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备考资料
TUhjnbcbe - 2024/12/20 19:23:00

第一章绪论

1、在心理学漫长的过去中,始终围绕着两个争论不休的基本问题:第一,心理学是什么?第二,怎样研究心理现象?实质上就是一个“定义”和“方法”的问题。年,德国心理学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选择题)另一位领袖式的人物弗洛伊德则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选择题)皮亚杰在康德的影响下,建构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心理学,揭示出认知结构的机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对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皮亚杰的理论不仅震惊了思维领域,也推动了低级认识过程(如知觉)的研究。(选择题)

2、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名词解释)

3、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名词解释)

4、发展理论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讨发展机制的理论,它的任务包括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发展过程;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解释发展的因素和机制。(名词解释)

5、很多心理学家的早期工作都是从描述开始的,最典型的人物当数格赛尔,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的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选择题)

6、认知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认知发展是社会化的前提。(选择题)

7、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一般系统论就是对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探索,从而把以前被看作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的概念变成一个可定量描述的,可实证研究的科学概念。(选择题)

8、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指导研究的作用。

9、理论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这一作用可从吉布森对知觉研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吉布森从机能主义的理论出发,指出知觉是一个主动的适应过程,其意义是有助于有机体与环境作斗争以求得生存,并使子孙后代绵延不绝。(选择题)

10、发展理论的主题(四个主题)

第一,心理的实质(名词解释)

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就是心理的实质的真实内涵。(选择题)

在机械论的观点中,整个世界好像是一台在时间和空间中运转的机器,他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反应在心理学中,其哲学来源是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和休馍的理论。这种观点认为儿童成了可以根据成人的意愿任意塑造的原料。

与机械论相反的是机体论,把人看作是一个生命系统而不是机器,这一思想起源于布莱尼茨;机械论认为儿童知识像海绵吸水一般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机体论认为,儿童能通过积极的同化建构他们的知识。(选择题)

关于个体化社会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最彻底的是以维果茨基为首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第二,量变与质变;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结构的变化。

第三,遗传与环境(或称成熟与学习)

第四,理论自身的建设

11、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论联系实际的本意在于一切科学研究要有理论的指导,科学研究要有经验的支持,理论要能够归纳事实,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

第二章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格塞尔)

1、在心理学界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两种对立观点: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所具有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物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名词解释、选择题)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所处的环境、教育、社会条件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名词解释、选择题)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选择题)

2、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基本观点(行为剖面)五大观点

第一,遗传基因决定着儿童发展的顺序,

格赛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选择题)

第二,发展的性质

格赛尔认为,儿童的生理成熟表现为通过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外一种发展水平突然转变而实现的。(选择题)发展的本质就是结构性的变化,结构性的变化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选择题)生理结构的变化按生物的规律逐步成熟,而心理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心理形态的演变,其外显的特征是行为差异。(选择题)

第三,发展的原则(简答题)

(1)发展方向的原则:由上而下,有中心像边缘,由粗大向精细。(名词解释题)

(2)相互交织的原则:具有广泛性,体现在各种活动中,通过相互交织,使相互的力量在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分别显示出各自的优势,达到互补的作用,最终把发展引向整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3)机能不对称的原则:颈强直反射是格赛尔发现的人类的一种反射(新生儿睡姿的分析,发展在出生后3个月内)。

(4)个体成熟的原则: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阶段,所谓准备是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

(5)自我调节的原则:自我调节还能加强成长天性的不平衡和波动,即当儿童突然想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一下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如果父母容许婴儿自己决定吃和睡的时间的话,婴儿会减少喂乳次数和增加白天觉醒的时间。(选择题)

第四,行为模式与个别差异

行为模式是指神经运动系统对于特定情境的特定反应。(名词解释)

智能诊断就是以正常行为模式为标准进行比较,来对被检查的儿童作出客观的鉴定。(名词解释)

年,格塞尔公布了格塞尔发展量表,它的基本理论依据就是每一个反应都标志着一个成熟阶段的一种行为模式。

格塞尔把诊断的范围确定在动作能,应物能,语言能,应人能等四个方面,很好地概括了儿童发展的重点,学术界公认这是迄今为止对儿童行为项目的最好的分析和概括。

动作能分粗动作和细动作;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名词解释、选择题)言语能可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线索;应人能是儿童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名词解释)

年龄常模就是成熟的指标,是特定年龄阶段中某一行为模式的平均水平。(名词解释)

格赛尔在研究行为模式、归纳常模、编制量表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个别差异。(选择题)

第五,育儿观念

尊重儿童的天性,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选择题)

3、对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第一,突出了成熟机制对于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为研究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格塞尔发展理论的争议,集中在年龄常模上,该常模带有太多的一致性,而发展的事实却带有太多的多样性。

4、成熟势力学说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应注意什么)(简答题)

格赛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向我们揭示出成熟机制在儿童身心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解过程中的重要性。(选择题)

第一,在成熟之前要耐心等待;

第二,利用成熟条件,及时教育;

第三,全面理解成熟理论,积极进行文化传递;

事实上,儿童的“不成熟”也被美国心理学家发掘了它的独特价值。(选择题、简答题)

(1)有适应作用

(2)有准备作用

(3)有可塑作用。

5、提前教育,过度教育的危害(简答题)

