幸亏我早有准备,带了几大包纸巾),他们只有一根管子让你用来冲PP,然后印度本土人会用左手......

印度贫民窟的一处公共厕所,在外面看看就好,打死不进去

我本来以为用左手是妖魔化印度,当我问翻译左手擦PP是不是真的?这个一路上一直想尽办法说印度有多好的翻译,都有点不好意思承认“大部分人会用左手”。听得我头皮微微一麻,更坚定了不吃印度街边小吃,平时只喝瓶装水的决心。

我到金奈时刚好下了两场雨,整座城市除了大马路污水横流,去酒店的小路连道路硬化都没有做,垃圾顺着水流冲得到处都是,部分地段直接被水淹掉一半,在酒店放下行李,看着那好像几天没洗过的床单和被子,我的心情就已经异常沉重,翻译还带我去MSL餐厅吃印度餐,MSL餐厅一般通风都做得非常差,空气沉闷,坐了半天服务生就上来一张大芭蕉叶子当碗,上了点手抓饭或者薄饼直接倒在芭蕉叶子上,再上一些做成糊糊状的肉类,也不给你餐具,服务生示意我这个中国人,用手抓着吃的时候,你知道我心情是多么绝望吗?

金奈的农贸市场,里面实在太脏了!

我去过不少发展中国家,我们中国也是从是从印度这个阶段过来的,但我从来没有见过比印度更脏的国家了!是真的真的好脏!脏到现在我只要一回忆在孟买和金奈的经历,内心深处就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当然,印度这个国家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贫穷,为了做出详细的数据调查,我跟个神经病一样见人就问别人工资收入,导致翻译最后都烦死我了,不用我转述了,见人就先帮我问工资,下面将我打咨询的收入整理一下:

最最底层的失地农民是没有稳定收入的,靠养鸡、鸭或者做劳工赚一点钱。

城市里的底层劳动力,女性会去做兼职家务,帮别人打扫卫生,清洗衣服,扫地拖地等等,一天去一两小时,一户收-元人民币,他们一天要跑好几户人家,月收入才能到-元人民币。

最底层的男性会去帮别人做洗车一类的工作,一辆车每天洗一次,连洗一个月只要60元人民币,他们一个月会承包多辆汽车维生(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印度底层劳动力极其廉价,供大于求)。

全职的清洁工月薪大概-元,服务员一般不到元,突突车司机月收入大概-元(有些车是租的,要给租金)。

公立学校的教师月薪元人民币起步,一般元左右,私立学校的教师0元起步,一般3-元左右。

专职UBER司机月薪大概-0元左右,铁路工人元一月。

印度大城市大多数正经普通职业是元一月(孟买、金奈差不多),码农元起步,资深码农能拿0元一月,在孟买时路过GOOGLE在印度的总部,咨询路人说他们在GOOGLE工作0元人民币起步(这个信息不一定准确)。

医院的医生0-元左右,医院0-元左右(这个数据应该略有误差)。

在特里凡得琅,我还遇到了很特殊的一群渔民,当时我们正开着车从马路经过,渔民们坐在一个破棚子下面收拾渔网,翻译说有没有兴趣了解下他们的生活,我说好,我们便停下车,向那群渔民走过去。

翻译跟他们说有个中国人想来跟他们聊聊天,渔民们笑着说要付费才可以,我从钱包里拿出卢比递给他们,渔民们才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印度渔民

这些渔民都是本地人,一直靠捕鱼为生,每次他们要开着快艇到50-60公里远的地方捕鱼,这个距离是他们的成本极限,每次出海的成本是元人民币,更远的地方烧油太多他们去不了,因为打捞过度,而且设备、技术落后只能捕捞浅海鱼,他们已经三天没有捕到鱼了,只能在这补补渔网。

好在印度政府规定在一个地方住15年这块地就是他们的,他们拿着地产证抵押给银行借钱盖房,所以还是有房子可住,这些渔民家庭,70%都有一个读过书的人,可以找份正经工作补贴家用,30%家庭全家都没念过书,只能去干点苦力挣现金。

因为渔民们太穷,政府给了他们一个特权,在指定的超市,普通人买大米是4元人民币一公斤,他们凭户口本只要0.2元人民币一公斤,所以还能活得下去。

正在卖鱼的一位阿姨

印度有大批这样的底层人民,大家的收入都这么低,生病了怎么办?

