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1.5绿丝带·空中课堂(56)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FM91.5《老朋友俱乐部》医院联合推出《绿丝带·心灵课堂》栏目,每周五8:15—9:00与您在电波中相约。
《绿丝带·心灵课堂》特别医院名誉副院长、首席专家杜义敏讲述:躯体忧虑障碍
人类的疾病有两种,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人们对躯体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的很多,也都积极就诊及治疗,但对心理疾病的知识了解的甚少,一提到心理疾病都很避讳,对看心理科顾虑重重,其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国外发病率在30%左右,河北省年流行病调查在15%左右,我国的发病率低于国外统计数字原因有二,一是人们对心理疾病有偏见,认为患了心理疾病是件丢人的事,不愿承认自己及家人患有此类疾病,二是对此类疾病不认识,不知道是心理疾病,不知道去心理科就诊及治疗,他们认识的“心理疾病”只是心理科科里极少数严重的病例,一般指得是精神分裂症和类似的精神障碍,只占到心理疾病的1%左右,在国外看心理科医生大部分是“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睡眠障碍、人格障碍、发育障碍、学习障碍、进食障碍、酒精和药物依赖等。由于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匮乏,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病情的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到家庭及社会的和谐。所以我们要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纠正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如果大家对心理疾病的认识象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那样了解和认可。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下面我就从躯体忧虑障碍这个疾病谈起,给大家普及一下心理疾病知识。。某女,50岁,已婚,大学文化、干部,主因怕冷、心悸、胸闷、腹胀3年就诊,平素性格内向,工作认真,3年前因家庭琐事与家人发生冲突,生气,此后渐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上腹饱涨感,乏力、周身不适,有游走不定的全身烧灼感,腰疼、四肢疼痛、胸闷、心悸,怕冷,夏天穿棉衣,怕风,不让家人开风扇及空调,医院的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妇科、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等就诊,进行多次血、尿、便和心电图、钡餐、胃镜、B超、胸部及腰部X线拍片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服用多种药物对症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治愈,经常感到身体多处不适,患者常为疾病不能康复而紧张不安,并常抱怨医生“服务态度不好,医疗水平太差”,抱怨家里人“不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近两年无法进行工作。某男,45岁,已婚,某企业担任领导职务,因“臀部、腰背部,右侧腹股沟疼痛3年”就诊,患者病前个性内向,不善交际,心事多,办事认真,3年前行“阑尾炎”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但患者感到右侧腹股沟部位疼痛一直存在,并放射到右侧臀部,腰背部及下肢,患者担心是手术的并发症,多次到普外科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2次行腰骶椎核磁检查未见异常,疼痛严重时服用止痛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在劳累、生气,失眠情况下加重,一年前,左侧臀部及下肢也出现疼痛,有时为放射性,有时则成跳动性、有时呈游走性。近3年患者夜间睡眠差,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入睡困难,常服用安定帮助入睡,医院的普外科、骨科、疼痛科、中医科就诊,均未见好转,无法工作,整日在家唉声叹气,普外科医生建议其到心理科就诊,患者对医生大喊大叫,不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半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家人勉强带来心理科就诊。这两位患者到底患的什么病呢?如何治疗?在心理科的门诊中有这样一类患者群体,身体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感,反医院的各个科室,做各种医学检查,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查来查去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于是就走上了频繁换医生、换科室、换药物、换医院之路,我们业界称之为“逛医院”。其实,这些患者患上了躯体忧虑障碍,是一类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各科医生对于此病总有“相逢不相识”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医院识别率还不足10%,其中接受正规治疗的也仅占20%,往往是在辗转多年之后,抱着怀疑的心态到精神科就诊。躯体忧虑障碍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变化多端的躯体不适感,常见的有胃肠道不适、异常的皮肤感觉、心血管系统不适,呼吸系统不适,这些表现,虽然经过反复就医和医学检查均未发现能解释其不适的异常结果,或者即使患者患有某种躯体疾病,但其不适感不能用其所患躯体疾病解释,患者常常拒绝多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解释的忠告与保证。多数患者经历至少2年甚至多年的反复就诊检查、服药治疗,疗效均不理想,所以对患者的工作、人际交往、家庭行为等各方面带来严重、持久的不良影响。躯体忧虑障碍常见临床症状(1)疼痛:这是一组经常存在的症状。部位常很广泛,如头部、颈部、腹部、背部、关节、四肢、胸部、直肠等各种性质的疼痛,不固定于某一处,可发生于月经期、排尿时。