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叉神经
TUhjnbcbe - 2021/1/1 17:35: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吗 http://m.39.net/pf/a_4651571.html

科普专业知识,传递专业技术

郑大解剖学

脑神经是什么?

脑神经概述

支配来自大脑、脑干的神经,称为脑神经。脑神经沿着脑脊髓纵轴,由上而下,成对地往外延伸。脑神经共12对,分别从颅底穿过脑膜层,再从各个孔缝穿出颅骨,如动眼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神经纤维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除了有施万细胞构成的神经膜和髓鞘外,还有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的神经内膜,其内含有纤维样基质和成纤维细胞。

许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其外由较为细密的一层结缔组织包绕,称为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一般含有15~20层细胞,是代谢活跃的弥散屏障。粗细不等的神经束集中构成神经,其外包绕一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外膜。

神经纤维

脑神经功能

脑神经具有一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和特殊感觉,以及运动功能。

功能

神经纤维类型

分布

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皮肤、眼角膜等

头、颈、胸等

视器等

味蕾、嗅器等

运动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眼外肌和舌肌

属于交感神经

咀嚼肌、面肌等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的纤维性:

一般躯体感觉(传入)纤维、特殊内脏运动(传出)纤维。

三叉神经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脑桥→约50根细丝(大部分是感觉根,小部分是运动根)→岩部尖端→穿过硬脑膜→三叉神经(V1→眶上裂;V2→圆孔;V3+运动纤维→卵圆孔)。

一般躯体感觉(传入)纤维

三叉神经的传导通路

眼神经(V1)

V1发出返支进入小脑幕和大脑镰(幕支)、泪腺神经、额神经和鼻睫神经,它们通过眶上裂进入眼眶。泪腺神经支配泪腺、结膜和上眼睑的外侧面。

额神经分出滑车上神经,支配内眦;还分出眶上神经,穿过眶上切迹支配结膜、上眼睑、前额皮肤和额窦。最后,鼻睫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内眦皮肤、鼻翼及鼻尖、鼻窦黏膜(筛前神经)及蝶窦黏膜和筛窦(筛后神经)。

上颌神经(V2)

在进入圆孔之前,V2分出脑膜支;它支配颅中窝的硬脑膜和脑膜中动脉。其他的分支支配颧部和颞部(颧神经)及颊(眶下神经)的皮肤。眶下神经通过眶下裂进入眼眶,然后再穿过眶下管;支配颊及上颌牙(上牙槽神经)。

下颌神经(V3)

V3从卵圆孔穿出的远端分出脑膜支(棘孔神经),它又通过棘孔重新进入颅腔支配硬脑膜、部分蝶窦和乳突。

它的远端分支包括耳颞神经(支配颞下颌关节、耳前颞部皮肤、外耳道、鼓膜、腮腺和外耳的前部)、舌神经(支配扁桃体、口腔底部黏膜、下方门牙的牙龈和舌前2/3黏膜)、下牙槽神经(支配下颌牙齿及外侧牙龈)、颏神经(支配下唇、下颌的皮肤和门牙的牙龈),以及颊神经(支配颊黏膜)下颌角由C2支配(耳大神经)。

功能:传导来自于面部和头皮前部及头顶、眼球、结膜、鼻腔与口腔、鼻旁窦黏膜、舌与牙齿、鼓膜外侧面一部分,颅前窝与颅中窝的脑膜的一般躯体感觉振动觉;精细触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传出)纤维

三叉神经的运动纤维起自脑桥中部的三叉神经运动核(下运动神经元),位于感觉主核的腹内侧,近第四脑室底部,其纤维加入下颌支,支配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及翼内肌等三叉神经运动核接受两侧中央前回下部来的皮质脑干束(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

功能:支配咀嚼肌群,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三叉神经损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核下性损害:

(1)三叉神经分支:早期常为刺激性症状(三叉神经痛),其后出现各分支的破坏征象。

1)眼神经:表现为鼻背和睑裂以上皮肤感觉缺失,眉弓和角膜反射消失,可并有角膜炎甚至溃疡。

2)上颌神经:主要是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感觉缺失,喷嚏反射消失。

3)下颌神经:呈现口裂以下皮肤感觉缺失,下颌反射消失。运动障碍是受累肌肉瘫痪、萎缩所致,临床突出表现咬合力弱(咀嚼肌)、张口时下颌歪向患侧(翼内外肌),尚有不太显著的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的张力较低(口底触诊)、鼓膜张肌力弱的听力减退或听感过敏现象、腭帆张肌(紧张作用降低)的软腭偏向健侧。

(2)三叉神经根及神经节:由粗大感觉根和较细运动根组成的神经根,邻近脑桥小脑角,其损害出现感觉及运动的破坏症状或刺激症状。

神经节紧贴位于颞骨岩尖前面的三叉神经压迹,受损的主要特征是神经分布区的全部或部分呈现非阵发性、不可缓解、难忍的疼痛,病期长的可有感觉减退或缺失,常伴发带状疱疹三叉神经周围(根、节、各分支)部分易受多种病变侵犯,较多位于脑底或颅底。