提前教育,过度教育的危害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打击着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出现了叛逆情绪,事实上,超越儿童生理成熟度的任何干预都会给儿童的正常成长发育带来近期或远期的伤害。一味倡导提前甚至是超前教育,不但严重损害了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还损害了儿童潜能的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的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缓慢,甚至造成心理压抑和情绪伤害。

第三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华生经典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

1、经典行为主义基本观点包括:什么是行为主义,如何研究人类思维,行为主义的思维,行为主义的习惯,行为主义的情绪,行为主义的人格。

2、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类似宣言的论文,举起了既反对机能主义,又反对构造主义的行为主义大旗,成为行为主义学派的领袖。

3、刺激和反应都属于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S-R成为了行为主义理论的标记,最基本的刺激-反应的联结称之为反射;当一个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一个替代刺激所引起时,就形成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那个替代刺激就是条件刺激。(选择题)

4、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

5、华生按不同的言语形式将思维分三类:

(1)习惯的思维

(2)无声的思维

(3)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

6、华生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什么(简答题)

一个人的习惯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习惯的形成,实质是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就是习惯的单位。华生认为年龄和练习的分配会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华生通过实验发现,在限定时间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选择题)

7、华生强调情绪是一种模式反应,儿童具有三种非习得性的情绪反应:惧,怒,爱;儿童所具有的三种非习得性情绪是以后再环境中发展为习得性情绪的基础,而导致情绪发展的机制便是条件反射。(选择题)

8、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体系的观点包括:行为的分类,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儿童行为的变化,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9、年美国政府授予斯金纳最高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一枚金质奖章。美国《时代》杂志称斯是美国在世的心理学家中最有影响的最引起争辩的人物,是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选择题)

10、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或应答性学习;二是操作性行为,它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发出的行为。

11、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与其他操作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的定义有3个特点:

(1)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绝不是由刺激引发的。

(2)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如动机,内驱力等。

(3)操作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12、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名词解释、简答题)

13、强化有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此外强化还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以积极强化(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负强化)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其结果都是增强反应的概率。(选择题)

14、斯金纳把人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选择题)

15、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研究工作要具体考虑四种条件的变化。(简答题、论述题)

(1)第一基线,即儿童在实验操作以前的状态(如刚入园的幼儿哭泣);

(2)第一实验期,即给予一定的刺激(老师对刚入园的幼儿表现出亲切);

(3)第二基线,即取消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以检查第一实验期的作用;

(4)第二实验期,将第一实验期给予的刺激再度施于而,从而确定第一实验期所给予的刺激作用。

16、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教学。(选择题)程序教学法是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的原理,通过教学机器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

17、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1)小步子前进原则

(2)主动参加原则

(3)及时反馈原则

18、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的模式,社会学习的研究。

19、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名词解释)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之为替代强化,而学习者通过别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

20、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就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过程,这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简答题)

(1)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过程。(选择题)

(2)保持过程

(3)运动复现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

21、观察学习的模式(简答题、论述题)

(1)行为模式(传递动作)

(2)言语模式(教师讲课)

(3)象征模式(媒体,广播,电影,小说)

(4)抽象模式(句子结构,语法)

(5)参照模式(算珠来协助计算,教材中的例题,例句)

(6)参与性模式(幼儿学习舞蹈)

(7)创造模式

(8)延迟模式(幼儿看到没有立即做,而是过段时间自己照着做)

延迟模式指的是观察榜样示范后得到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仍能再现示范行为的模式。(名词解释)

22、班杜拉对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提出以下观点:(论述题)

(1)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为;

(2)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但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情绪状态的减弱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本身,二是通过认知因素;

(3)接触或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

23、影响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的三方面因素是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和信息传播工具。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来源。(选择题)

24、对于人,行为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决定”论以及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环境的说法,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突破,也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选择题)

25、对经典行为主义的评析(简答题、论述题)

贡献:

(1)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边缘跳入科学之林;

(2)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

(3)使心理学走出学院的围墙进入广泛的实用领域;

(4)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提供有益的指导原则(论述题)

①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的,因地制宜;

②坚决反对体罚儿童;

③从小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主张;

④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

局限:首先华生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次强调客观的,实证的,可重复的经验研究,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造成研究方法单一,不利于心理学的研究;再次,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既否认遗传的重要性,又否认儿童主观状态对发展的影响,夸大教育环境的功能是片面的,不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和整个心理科学的事实。

26、对斯金纳操作性行为主义的评析

(1)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

(2)比早期的行为主义更坚定。

27、对班杜拉的评析: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指出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他的研究内容更具有社会针对性。

28、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1)创设丰富环境,形成适宜学习条件;

案例:《故事会让孩子充满自信》;老师通过发现问题找出原因,环境中缺少适宜刺激引发孩子相应的行为;教师随机调整环境,引导幼儿,可见,环境中刺激的适宜与否,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2)积极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如果行为结果受到强化,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加。

案例1:《他并非真的无所谓》

教师基于工作经验赢不能改变某幼儿行为的有效刺激,后来契机出现,教师将幼儿在意的这点作为强化物,在幼儿做出操作性行为出现后,及时予以强化,,于是幼儿的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就越来越高;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有不同,同一强化物对每个个体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应慎重选择强化物

案例2:《男男记录》写日记方式;

这个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社会性强化物,采用的是书面记录的方法;当幼儿出现适宜的行为时,就在日记里记录作为强化,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概率,在院所里最常见的基于强化的原理方法是代币法

