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受邀会诊,是一位病史9年的肾衰患者,肌酐。
这位患者9年前发现尿蛋白2+,没有重视。过了一年出现水肿,医院就诊,给予百令胶囊、肾炎康复片治疗,之后7年时间,尿蛋白一直波动在2+~3+,间断性水肿。7年间没有进一步治疗,药物停过五六次。
去年发现血压、血肌酐升高,才开始重视,但随后10个月的时间,肌酐涨了个单位,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
这个病史实在让我失望:从发现异常、确诊,到初始治疗、复查,再到7年间的用药和近几个月的处理,全都不符合指南和共识。犯错很常见,但几乎每一步都走错,也是比较少见的。
最主要的一点——百令、肾炎康独立治疗慢性肾脏病,没有任何一部指南有这样的建议。
为何会出现这种越治越差的情况?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主要还是基层、农业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专科医生稀缺。
我们老家的人生病,医院。这位病人也是,医院,没有「肾内科」,尿蛋白、血肌酐高了,都在「内科」就诊。
内科平时都看什么病呢?
主要是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其次是糖尿病、消化道疾病、一些急性病,也包括肿瘤;肾病在最后一个梯队,少得可怜。
少是多少呢?
医院的内科,各疾病患者的数量。《医院统计》医院内科的疾病构成分析,前10名是:
《医药前沿》也发布过一项疾病分析,前10名是:
第十名的占比,已经低到2-3%了,还没有出现肾病。
那么肾病占多少?
中国肾脏疾病数据网络发布的报告显示,-年的住院患者中,原发性肾病占比波动在0.66%—0.75%之间。
也就是说,到医院就诊的每个人里,平均只有大约0.7位肾友。
也就是看个病人,才轮上1个肾病患者。
医院的内科大夫,每天都有大比例的高血压患者、呼吸道患者、心血管患者、消化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着你看病,跑完门诊跑病房,做完临床的事还想要升职称,还没忙完看看时间要下班了,你还会花精力去深入研究那低于1%的肾病吗?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
于是给予肾病患者两种中成药,虽然有效性证据欠缺,但可以保证安全性,非常顺理成章。
所以我多次说过:肾病要找专业的肾科医生,不要找全科医生。人家需要照顾到海量的常见病患者,照顾不到少数的肾病。
疑难的肾病患者,很宝贵
医院,医院,都有“肾病患者不足焦虑症”。
原医院(全国医院)肾内科主任章友康教授,多年来定期来我院参与会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省内排名第一、医院的多位肾病专家:郑法雷教授、刘亚娴教授、黄建萍教授等等,也定期来我院参加会诊。他们为什么远道而来?是不够忙吗?
他们很忙。但我们发出邀请后,专家们还是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欣然而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我们这里有很多疑难肾病患者。
疑难肾病患者,是提升临床水平的关键。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