常见的有:①压迫或浸润性病变:多为肿瘤,如鼻咽癌颅底转移,脑桥小脑角及颅中窝的神经纤维瘤、脑膜瘤、胆脂瘤、动脉瘤等;②炎症性病变:各种原因的脑膜炎、岩骨尖炎、半月节炎(常为带状疱疹病*感染)。

2.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核为神经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核群。位于脑桥中段被盖外侧部的运动核,受损时主要是咀嚼肌瘫痪。

自中脑至颈髓的感觉核,损害的临床表现随部位而异,有明确的定位意义,中脑核是本体感觉障碍,基本见于咀嚼肌、牙齿、硬腭,尚有认为面肌、眼肌、舌肌等也有关;脑桥核(感觉主核)呈现面部(主要是有意识的)触觉减退或缺失。

脊束核有痛、温觉及部分触觉障碍,其区域由于脊束核的排列与面部上下区域相反,损害如在尾端,则此类感觉障碍可限于眼支的分布区域,损害稍高一些,可在眼支及上颌支的区域,损害更向头端,则扩展至下颌支即整个三支的感觉发生障碍。

脊束核与面部感觉的解剖分布关系如“洋葱头样”,即口唇周围的感觉传至脊束核的最上端,口唇以后的面部感觉则以同心圆的方式分层自上而下地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相联系,即核型皮肤分布特点,受损时呈现同心圆式或“葱皮”样感觉障碍。

3.核上损害

核上联系主要是传导面部痛、温、触觉的三叉丘系,一侧受损引起对侧面部感觉(痛、温觉为主)障碍,可同时有累及其他结构的征象。三叉神经运动核受两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一侧病变无临床表现,只有双侧损害时,则有两侧咀嚼瘫痪(核上瘫),下颌反射亢进,并可出现角膜下颌反射。

此外,三叉神经感觉核(脑桥核、脊束核)发出纤维与面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疑核、迷走神经背核、舌下神经核和上、下泌涎核等联系,形成某些脑干反射弧(角膜、鼻、咽、流泪、泌涎、眼心等反射),一旦损害可能出现相应的反射改变。

三叉神经功能调节

(一)眼神经功能调节

1.眶上神经

治疗者用示指轻轻地按压眶上切迹或孔处的软组织,寻找是否有异常敏感的压痛点,两边要比较。若有病变,可用拇指与示指轻轻地夹着眶上切迹处的皮肤,将夹住的表皮与皮下组织在双指之间加以揉捏或用针刺等治疗。

2.滑车上神经与滑车下神经

将手指滑入眶区内侧周缘,寻找是否有明显的痛点,若有,可用手法或针刺等治疗。

3.上眼睑

上眼睑处由多条神经(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和泪腺神经等)支配,用示指与拇指将上眼睑轻轻夹起加以揉捏。若出现敏感感觉,加以手法或针刺治疗。

4.枕下区

眼神经与枕神经有丰富的神经吻合,因此眼神经功能有障碍时,需要检查枕神经,常见的检查部位在枕骨隆凸向下3cm,再旁开1cm,若有病变,需要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5.适用于:

偏头痛、鼻炎、面神经麻痹、打鼾、鼻泪通透性障碍。

(二)上颌神经功能调节

1.眶下神经

治疗师将手指轻轻地按在眼眶下缘(眶下孔),再将手指下的软组织推往脚侧,对较为敏感的部位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2.颧神经

治疗师首先定位颧孔,然后进行触诊检查,若有明显压痛,则需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3.下眼睑

治疗师轻轻地用拇指与示指将下眼睑加以揉捏,若有条索或明显疼痛,则需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4.鼻腭神经

治疗师将示指按在患者2个门齿骨的交界处,约在侧切牙后方1cm,寻找较为疼痛敏感的部位,若有,则需按压治疗,直至不敏感。

5.腭神经

患者仰卧位,治疗者手指沿着内侧牙龈往后走,直到靠在臼齿的内侧面为止。若腭神经张力增加,治疗者可在此处找到较为敏感的区域,按压直至不敏感。

6.适用于:

牙龈与牙齿过敏、面神经麻痹、鼻窦炎(上颌窦)、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下颌神经功能调节

耳颞神经

1.颞区

治疗师将手指滑到颞区的皮下组织,寻找敏感点,若有,需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2.耳前

治疗师首先在耳前定位搏动的颞浅动脉,紧贴该血管后方即为耳颞神经,在此触诊检查,若有明显压痛,需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3.外耳道

外耳道中有耳颞神经、颈神经耳支和迷走神经支配,用棉签在外耳道中各个方向进行按压,若有明显压痛,需进行按压治疗,直至压痛消失。

颏神经

首选定位口角下方的颏孔,在此进行触诊检查,若有明显压痛,需手法或针刺治疗。

运动神经

下颌神经的运动支支配咀嚼肌群(即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及鼓膜张肌、腭帆张肌、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其中体表可以定位到的肌肉有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首先对这些肌肉进行触诊检查,若有神经功能的障碍,可出现明显压痛,需进行手法或针刺治疗。

适用于:

牙龈过敏、面神经麻痹、鼻窦炎。

脑神经反射疗法系列课程

本次系列课程共26讲

原价,拼团价99元,

支持永久复听

咨询(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