案例3:《好孩子评比栏》

这是一个运用代币法对幼儿进行行为塑造的案例。全班每一个幼儿都是行为强化的目标,施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幼儿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及他人的行为评价;但是代币强化的目标行为不明确,首先表现好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括性的概念,其次目标行为缺乏重点教师的目的是要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此案例中缺乏对学习习惯本身的理解;再次,目标行为在施用对象上缺乏针对性,幼儿发展水平有差异

案例4:《谁能获得星星》

幼儿受兴趣的驱使主动参与活动,这是有效的及时强化,强化的结果是该幼儿继续积极参与活动,遵守规则,并持续到活动结束,,,当幼儿表现出所要强化的行为后,教师立即予以代币,并向幼儿陈述给予代币的理由,这让幼儿清楚看到代币与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该行为的出现,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评价是具体的,让幼儿清楚理解了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坚持的良好行为

(3)利用消退方法,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案例1《聪明的老人》

案例中老人综合运用了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强化和消退的原理,解决了问题,老人首先运用强化原理,通过给予报酬提高孩子吵闹出现的概率,逐渐孩子将吵闹和报酬结合起来,当习惯了这种奖励之后,老人逐渐减少了强化物,这使得孩子的吵闹行为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

案例2《消退疗法治疗儿童饮食行为障碍》

案例中孩子们都是由于被家长强迫喂食引发饮食行为障碍-条件反射性拒食,逐渐发展为厌食,这是一个习得性操作行为,研究者认为饮食行为的强化刺激是家长强迫喂食的频繁出现,于是采用消退法,劝说家长不要强迫幼儿进食,要养成自动进食的好习惯

消退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操作性行为的强化物事件,然后逐渐减少或取消强化物事件,以减少该操作行为的出现概率

(4)发挥榜样作用,促进社会学习。

案例1《好吧,妈妈等你》

案例中,幼儿观察到妈妈的行为及结果,于是幼儿学会了一个新的行为,并立刻表现出来,孩子在观察,观察发生在身边的所以行为及强化性结果,以习得新行为;妈妈最终承认错误,并保证不会再犯,这种心平气和解决冲突的做法是很好的示范

案例2《老师的眼神》

充分说明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过程,包括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强化和动机这4过程

新来老师给了作者温暖,因此老师成了他观察模仿的对象,这一过程就是注意。是学习者在环境中的定向作用;在选择吸收了榜样的行为后。就以符号的形式保存这就是保持过程;当作者进入幼儿园工作时,观察学习的过程进入运动复现阶段;作者示范的范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他老师都不同程度表现出类似行为,这些行为对作者来说都起到了强化作用,同时子啊自身工作中也逐渐建立了一套自我评价标准,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强化和动机过程

第四章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霍尼的基本焦虑理论,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说)

1、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的诞生。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分别是《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关于性欲论的三篇论文》。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包括:梦的研究,本能和力比多,人格的结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停滞与退化,儿童的焦虑,弗洛伊德的方法论。

3、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其特点就是泛性论,《梦的解析》在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4、力比多是一种力量,本能就是借这个力量以达到其目的,它是游离不定和不可摧毁的,力比多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与人格的发展是一致的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停滞和退化的两个危机,力比多的停滞也叫执着或固结。

5、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冲动。(选择题)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称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后期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死本能指的是生命具有趋向死亡的本能。(名词解释)

6、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将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其中潜意识主要被解释为被压抑的愿望和本能冲动,前意识是平时未被意识但随时可以进入意识的观念。

7、在《自我与本能》中,弗洛伊德建立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新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新的人格结构。

本我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包括人类本能的性内驱力和各种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追求快乐原则,追求最大的快乐争取最小的痛苦。力比多就围困在本我中,对于婴儿来说,本我的能量总是指向于周围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就是所谓的“伊底帕斯情结”随着儿童对这些对象的了解,进入儿童的人格形成心理活动的代表—自我的核心。

自我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选择题)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即考虑到现实作用,使个体能适应实际需要来控制活动方式。自我的心理能量来源于本我,而心理能量的消耗主要用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上。

人格结构的最后一部分叫超我,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节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超我,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8、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简答题)

(1)口唇期(0-1岁)细分为前后两期,前期0-6个月,后期为6-12个月。婴儿出生后,最大的生理需要是获得食物,维持营养,从吸吮动作中获得快乐;

(2)肛门期(1-3岁)除吸吮外,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排泄时所产生的轻松的快感,使儿童进一步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注意到生殖器官;

口唇期和肛门期又称为性欲的前生殖期。(选择题)

(3)前生殖器期(3-6岁)婴儿由三岁起,即显然无疑地有了性生活,三岁幼儿的性生活和成人的性生活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生殖器尚未成熟,以致缺乏稳定的组织倒错现象的存在整个冲动力较为薄弱。这里儿童所谓的性生活指的是儿童依恋异性父母的伊底帕斯情结;

(4)潜伏期(6-11岁)进入潜伏期,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

(5)青春期(11-13岁)安娜·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当恋母的情感涌现时,第一次体验就想溜之大吉。她指出处于青春期的儿童对家长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以及经常采用克制冲动的方法:禁欲和升华。

9、弗洛伊德学说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简答题)

第一,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

第二,心理发展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性欲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第三,儿童早期的性经验与家长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0、在心理性欲的发展过程中,停滞和退化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中,其结果是导致人格发展受到影响。

