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患者人数与日俱增,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严重负担和影响。传统意义上,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认知损害为主的疾病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痴呆),另一类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疾病谱(以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为代表各种类型运动障碍)。然而实际上,很多运动障碍疾病都可以出现认知损害,例如帕金森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痴呆等。反之,认知障碍疾病出现运动障碍亦不罕见,例如路易体痴呆的锥体外系症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失用症等。
运动障碍疾病和认知障碍疾病二者界限有时不甚清楚:比如“一年原则”曾被用于区别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体痴呆的界限,而目前国际上更倾向将二者统一归类于“路易体病”。皮质基底节变性是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亚型,而痴呆也是皮质基底节变性的常见症状,包括执行功能、视空间和记忆功能等多领域认知损害。因此,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筛查在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中地位同等重要,不应有所偏废。近年来国际上“运动性认知(motorcognition)”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可以作为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之间关系研究的桥梁,应该受到重视。
一、什么是运动性认知运动性认知概念是由法国学者JacquesPaillard首先提出,并由美国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RogerSperry通过感知-行为关联研究得以深化。可定义为认知过程参与了运动过程相关的思想、计划、意图、组织、感知、理解、学习和模仿,它涉及了认知和行为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并强调了心理活动在躯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它的基本单位是行为,即为了满足特定的运动目标,或者是对躯体和社会环境中有意义事件产生反应行为。运动性认知可划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单纯以躯体姿势作为参考,较高层次则综合躯体姿势及环境等诸多因素。主要过程包括行为预备、行为想象、辨识工具、观察学习、理解他人行为和行为执行等环节。近年来,这一概念受到了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众多研究领域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