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旦确诊
脑干出血
医生和患者都会心生恐惧呢?
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脑干
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构??
整理白涛
审核孙扬
来源西医院康复医学科
1
脑干的外形
脑干(brainstem)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其中延髓和脑桥的腹侧邻接颅后窝前部的斜坡,背面和小脑相邻。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围成的腔隙为第四脑室,其向下续于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向上接中脑的中脑导水管。
2
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比脊髓内构要复杂得多,但也由灰、白质构成,所不同的是脑干灰质不像脊髓是连续的细胞柱,而是机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聚集成团组成的机能柱,断续于白质之中。
脑干内部结构的特点
1.灰白质配布没有脊髓有规则
2.灰质柱断裂成一个一个的核团
3.网状结构发达
3
脑神经核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脑神经的纤维成分分化的相当精细复杂,其含有7种不同性质的纤维,脑干内也随之出现与其相应的7种脑神经核团。
1.躯体运动性核(柱):支配舌肌、眼球外肌
2.一般内脏运动性核(柱):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3.特殊内脏运动性核(柱):支配由鳃弓演化的骨骼肌,如咀肌、面肌、咽喉肌等
4.一般内脏感觉性核(柱):接受心血管和内脏器官的感觉纤维
5.特殊内脏感觉性核(柱):接受味觉纤维
6.一般躯体感觉性核(柱):接受头面部皮肤、口、鼻腔粘膜、角膜等的感觉纤维
7.特殊躯体感觉性核(柱):接受内耳听觉和平衡觉的纤维
1
一般躯体运动核:共4对,自上而下依次为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相当于脊髓前角运动核。它们发出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支配由肌节衍化的眼外肌和舌肌的随意运动。
2
特殊内脏运动核:共4对,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核的腹外侧,网状结构内。自上而下依次为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神经核和副神经核。它们发出纤维支配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3
一般内脏运动核:又称副交感核,共4对,分别为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相当于脊髓骶副交感核。它们发出纤维管理头颈胸腹部平滑肌和心肌的收缩以及腺体的分泌。
4
一般内脏感觉核:即孤束核下部,相当于脊髓的中间内侧核。接受来自内脏器官、心血管系的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5
特殊内脏感觉核:即孤束核头端,接受来自味蕾的味觉传入纤维。
6
一般躯体感觉核:1对,即三叉神经感觉核,位于内脏感觉核的腹外侧,纵贯脑干的全长。根据位置分为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以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相当于脊髓后角Ⅰ~Ⅵ层细胞,并与之相连续。它们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和口、鼻黏膜的一般躯体感觉冲动。
7
特殊躯体感觉核:分别位于前庭区深面的前庭神经核和蜗腹侧核以及听结节深面的蜗背侧核。接受来自内耳的平衡觉和听觉纤维。
4
非脑神经核
上丘核:参与应答视觉和听觉刺激对眼的位置的反射;
下丘核:参与听觉反射活动;
红核:参与调节屈肌的张力和协调运动;
黑质:参与调节纹状体的功能活动;
脑桥核:作为大脑、小脑皮质之间的纤维联系的中继站;
上橄榄核:参与声音的空间定位;
蓝斑核:与睡眠和觉醒有关;
薄束核与楔束核:参与向脑的高级部位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的中继核团;
下橄榄核:可能是大脑皮质、红核等与小脑之间纤维联系的重要中继站,参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
5
脑干的白质
脑干中的白质主要由长的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和出入小脑的纤维组成。
长的上行纤维束:主要有内侧丘系、脊髓丘系、外侧丘系、三叉丘系和内侧纵束等。
长的下行纤维束:主要有锥体束及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
出入小脑的纤维主要有脊髓小脑前、后束,小脑中脚和上脚。
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折向上行为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体、肢体本体感觉和精细感觉
来自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内上行构成脊髓丘系的主要成份,传递对侧躯干、肢体的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
3
由起于双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的纤维所组成外侧丘系,其主要传导双侧的听觉冲动。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组成三叉丘系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锥体束主要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亦有部分纤维起自额、顶叶其他皮质区。锥体束包括两部分: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
未完
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