11、口唇期的儿童如果受到过度看护或曾经力极大打击或曾被剥夺权利,会产生口唇期停滞,表现为极度追求口唇的愉快,如大口吞食,吮吸手指头,咬铅笔之类的东西,或嗜烟嗜酒。

12、焦虑的分类:真实性焦虑,神经病焦虑和道德的焦虑。

13、弗洛伊德认为产生神经病焦虑的原因是由于性的节制。(选择题)

14、焦虑的来源,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倾向来自遗传。

15、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无论是真是的焦虑还是神经病倾向的焦虑,其根源都是由于力比多得不到发泄。(选择题)

16、焦虑的防御机制(简答题)

(1)压抑(眼不见心不烦的状况)

(2)反向作用(是自我为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做出的相反举动,并以夸张的方式强调对立面,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3)投射(把自己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

(4)退化(成人表现出孩子气,打架;儿童表现为吸吮手指头,尿床,撒娇)

(5)停滞(固结)(固结在特定的满足方式如吮吸)

前面提到的升华,自居其实也属于防御机制。

17、精神分析法的三个要要点:自由联想,精神分析暗示(包括梦的分析),移情。(选择题、简答题)

18、后来常用的谈话法,临床法,个案法,都是从弗洛伊德的研究中沿袭和引申出来的。

19、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反对弗洛伊德学说中生物学倾向,把文化,社会条件,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精神分析的个性理论的首位,代表人物:霍尼,弗洛姆,沙利文,埃里克森。

20、霍尼的基本焦虑理论包括:童年经验的重要性,基本焦虑和防御机制。

21、著作《女性心理学》于年重版后,霍妮被公认为首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女权主义者。(选择题)

22、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第二种更为重要的方式是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的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是开始了某种性格结构的发展。(简答题)

23、霍妮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对于一个孩子,如果环境中存在着如下不利因素,会导致焦虑产生。(简答题)

(1)别人对他实施支配以致使他难以发挥主动性;

(2)别人对他的存在漠不关心、缺乏指导和尊重;

(3)对他过度表扬或过度批评;

(4)由于父母冲突,使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造成情感创伤;

(5)过早承担过多责任或过迟承担应有责任;

(6)在同伴交往中被孤立、受委屈、遭歧视等;

(7)对环境过于排斥,令人难以适应和接受等。

24、基本焦虑是文化和神经症之间的中介,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儿童应付外界的主要手段有三种:趋众(承认自己无能,尽管也疏远自我,心存恐惧,但依然要努力赢取别人的感情,并依靠他们,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才感到安全)(名词解释),逆众(儿童坦然地承受周围的敌意,并有意或无意地决心抗争,企图成为击败对手的强者)(名词解释),离众(表现为既不归属于谁,也不想与抗争,总是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名词解释)

25、霍妮认为人际关系的困扰引起基本焦虑,而焦虑则导致防御策略的形成,这类无意识的方法可归类:盲点作用(人们,尤其是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实际行为与他的理想化形象之间的差异视而不见);分隔作用(一个人在现存的各种冲突中自我失去了整体感,便将自我分割成若干小块,一块留给自己,一块留给家庭,一块留给朋友,一块留给敌人。);合理化作用(通过推理的方式自我欺骗);过分自控;自以为是(明显的进攻倾向与超然特征结合产生出的方防卫法);捉摸不定;犬儒主义(一种拒绝承认冲突的防御机制,表现为否认和嘲弄道德标准)。(选择题)

26、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说包括:自我与同一性,同一性渐成的发展阶段。

27、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的自我疆界之一,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概念是同一性混乱,表现为儿童在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过程中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突出表现为情感障碍。

28、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中,机体的成长遵循着渐成性原则,他将同一性的渐成划分为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5岁)此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3岁)发展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游戏期3-6岁),获得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前(6-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18岁)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成人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7)成人中期(25-50)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人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美感和避免失望,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埃里克森特别特别重视第一和第五阶段。

29、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发展(论述题)

(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如急躁,拖拉等);

(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如缺乏信心);

(3)角色实验对消极同一性(如不能认识自己);

(4)成就感预期对成就瘫痪(如对成就不抱希望);

(5)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如疏远异性);

(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如盲目反上);

(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如信仰危机)。

30、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评析(简答题)

贡献:

(1)开拓了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围;(把潜意识列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弗洛伊德的一大贡献)

(2)推动了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建立;

(3)精神分析学说的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缺陷:(简答题)

(1)富有主观色彩

(2)有泛性论倾向

(3)歧视妇女,反对男女平等

31、对霍妮基本焦虑理论的评析

霍妮在对待人格发展的因素时,注重的不是先天的,生理的因素,而是家庭环境的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持乐观的态度,对治疗精神症患者的态度也是乐观的,这都是比弗洛伊德理论进步的表现,把文化因素引入女性心理学,彻底摆脱了弗洛伊德“解剖结构即命运”的信条,在争取男女平等的运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本质是仍是精神分析的,她所说的家庭环境是一种脱离经济,阶级,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真正揭示社会因素的本质含义。

32、对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说的评析(简答题)

这一学说是他本人的临床经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儿童发展理论,文化人类学,历史传记等方面的知识,整合成的人格发展理论体系

首先,同一性渐成说最核心的进步是把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过程转移到自我过程,也就是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思领域扩展到意识领域,所以同一性渐成说就是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其次他突破了弗洛伊德对发展阶段的划定,把人格发展看成是终身任务,其发展理论比其他发展阶段理论更加全面深刻,更富有乐观主义精神。

