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就能知道这种痛是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三叉神经是啥?
顾名思义,三叉神经可以分成三支。大家可以用拇指和小指勾住耳朵,竖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指尖向前并撑开,大概就是三叉神经三个分支的支配方向。从上到下分别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一对颅神经,是一对混合神经,既有管理感觉的纤维,也有管理咀嚼肌运动(张口+咀嚼)的成分。
而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头面部的感觉信息(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浅感觉,和位置觉、振动觉等深感觉),往回传入脑中,再经一系列中继站,最后由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感知。所以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的神经纤维,如果出现“损害性”病变,那么就会觉得面部感觉减退,打脸都不疼。
但是临床上,其实更常见的三叉神经病变是“刺激性”或“冲动性”病变。那么,就算不怎么刺激头面部,仍然会向大脑传达痛觉信息,不打脸都疼。
痛起来有多要命?
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引起三叉神经痛的原理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变,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神经变性、炎症浸润、机械压迫等。由于神经纤维病变,使得信号传导出错,轻轻地刺激(甚至有时候没意识到刺激)就能引起强烈的痛觉。
因为其分叉分布范围很广,一般来说,局部刺激的病灶并不会很广泛。所以,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常常局限于单侧三叉神经的1到个分支的分布区,以上颌、下颌多见;也可表现为从一支开始痛,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
三叉神经痛多见于成年和老年人,40岁以上的患者占70%~80%,且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多见于冬春季节,说明可能与气温低、面部血管收缩导致三叉神经相对缺氧有关。另外,饮食不规律、摄入B族维生素过少,易使神经缺营养,与三叉神经变性有关。
最最敏感的部位是口角、鼻翼、颊部或舌,这些特别敏感的部位叫做触发点或扳机点,轻触扳机点,也会诱发剧烈疼痛,比如刷牙、洗脸、吹风、吃饭等动作之后。
疼痛非常可怕,但是你以为就只是这样吗?想得太简单了。
由于扳机点容易诱发剧痛,所以患者常常会因为恐惧疼痛而不敢触碰到扳机点,甚至不敢刷牙、洗脸、吃饭、说话,所以口腔、颜面卫生特别差,面色憔悴,情绪低落,还会因进食少而营养不良。
与牙痛的区别:
与牙痛不一样,三叉神经痛的症状特点是突发突止,往往持续数秒钟或1~分钟,发作过后的间歇期又完全正常,直到下一次碰触到扳机点又发作。如此反复,可反复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
随着病程迁延,发作次数越来越多,发作时间越来越长,间歇期缩短,最后变成持续性发作,想想都可怕,很少会有自愈的。
容易让人混淆的是,牙痛也表现为上颌或下颌剧烈疼痛,痛起来也要人命。
牙痛是口腔科疾病,多有牙髓炎、牙龈炎、龋齿等;而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科疾病,是神经病变所致。
早期常常有人讲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为牙痛而拔掉“病牙”,其实是南辕北辙。
牙痛一般呈持续性钝痛,可因冷热食物刺激而加剧,应注意鉴别。
三叉神经痛如何治疗?
这么令人痛苦的疾病该怎么治疗呢?
首选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是首选。此外,还有苯妥英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同时辅助使用大剂量维生素B1,可缓解疼痛。
如服药无效或药物副作用明显,则可试行无水乙醇或甘油封闭三叉神经,破坏感觉细胞,达到止痛效果。但是,这样就会让面部注射区的感觉消失。
还可以用射频针在X线监视或CT引导下刺入神经节,选择性破坏传导痛温感觉的纤维,疗效达90%以上。
针刀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约有30%~50%的病人颜面有一个或多个“扳机点”。位于眉毛、鼻唇,上下唇等处,而以口角上下唇为常见。书籍上很少谈到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颈椎病或神经的病变是此病的主要原因,颈椎病变一方面致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另一方面椎动脉直接受压致血管变窄均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良,从而使脊髓供血不佳致三叉神经营养缺失,肌肉功能失调,继之出现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却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产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束紧张并出现疼痛区。因此针刀切割扳机点等部位,能有效的起到松弛紧张肌肉;扩张血管,冲淡积存的代谢物质;阻断疼痛的传导,从而缓解或消除三叉神经痛。
小针刀剥离颈椎及扳机点为主的治疗方法,其针刀部位均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或附近,针刀部位,实质上就是用针端上的微型刀施实三叉神经周围支的剥离松解术,从而能有效阻断疼痛的传导。方法简单但效果优于药物、封闭和外科手术治疗。(参考借鉴学习)
总而言之,请记住三叉神经痛是很少能自愈的疾病,也不是普通止痛药能搞定的。如果有典型性发作,诸如突发突止、有扳机点、发作部位、疼痛性质尖锐,就要及时就医!
液针刀骨伤学习平台中国最大在线学针刀,正骨资料库
伴您走向名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