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面瘫?
一:什么叫面瘫?
面瘫又叫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就是面部肌肉瘫痪。它是由支配面部肌肉的面神经中风而引起的。
二:面瘫有哪些表现?
1.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
2.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
3.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
三:面瘫有哪些分类?
1.双侧一重一轻型面肌瘫痪;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及Bell现象。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
2.单侧型面瘫;单侧型面瘫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双侧一重一轻型相似。中医称之为口歪眼斜,俗称吊线风、瞄准风(就像木工吊线,士兵瞄准一样)。
3.双侧型面瘫;即双侧同等程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则面无表情,不会笑,双眼不能闭严,口唇不能闭严,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不清。中医称之为全面瘫,俗称植物瘫、傻瘫。
面瘫的表现
可见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多为单侧,双侧者甚少。发病与季节无关,通常急性起病,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可于数小进内达到高峰。有的患者病前1-3天患侧外耳道耳后乳突区疼痛,常于清晨洗漱时发现或被他人发现口角歪斜。检查可见同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因眼轮匝肌瘫痪,眼裂增大,作闭眼动作时,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而眼球则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下眼睑外翻,泪液不易流入鼻泪管而溢出眼外。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被牵向健侧。不能作噘嘴和吹口哨动作,鼓腮进病侧口角漏气,进食及嗽口时汤水从病侧口角漏出。由于颊肌瘫痪,食物常滞留于齿颊之间。
若病变波及鼓索神经,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蹬骨肌支以上部位受累时,因蹬骨肌瘫痪,同时还可出现同侧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除面瘫、味觉障碍和听觉过敏外,还有同侧唾液、泪腺分泌障碍,耳内及耳后疼痛,外耳道及耳廓部位带状疱疹,称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
关于病因
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
面神经炎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这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骨性管道的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这可能是面神经炎发病的内在因素。面神经炎发病的外在原因尚未明了。有人根据其早期病理变化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及轴空有不同程度的变性,推测可能:因面部受冷风吹袭,面神经的营养微血管痉挛,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致。也有的认为与病*感染有关,但一直未分离出病*。近年来也有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msay-HuntSyndrome)则系带状疱疹病*感染,使膝状神经节及面神经发生炎症所致
关于预防保健
注意预防,保持精神愉快,保证适当的睡眠和休息。夜间避免受冷风侵袭。一旦患病要注意防护,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常用热水洗脸,并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科室简介
医院神经康复中心III病区隶属于医院神经康复中心,湖北医药学院康复医学系本、专科临床实习基地;十堰市医院、十堰市残联肢残协会共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培训基地,十堰市脑卒中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科室下辖神经康复住院病区、神经康复功能室、临床神经调制中心,与十堰市肢体残疾协会共建“十堰市医院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其中神经康复住院病区有标准病床40张,每年接受来自省内外住院病人超过人,主要收治对象为: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截瘫(脊髓损伤、脊髓炎等)、偏瘫(脑卒中、脑外伤等)、高级脑功能障碍(言语、认知等障碍)、排尿排便障碍(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肠道、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及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为主要研究方向。
科室拥有肌电图、诱发电位、电诊断、尿动力检查等设备,为整个院区提供临床电生理及尿动力检查。对脊髓损伤、中风、颅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等造成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的康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在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非侵入性神经康复调控技术治疗偏瘫、截瘫的肢体功能恢复、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障碍(尿失禁、非梗阻型尿潴留、排尿疼痛等)、肢体痉挛等方面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十堰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是我病区与十堰市肢体残疾协会共建,主要负责十堰市本地区及周边地市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就业能力培训及社会生活能力的适应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