33、精神分析学说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案例分析题)

第一,重视童年经验,保护幼儿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童年经验对今后人格发展和情绪健康的重要性(游戏的重要性,关于性的问题)

案例1:《世界上最漂亮的坎肩》幼儿想念离开的爷爷;精神分析重视童年经验和体验,生动,快乐,充实的童年对人以后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充分认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在成长路上,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发展观点对于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婴幼儿期的发展价值,积极开展早期教育,让婴幼儿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成长,同时我们也要树立终身发展的理念,每一发展阶段对人格健康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第三,关心幼儿人际关系,克服基本焦虑

案例《小人国中的王子》:焦虑表现在长时间的等待和局促不安;情绪压抑对儿童身心没有任何好处,老师发现问题后用童话的方式及时干预,时机恰当,老师在幼儿情绪的控制和管理上是典范,无论是同伴交往中的信心还是交往中的移情能力,都是个体融入群体的基本能力,而这正是一名幼儿老师帮助儿童克服基本焦虑的必要途径。

第五章日内瓦学派的发生认识论

1、日内瓦学派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1)认知结构及其机能

(2)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

(3)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4)阶段论和平衡化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6)学习和发展

2、认知结构决定着人能否获得知识以及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皮亚杰把自己的发展理论叫做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具有所有生物体结构共有的机能就是组织和适应。组织指的是结构的形成和发展,适应指的是结构的同化和顺化及这两种机能间的关系。

3、人的认知,或者说人的智慧,是一种生命现象,可以把人的智慧看作是生物适应的一个特例,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所谓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是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选择题)

4、把当前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接纳到已有的整体结构中,叫智慧的同化;改变原有的结构以便接纳新的动作,经验资料或知识,叫智慧的顺化。

5、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不断建构和转换而实现的,其本质也是认知结构的建构的转换。

6、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发展的早期是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还没有获得语言之前就已经有了某种结构,如平移群的结构。(选择题)

7、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选择题)

8、儿童认为月亮在跟着他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这种拟人化(泛灵论)的现象,皮亚杰称之为“实在主义”,概而言之,实在主义使儿童徘徊在世界的观象中,而又使他们远离了世界的客观本质。

9、自我中心是一种稳定的,无意义的错觉,意味着对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解,在认识活动中将主客体混淆,而把自我的看法不自觉地强加在周围的人和事上,究其本质,自我中心是由于思维缺乏可逆性,而缺乏可逆性的机制在于同化和顺化的对抗。

10、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

11、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选择题)

12、从反射动作到智慧动作包括哪些?

第一个子阶段:新生儿的第一个月(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吮吸反射)

第二个子阶段:感知运动智力发展的第二阶段,基本习惯阶段(从1个月到4个月)皮亚杰认为循环反应是习惯形成的基础(基本习惯阶段的特征是形成第一级循环反应)

第三个子阶段:(4-10个月)第二级循环反应的协调和应用产生了实际的智慧

第四个子阶段(8-10个月),当儿童发现了达到目的的新手段时,便出现了第三极循环反应

第五个子阶段(11-12个月),支持物的行为模式;

第六个子阶段(12-18个月),标志着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下一时期(前运算阶段)的过渡;

13、感知运动智慧的守恒性特征表现为客体永久性的观念。(选择题)

14、客体永久性和位移群的形成,是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从自我中心状态的第一次解除,是第一次去中心化的重大成果。

15、动作的内化:经历了感知运动智慧的发展,儿童的动作越来越内化,逐渐产生了智力活动的内部形成式,这时儿童有了借助表象进行思维的可能,我们称之为表象性思维。

16、皮亚杰将儿童的游戏分为4类:运动水平上的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创造性游戏(智力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特有的活动。(选择题)介于象征性游戏与心理映象之间的是儿童绘画,皮亚杰认为儿童绘画是智力发展的尺度。

17、表象性思维的工具是表象,皮亚杰把前运算时期的思维称之为“半逻辑的思维”,其结果是导致不守恒,它的另一个特征是同一性概念先于守恒性概念。

18、内化的可逆的动作:运算(选择题)

1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具有的性质(简答题、论述题)

(1)阶段的获得次序是连续的,恒定的(不是指时间,而是相继的次序)

(2)阶段的整合性

(3)阶段的双重性(准备水平和完成水平)

20、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即发展的条件有四个(简答题、论述题)

(1)成熟

(2)经验

(3)社会环境的影响

(4)平衡化(是主体对外界干扰所进行的一些积极的反应的一个集合)。皮亚杰分析了3种类别的平衡:同化和顺化之间的关系主体格式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分化和整合的平衡。

前三者是发展的经典性因素,第四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21、语言的获得与认知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解除自我中心的过程。

22、对于语言在动作内化为表象和思想方面起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语言起主要作用,但并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对于语言是逻辑运算本身的来源的问题上,皮亚杰认为思维和语言是异源的,思维起源于动作,而语言产生于经验。

23、皮亚杰对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观点(简答题)

(1)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

(2)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3)早期教育应该着眼于发展儿童主动活动。

24、知识在本源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皮亚杰把动作内化和格式外化的过程称之为双向建构。(选择题)

25、对发生认识论的评析(简答题、论述题)

贡献:

(1)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质的演变

(2)丰富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体系(皮亚杰把个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以同化,顺化间的平衡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研究个体认识发生和建构的过程,从研究运算的心理学来源去解释科学知识,这正是他注意到心理学,与认识论和其他学科的主要关系的必然结果)