因为听说印度有一套自己的免费医疗系统,我特意赶去孟买的医院做了调研。

为了照顾国家形象,翻译特意挑了一家很不错的医院带我前往,那是英国医院,外观颇古典,医院的大门我就观察到,来这儿看病的全是面带菜色的穷人,他们三三两两坐在树荫下,或者倒在躺椅上,脸上全是愁苦之色,翻译带着我走在走廊,忍不住说:“怎么样?这医院好吧?”他期待着我开始夸奖印度的公立医疗,周围往来穿梭的人群如过江之鲫,部分人身上有淡淡的体味,我屏住呼吸顺着他的期望点头:“不错不错,确实不错。”

医院内部

我们原先预约的医生太忙没办法接受采访,翻译医院一名管理人员的大门,跟他讲有一名中国人来了解印度的医疗情况(翻译这点还是不错的),管理人员名叫CHAVAN,想了一想同意了我的采访。

CHAVAN介绍说,医院每天要接待-0名病人,其中有多人是急诊,他们是纯正的医院,印度各个邦的穷人都可以来这里治病,但因为距离原因,主要还是本邦穷人过来,他特别突出“穷人”两个字,因为这里主要是为年收0元人民币以下的家庭服务的,政府会给他们每家每户做一个类似于户口本的东西,上面写着家庭年收入,穷人可医院看病,为了防止有人作弊,那份证明每年会核查一次。

CHAVAN说,普通的急诊,他们会特别安排2-3小时诊断好,普通病人大概要2-3天才能安排治疗,孟买有完善的公立医疗系统,一共有17个医院,20个床位,多个诊所能为底层人士提供服务。

医院的CHAVAN接受采访

病人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医院费用全免,如果是复杂的手术,病人还是要自己负责材料费、药品费。

我还问了下这些穷人有没有社保,他们做为医院的医生,有没有社保,CHAVAN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说都没有。

做完采访后,为了保证数据更为准确,医院医院的医院实习的大学生,问他们同样的问题,这些人说其实普通病人看病要等半个月以上,有时候甚至几个月,不可能2-3天就轮得到的。

逮到两名实习生,他们说了真话

在后面我遇到更多印度人和中国人,问起医院看病的事情,他们都说医院效率奇低,而且医学生要学五年,成本很高,他们都希望自己熬完这五年,毕业后去医院而不是医院,因为医院的待遇要好得多。

其实从经济规律来看,无论国家是富有还是贫穷,免费的医疗系统几乎都走向了低效率、低质量,印度这套免费医疗系统,中高阶层根本都不会使用,他们有病毫不犹豫去医院,一位收入不错的印度人跟我说:

“去医院等于送死。”

这套免费医疗系统,其实只能算做是印度最底层穷人的一点低效率福利,根本无法普及到全社会。

在对印度人民的基本生存状况做了一点了解后,先做一点小总结。

从我跑过的国家来看,发现两个十分有趣的规律。

第一是全世界的物价其实差不多,都在一个范围内波动,印度普通上班族的收入大概是中国普通上班族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印度约为-元人民币,中国约为0-0元人民币,印度的生活物价分两种,一种是超市里的物价,跟中国差不多,另一种是农贸市场和贫民窟的物价,极其廉价,能花1.5元人民币买到7个西红杮(当地华人语),但印度人躲不过买房买车医院看病这些人生升级消费,这些物价跟中国是差不多的,整体房价比中国略低一点,入门级铃木小车在印度卖3万元人民币左右,进口好车比中国贵30%,对普通印度人来说完成人生升级,其成本就非常非常高昂了,可以说中国人在一二线城市买房要掏空六个钱包,印度人就得掏空六代人的钱包,其难度是中国的五到十倍。

普通印度人可以买一辆摩托车,拿着元的薪水,在贫民窟里过着完整的廉价的人生体系,但要完成阶级跨越,几乎无望,而中国人至少还是有从贫穷向中产跳越的希望。

第二是全世界的工资收入也比较统一,发展中国家普通人的工资收入在-0元人民币,发达国家普通人的工资收入在0-00元人民币,如果发展中国家平均工资低于元人民币,这个国家的人民一定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全球物价系统差不多),就算饿不死也经不起任何一场意外,全世界的工资体系中间有个奇葩叫中国,因为中国普通人的工资收入现在大概是0-0元之间,刚好处于发展中体系和发达体系的正中间,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正处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跳跃的一个过程当中,只要再往上一跳,就有可能突入到发达国家的系统当中。

当然拿中国跟印度比实在太欺负印度了,但大家要考虑到,新中国从年立国后,到现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要比印度恶劣得多,英国殖民者当年留给印度的基础设施等等都是远胜中国的,印度今天还处在这样的发展水平,其内在原因主要还是自己民族有问题。

单就挑粮食产量这一条,其实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确实是勤奋不息的优秀民族,我们只是走了小几百年的弯路,一努力马上又赶回到世界前列,我们不比世界上任何民族差,要大胆承认,我们就是世界第一流的民族,没必要再卑躬屈膝向任何民族低头。

文章还没有写完,这一万字只是介绍了印度最基本的民生,下半部分我将继续向大家介绍印度的种姓矛盾、各邦分治、贪污腐败、GST税制、莫迪的应对策略等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调查报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