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transthyretinrelatedfamilialamyloidpolyneuropathies,TTR-FAP)是一种由于TTR基因突变,导致转甲状腺素蛋白型淀粉样物质在组织中异常沉积而致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由肢体远端向近端进展的神经功能障碍,可累及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并可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如淀粉样心肌和(或)肾脏病变。该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国外报道20岁左右起病者常见,也有少数老年起病,通常起病后7-12年内死亡。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患病率不详,不同地区之间患病率差异大。葡萄牙、瑞典及日本为本病高发地区,其患病率在1/-1/,非高发地区如美国、法国等患病率小于1/,中国患病率目前尚无报道。我们分析了中国TTR-FAP患者的特点,介绍了国际上常用治疗方案及临床试验结果,并总结了治疗选择流程与随访流程,以期为中国TTR-FAP患者的治疗及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一、中国TTR-FAP患者特点目前国内尚无TTR-FAP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患病率不详。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所用关键词为“transthyretin”和“Chinese”)、万方数据库(关键词“淀粉”、“家族”),我们复习了自年至今报道的51例中国TTRFAP确诊家系(42个)和散发病例(9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如下:早发型患者较多(38/51),首发症状可为四肢对称性麻木和(或)乏力(17/38)、体位性低血压(6/38)、腹泻与便秘交替(6/38)和视物模糊(5/38),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平均为5.6年;晚发型患者相对较少,首发症状多为下肢对称性麻木和(或)乏力(7/13),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平均为7.3年,提示早发型患者病情进展速度较快。早发型和晚发型患者均可合并心、肾功能障碍,恶病质,视物模糊,脑神经、甲状腺功能损害等症状。而且,中国TTR-FAP患者中热点突变Val30Met(即V30M)的比例(5/51)远低于葡萄牙等该病的高发地区(90%以上),且5例(3个家系及2例散发)均为晚发型,其中1家系出现遗传早现现象。
二、TTR-FAP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方案(图1)位于18q12.1的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基因突变导致了TTR-FAP。该基因约7kb,含有4个外显子,编码产物聚合形成TTR蛋白四聚体。TTR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也有少量为脑室脉络膜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其功能是结合并转运血浆中的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视*醇)。目前HGMD(HumanGeneMutationDatabase)数据库已报道个突变,97%以上为错义、无义突变。突变型TTR(mutant-TTR,MT-TTR)不稳定,容易裂解成单体,单体错误聚合形成可溶性低聚物进而形成不溶的淀粉样纤维。单体及低聚物具有细胞*性作用,淀粉样纤维可对组织产生直接压迫而致病。
(一)减少MT-TTR生成的治疗方案
1.肝移植:肝移植为最早开始使用的治疗方案,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目前仍是TTR-FAP的一线治疗方案。肝移植通过用正常肝脏替代产生MT-TTR的肝脏,减少MT-TTR的生成。根据FAP国际肝移植机构(FamilialAmyloidoticPolyneuropathyWorldTransplantRegistry,FAPWTR)的统计信息:肝移植后,V30M患者10年生存率为73%,非V30M患者10年生存率为52%,预后相关因素包括:(1)修正的体重指数(mBMI):为体重指数乘以血浆白蛋白浓度,反映患者实际营养状况,每增加,病死率比预期病死率降低89.1%,mBMI<kg/m2是预后的危险因素,mBMI≥kg/m2的非V30M患者10年生存率较高;(2)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晚发型的病死率是早发型的2.6倍;(3)病程:肝移植前的病程每增加1年,移植后病死率增加10.9%,早发型患者的移植后病死率较晚发型患者增加得更明显,建议尽早行肝移植;(4)突变类型:非V30M突变患者的病死率是V30M患者的1.6倍;(5)性别:晚发型患者中,女性预后较好。基于法国FAP及其他罕见周围神经病参考中心(FrenchReferenceCenterforFAPandOtherRarePeripheralNeuropathies,NNERF)随访的例肝移植术后TTR-FAP患者的临床信息,Algalarrondo等提出了多神经功能缺损(PND)评分≥III、直立性低血压、纽约心功能分级>I级、心电图QRS波群时限≥ms、室间隔增厚这几项预后危险因素,并创建了肝移植后5年病死率在线计算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