缺点:皮亚杰低估了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而且认为对儿童人认知发展的阶段的划分过于规则化,他否认辩证法在世界观上的意义。

26、发生认识论与学前教育(案例分析题)

第一,充分认识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皮亚杰用自我中心这一术语,指明儿童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这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道德范畴问题。)

案例1《宝宝为什么会以我为中心》:

自我需要寻求自我满足的表现,反映了年龄特点;孩子由于受我向思维的影响,自我中心表现强烈,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生后一段时间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随着长大,不断与周围的客体世界接触,先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形成以自己身体为轴心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思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自我与他人而表现出的正常行为。

案例2《会不会变老》:幼儿对客体爸爸又正确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对自己的成长也有客观的认识,但对我会不会变老这个问题表现出自我中心思维,幼儿的回答是不符合逻辑的,说明了孩子对客体认识的不确定性;

第二,重视动作发展对思维的价值

案例1《不让吃手会不会对宝宝心里造成影响》

婴幼儿吃手,是0-3岁幼儿常见行为,吃手有很多弊端;很多家长运用行为主义发展原理,试图纠正儿童吃手行为,事实上不论从动作发展还是心里发展,这一行为都是大事件(动作内化),不仅标志着孩子能够完成大脑驱动手部到达口腔这一复杂的神经系统协同运动,更说明幼儿已经开始主动探索世界

第三,学习要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

案例1《乒乓球也有弹性》

这一科学活动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弹性的物理概念超出了幼儿的认识理解范围;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是必修课

第四,正确看待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系

就个人发展来说,不是语言觉得思维,而是思维水平决定语言的发展水平。

案例1《洋洋为何总说我不会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看重语言的作用而忽视了思维的发展,甚至用语言发展发展来替代思维发展,培养出许多语言高度成人化的小大人;还有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思维可以通过语言传递的,因此不断第灌输知识,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理的,限制了思维,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过多的语言指令,恰恰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发展,我们更应该多滴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寻求答案,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眼中的客观世界和内心感受,这样,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六章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1)心理发展观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3)概念形成的过程

(4)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2、年维果茨基从批判人的心理及其发展的生物学观点出发,要求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无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心理获得的发展应该被理解为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的改造和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对心理机能的间接形式的掌握。文化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简答题)

3、70年代更有美国心理学家把维果茨基誉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选择题)

4、维果茨基-列昂夫-鲁里亚学派:简称“维列鲁学派”,又称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成为苏联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并得到了国际心理学界的承认。(选择题)

5、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学术界称之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理论。(选择题)

6、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规律制约。(选择题)

7、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等。(选择题、名词解释)

8、维果茨基的低级心理机能,之所以统称低级因为他们具有普遍的共性(简答题)

(1)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有客体引起的;

(2)就反应水平而言,他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3)就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都是直接的,非中介的;

(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是种系发展的产物。

9、高级心理机能的共性(简答题)

(1)是随意的,主动的,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概括的,抽象的;

(3)又符号或词作为中介;

(4)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

(5)从个体发展来看,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10、心理机能的起源是一切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选择题)

11、高级心理机能不能从生物学中寻找根源,只能从客观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选择题)

12、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其发生和发展的?维果茨基提出了中介理论。(简答题)

首先,维果茨基把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所具有的自然行为,另一类是人所特有的工具行为;行为的工具也分两类,一类是物质工具(从简单的器械到现代化的机器),另一类是心理工具(各种符号、记号、语词、语言等)。从人类发展史看,心理工具是随着物质工具的使用而产生和发展的,而物质工具的发展又随着心理工具的使用而得到促进。(选择题)

13、所谓中介环节,就是心理活动中运用心理工具,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4、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

(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和重新组合性增强

(4)心理活动的个别化

总之维果茨基认为,发展是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心理机能由低向高发展。心理工具是人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这些活动和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

15、维果茨基认为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实质是心理功能与意识活动的关系,这个问题的中心环节是思想与词的关系。

16、维果茨基提出了一套思维与言语关系的理论(简答)

首先,他认为思维与言语各有不同的发生根源和发展路线;

其次,内部言语过程对思维发展有着决定性的特殊意义;

(言语发展阶段划分:外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内部言语阶段;自我中心言语是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之间的中间环节。)

17、维果茨基研究表明,概念发展的道路上基本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概念思维三个时期组成。

18、复合思维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的思维体现在真正存在于这些物品间的客观联系的基础上联结成的具体物品的复合物。维果茨基将复合思维分为五个亚型。(选择题)

(1)联想型复合(例如从嘴里有什么想到巧克力,对我国有哪些名族的回答)

(2)集合型复合(维果茨基把这一阶段思维特点概括为:成分的多样性,相互补充和在收集的基础上结合三个特征。例如对门的概念)

(3)链状型复合(是儿童掌握概念的必经阶段)

(4)弥漫型复合

(5)假概念(维果茨基认为,假概念是从外部看起来像概念,而从内部看则是复合物的一种复合类型。如幼儿说这是猫,不是动物)(名词解释)

以上五种复合思维,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儿童思维复合着他们感知的事物,将感知的事物联结成一定的组合,因此就本质而言,复合思维缺乏统一联系,缺乏层次等级,具有直观性,不是真正的概念,但是复合思维将零星分散的印象结合起来奠定初步的基础,为最终过渡到概念思维做好准备。

