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神经综述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
TUhjnbcbe - 2020/12/21 3:44:00
NO医案middot http://www.piantoutongazl.com/pttyy/8604.html
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截肢以后,不仅生活受到影响,给自己带来痛苦不说,给家人也增添了不少负担,更要紧的是生命的长度也就此大大缩短了。9月11日下午,医院东院区内分泌消化科健康小屋继续开讲,内分泌消化科赖亚彬医生现场分享《别不知“足”——糖尿病足》课程,课上赖医生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例,多方向的向前来听课的糖友及其家属们进行了讲解。下面一起回顾一下吧~一、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俗称“烂脚”,是糖尿病常见且十分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最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指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许多国家非外伤截肢的首位原因。二、糖尿病足的病因1.神经病变出现异常感觉,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出现感觉减退或丧失,如对割伤、烧伤、磨破、水疱等毫无感觉。2.血管病变如果出现周围大动脉闭塞会引起间歇性跛行。如果出现周围小动脉闭塞多引起缺血性足溃疡,会加重感觉减退基础上的足病变。3.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感染是加重糖尿病足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因素。三、哪些情况容易出现糖尿病足?既往有足溃疡史、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缺血性血管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畸形、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鞋袜不合适、个人因素等。四、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1.出现皮肤瘙痒,干而无汗,肢端凉、浮肿或干枯,皮肤颜色暗及色素斑,毳毛脱落等糖尿病足的症状。2.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这是糖尿病足的症状之一。3.糖尿病足的症状还有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脚踩棉絮感。鸭步行走,间歇性跛行,休息痛。4.足部形状的改变: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夏科关节。骨质破坏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等。5.肢端皮肤干裂或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这些也都是糖尿病足的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有以上情况之一,建议及时就诊、尽早治疗。五、糖尿病足该如何预防和护理?1.严格控制血糖;2.医院检查;3.去除和纠正危险因素,戒掉香烟;4.学会正确洗脚,保护足部皮肤;5.选择合适的鞋袜;6.正确及时地处理足部常见问题。虽然"久病成良医",但毕竟还是"业余水平",自己处置或是拖延不治,往往会酿成大祸,所以糖友脚如果出现了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帮你来处理吧。健康咨询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21 3:44:00

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relatedfamilialamyloidpolyneuropathies,TTR-FAP)是一种由于TTR基因突变,导致转甲状腺素蛋白型淀粉样物质在组织中异常沉积而致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由肢体远端向近端进展的神经功能障碍,可累及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并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如淀粉样心肌和(或)肾脏病变。该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国外报道20岁左右起病者常见,也有少数老年起病,通常起病后7-12年内死亡。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患病率不详,不同地区之间患病率差异大。葡萄牙、瑞典及日本为本病高发地区,其患病率在1/-1/,非高发地区如美国、法国等患病率小于1/,中国患病率目前尚无报道。我们分析了中国TTR-FAP患者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常用治疗方案及临床试验结果,并总结了治疗选择流程与随访流程,以期为中国TTR-FAP患者的治疗及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一、中国TTR-FAP患者特点

目前国内尚无TTR-FAP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患病率不详。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所用关键词为“transthyretin”和“Chinese”)、万方数据库(关键词“淀粉”、“家族”),我们复习了自年至今报道的51例中国TTRFAP确诊家系(42个)和散发病例(9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如下:早发型患者较多(38/51),首发症状可为四肢对称性麻木和(或)乏力(17/38)、体位性低血压(6/38)、腹泻与便秘交替(6/38)和视物模糊(5/38),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平均为5.6年;晚发型患者相对较少,首发症状多为下肢对称性麻木和(或)乏力(7/13),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平均为7.3年,提示早发型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早发型和晚发型患者均可合并心、肾功能障碍,恶病质,视物模糊,脑神经、甲状腺功能损害等症状。而且,中国TTR-FAP患者中热点突变Val30Met(即V30M)的比例(5/51)远低于葡萄牙等该病的高发地区(90%以上),且5例(3个家系及2例散发)均为晚发型,其中1家系出现遗传早现现象。

二、TTR-FAP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方案(图1)

位于18q12.1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基因突变导致了TTR-FAP。该基因约7kb,含有4个外显子,编码产物聚合形成TTR蛋白四聚体。TTR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也有少量为脑室脉络膜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其功能是结合并转运血浆中的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视*醇)。目前HGMD(HumanGeneMutationDatabase)数据库已报道个突变,97%以上为错义、无义突变。突变型TTR(mutant-TTR,MT-TTR)不稳定,容易裂解成单体,单体错误聚合形成可溶性低聚物进而形成不溶的淀粉样纤维。单体及低聚物具有细胞*性作用,淀粉样纤维可对组织产生直接压迫而致病。

(一)减少MT-TTR生成的治疗方案

1.肝移植:肝移植为最早开始使用的治疗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目前仍是TTR-FAP的一线治疗方案。肝移植通过用正常肝脏替代产生MT-TTR的肝脏,减少MT-TTR的生成。根据FAP国际肝移植机构(FamilialAmyloidoticPolyneuropathyWorldTransplantRegistry,FAPWTR)的统计信息:肝移植后,V30M患者10年生存率为73%,非V30M患者10年生存率为52%,预后相关因素包括:(1)修正的体重指数(mBMI):为体重指数乘以血浆白蛋白浓度,反映患者实际营养状况,每增加,病死率比预期病死率降低89.1%,mBMI<kg/m2是预后的危险因素,mBMI≥kg/m2的非V30M患者10年生存率较高;(2)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晚发型的病死率是早发型的2.6倍;(3)病程:肝移植前的病程每增加1年,移植后病死率增加10.9%,早发型患者的移植后病死率较晚发型患者增加得更明显,建议尽早行肝移植;(4)突变类型:非V30M突变患者的病死率是V30M患者的1.6倍;(5)性别:晚发型患者中,女性预后较好。基于法国FAP及其他罕见周围神经病参考中心(FrenchReferenceCenterforFAPandOtherRarePeripheralNeuropathies,NNERF)随访的例肝移植术后TTR-FAP患者的临床信息,Algalarrondo等提出了多神经功能缺损(PND)评分≥III、直立性低血压、纽约心功能分级>I级、心电图QRS波群时限≥ms、室间隔增厚这几项预后危险因素,并创建了肝移植后5年病死率在线计算网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经综述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