(2)胃肠道症状:如嗳气、反酸、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某些食物引起特别不适。胃肠道检查有时仅见浅表性胃炎或肠道激惹综合征,与患者严重的躯体症状不符,难以解释患者经常存在的严重症状。(3)呼吸循环系统的躯体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非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因性咳嗽,非心脏性胸疼,过度换气综合症等(4)泌尿生殖系症状:如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频、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功能障碍可见性冷淡、勃起和射精障碍、经期紊乱、经血过多,异常的或大量的阴道分泌物等。(5)假性神经症状:常见的有: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或无力、吞咽困难或咽部梗阻感、失音、尿潴留、触觉或痛觉缺失、复视、失明、失聪、抽搐、异样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等转换症状。但神经系统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证据或阳性体征。(6)衰弱症状:常见的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过度疲劳,头痛、头晕,慢性疲劳(7)异常的皮肤感觉,比如烧灼、麻木、刺痛、怕冷、怕热等,躯体忧虑障碍患者的共同临床特点(1)患者所述症状复杂、多样、但未能找到明确的器质性依据:症状复杂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但未发现任何恰当的躯体疾病来解释。(2)反复检查和治疗、疗效不好,医患关系不佳,长期的非正规治疗,导致效果不佳,易出现对医生不信任,影响医患关系(3)获得的诊断名称含糊、多样、强化患者的疾病感(4)患者病前常有应激相关问题,病后的应激又加重了疾病感躯体忧虑障碍,患病均与社会应激引起的不快情绪密切相关,但患者往往强调躯体症状,否认或者认识不到背后的心理因素。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在患者配合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性治疗首先是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解释、指导和沟通,帮助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增强治疗的信心;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疑病观念给予认知矫正;正念认知治疗帮助调整其面对症状的态度,继续工作、学习和顺其自然的生活。其次是适当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特点、躯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主要以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需要达到药物足剂量、足疗程才会起到效果。常用的药物包括SSRI类抗抑郁药、SNRI类抗抑郁药,也可合并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帮助调节对症状有偏执倾向、难以治疗的状况。第三就是辅以其它治疗,比如按摩治疗、经颅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躯体忧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病,容易波动反复,且容易与躯体疾病混淆。朋友,你的心病是由身体某个部位“说出来”的,你却反复折腾自己,弄得自己总是对诊断结果疑虑重重、疑神疑*,因此,除外躯体疾病后,及时就诊于精神科,可以有效减少无效的诊疗行为,减少病痛的折磨。预防保健1、培养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培养个人爱好,合理安排生活,并加强锻炼,利用空闲时间多跑步、打羽毛球、打太极等。运动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分泌兴奋性的递质,缓解躯体的疲劳感,并产生愉悦感,还能强身健体,从而有效缓解个体的焦虑情绪,保持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相统一。2、重视压力调试,保持良好心态。3、运用庞大的社会支持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家属、同事、组织上的关照、支持,解决好可能引起焦虑的现实问题。4、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5、如症状持续,自我调整不能缓解,及时就医,获得心理医生的帮助。杜义敏主任医师,名誉副院长,精神科首席专家,杜义敏名医工作室领衔人,河北省优秀精神科医师,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老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精神疾病联络会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省心理卫生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石家庄市精神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市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家庄市突出贡献专家,市拔尖人才,石家庄市“德艺双馨”好医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研课题10余项,获奖4项。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儿童及老年精神障碍等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联系-出诊时间:周一、三全图文:杜义敏
本期编辑:郝学娜
往
期
精
彩
我院召开第八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绿丝带志愿者帮助赵县一名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获“春暖解锁”医疗救助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