19、概念思维时期:形成真正概念的决定性作用是词语。(选择题)

20、维果茨基为了正确解决发展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最近发展区。(儿童发展要确立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叫作最近发展区。)(名词解释)

21、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帮助儿童从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转变为“按教师的大纲学习”,通过学前教育,实现学习的转变,发展儿童的心理。(选择题)

22、最佳学习期限,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从习性学对动物行为研究引申出来的,具体是指如果教学迟于这个期限,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名词解释)

23、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评析

贡献:

(1)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维果茨基认为意识是人在活动开始之前对活动结果的映象,意识不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系统,而是以活动作为其客观表现的。

(2)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主要结论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成了儿童发展的源泉。

(3)开创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局限:

(1)过于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

(2)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

(3)过分强调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4、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维果茨基理论的核心是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步获得的,学校教学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选择题)

第一,教育就是要促进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案例1《我向换书看》: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心理机能上形成了新的心理机能,帮助儿童理解“交换”的含义;语言和语言符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儿童从周围人那里学习提供看可能性,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案例中班级出现越来越多换书纠纷,教师组织一次讨论,让每个孩子都有能够表达自己想法,听听别人观点,这一商讨的过程中就很好促进了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第二,好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案例《数立方》:最近发展区。

作为教师,应清楚了解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各类问题,案例中,孩子们在以往搭积木的经历中,积累了一定的多个立方体的空间关系,的经验,这是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教师在活动前预先判断的潜在发展水平是根据图示的造型推断立方体数量,很明显2个水平之前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通过追问和回答,在交往中,让幼儿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活动取得了成功

第三,重视内化,就是重视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交往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教育就是在于推动和促进内化。

案例《怎样让孩子有礼貌》:按照维果茨基的理论,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获得不断内化的结果,新的高级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然后在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最终默默在头脑中进行,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指导一个幼儿教师就要通过改变客观社会环境,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让幼儿逐渐认同讲礼貌等外在行为规则,将规则内化,逐渐将外部行为内化为幼儿的心理活动,最终才能取得真正的发展。

第七章生态学和习性学的发展理论

1、典型生态学的心理发展理论是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环境模型。这个环境模型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其中,最内层的系统叫微观系统,如儿童所处的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它们分别构成儿童的行为背景。家庭、学校、同伴群体这三个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微观系统之外的中间系统。这个中间系统又受到更大的外部系统的影响,外部系统包括父母的工作场所、学校委员会的决策、年长同胞的同伴网络的影响。处在环境系统最外层的文化环境属于宏观系统,宏观系统包括一系列的态度、习俗或信念。(选择题)

认为研究儿童知觉的发展,成了生态学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2、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吉布森“视觉悬崖”;集中反映在年出版的《知觉学习和发展的原理》一书,并荣获世纪心理学奖;年她出版了《阅读心理学》。

(一)知觉是人类主动的活动

知觉是一个激活了的有机体为了认识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一种主动的过程。

关于她的几项实验研究:视崖、抓握反应、回避反应(2个月的婴儿就有反应)。

(二)刺激中信息的分化

刺激是一个延伸到时间和空间之中的丰富的信息源。知觉是刺激的函数,刺激是有效信息的组合,知觉过程就是不断地从刺激中分化出有效信息的过程。(选择题)

(三)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

人的知觉是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各种偶发的事件。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吉布森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可知度”上。可知度,意思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反映的是知觉行为与环境特性之间的关系。(名词解释、选择题)

知觉对某一对象的可知度,就是学校它的意义以及了解下一步知觉行动的可能性,可知度是由环境直接提供的。视觉悬崖的实验装置,就是来自真实的世界,为了做好实验设计,吉布森与她的孩子游览了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从中受到启迪,最终设计出视觉悬崖。

(四)儿童知觉发展的趋势

吉布森从儿童知觉发展的复杂变化中,分析出三种趋势(简答题)

第一、知觉特异性增加: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知觉与刺激信息之间的一致性增加,儿童知觉越发准确。

第二、注意实现最优化:注意有赖于收集信息的行为,尤其是关于物体的可知度的信息。

第三、信息的获得更加经济有效:确定刺激外部特征;获得恒常性;形成知觉结构单元。

(五)知觉发展的机制

吉布森于年提出了知觉发展的机制:抽取、过滤和注意的外周机制。

吉布森提到的抽取,在思维心理学中指的是“抽象”这一思维过程。事实上,过滤和抽取式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典型的过滤与抽取作用的事例被称为“鸡尾酒宴会现象”或“生日宴会”现象。在这类嘈杂场合,人们能过滤掉噪音,专门收集想听到的声音。(选择题)

3、儿童的注意与知觉的变化趋势:

(1)儿童注意的信息与他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一致性越高,儿童学会更准确地确定信息与任务之间的关系;

(2)儿童的注意变得更灵活;

(3)儿童的知觉准备状态更明显;

(4)儿童的注意更加经济、有效。

4、习性学家已经在很多课题上涉足发展心理学的领域:

(1)联结:印刻与依恋,都是联结的反映。(选择题)

(2)婴儿与母亲短期分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长期效应。

(3)关键期:个体在一生中某些特定的时期对特定的刺激比较敏感,这时的学习效果比更早或更晚都要更明显。(名词解释)最典型的现象是鸟类的印刻反射和人类儿童的语言学习。

(4)利他行为:按照习性学观点,当一个个体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的适应时,就是利他行为。(名词解释)

(5)社会智力

(6)控制-服从行为

5、关键期:由著名习性学家洛伦兹于年提出,印刻现象的关键期,是不可逆的,只发生在关键期。比关键期更符合发展事实的概念:敏感期,指的是个体在某一特定发展阶段中对某一刺激特别敏感或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期。

6、习性学依恋理论—鲍尔毕

鲍尔毕的理论体系:

(1)依恋行为:依恋是亲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名词解释)婴儿可以建立多重依恋,第一依恋对象往往是母亲。婴儿与依恋对象保持关联的行为系统包括姿势调整、注视,依偎等.

(2)依恋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无分化阶段:0-3个月:对周围人物、事件的探索活动,包括倾听、追视和吸吮。在识别各种刺激的过程中,表现出感情技能,如视觉、听觉。

第二阶段,低分化阶段:3-6个月,继续探索环境,识别一些熟悉的人与不熟悉人之间的差别,对母亲更加敏感。

第三阶段,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岁半,获得运动技能,具有恒定的反馈倾向,可以引导婴儿与成人进行双向的交流。本阶段中最主要的是运动技能,它尤为适合于依恋系统;儿童的期望对依恋行为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

第四阶段,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之后,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了,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

(3)依恋的生物功能:依恋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使儿童与成人之间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距离,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4)依恋的行为系统(简答)

鲍尔毕从控制-系统理论中借用相关思想方法,鲍尔毕在大量研究上,把婴幼儿的行为分为四个系统:包括:

一,依恋行为系统:保证或协调婴幼儿获得并保持同依恋对象的亲近行为,包括两个子系统:固定-反应行为系统、目标-矫正行为系统。

二,警觉-恐惧行为系统:导致儿童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潜在危险的事物时产生回避反应,同样具有适应价值和保护作用。

三,探究行为系统:当依恋行为终止时,儿童内在的兴趣就激励他指向一定的新异对象,并试图接触、摆弄它,离开依恋对象探索新环境。

四,交往行为系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接触依恋对象之外的人。

外显得行为表现方式有2种:婴儿在面对一个愉快而不熟悉的人,会表现出接近-后退-再接近的几轮重复,属于选择性行为;如婴儿变形出忸怩行为,属于联合性行为

(5)依恋与分离,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经历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儿童极力阻止分离,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接近。(选择题)

失望阶段:当与母亲亲近的愿望无法满足,开始失望,减少反抗行为和强度

超脱阶段:儿童依恋行为被抑制,但依恋联结并没消失,在内部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选择题)

(6)影响依恋的因素

①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

②母亲的照看方式

③照看环境。

入托,请保姆,委托亲友照看,导致照看人和照看形式的多样化,这种所谓的多样化也就意味着“母性分离”。(选择题)

发现成人和婴儿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是依恋理论对习性学解释的一个重要贡献。

7、习性学的发展观

习性学在解释发展时,强调解释行为的起因和行为的功能,就行为的起因而言,可分为即时起因(直接出现在行为之前的事件,如婴儿看到人脸而微笑,由于饥饿而啼哭),个体发生的起因,种系发生的起因。行为的功能可分为即时功能和生存功能:即时功能是行为的直接功能,生存价值则表现父母的到来和照料使他免受威胁和得到满足。(选择题)

8、对生态学、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

(1)对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评析(吉布森知觉学习理论的特点)

重视知觉的生态环境;强调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简答题)

(2)对习性学的发展理论的评析(论述题)

①为认识社会文化层次的适应和比较提供全程的新视角;

②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行为的方法推动了发展心理学方法论的进步;

③习性学理论的局限性:所作的描述多于所能作的解释;在研究内容上强调对行为的观察,但许多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直表现在行为上。

9、生态学、习性学的心理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生态学、习性学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1)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发挥知觉主动性(吉布森)

案例1《圈养和散养》:

从思维和动作方面,社会品质等观察到幼儿的表现;人的感觉系统有视听嗅味触,前庭平衡,本体等七大系统,感觉统合是在感觉-运动当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解决的方法便是给予儿童充分的机会,促进孩子感觉统合健康发展。利用各种活动来锻炼,另外儿童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能力也必须重视,儿童具有情绪参照能力,她可以通过依恋的人的情绪来认知,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十分有帮助。

案例2《吵架为什么还要结婚》

儿童靠知觉,感受,来解读大人的情绪和关系。吉布森的理论强调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布置,圆圆通过调节,质询不断了解爸爸妈妈关系,圆圆所做的事情改变了爸妈,使他们得到反省吗,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作用是说双向互动的,习性学理论强调依恋对儿童的作用,彼此依靠,彼此影响。

(2)利用依恋理论,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3岁前是儿童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

案例1《幼儿园开学第一天》:

幼儿园陌生的环境给幼儿造成了压力,幼儿面对压力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可以看出儿童在面对压力的时表现不一样,反映出了气质的差异,幼儿的亲子依恋特点使他们有了不同表现;托马斯将婴儿的气质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慢活动型,教师可根据孩子的气质类型给予不同的应对方法。

案例2《不吭声的琦琦》

儿童和教师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习性学理论强调老师对儿童的情感的尊重,儿童对教师的影响,当儿童没有形成新的依恋时就会产生焦虑。

案例3《妈妈陪陪我》:

在家庭里所建立的亲子依恋,使得孩子在入园时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鲍尔毕认为分离焦虑会引起儿童的愤怒,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多陪陪孩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