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叉神经疼痛在我们身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三叉神经疼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系统外科疾病,多在40岁以后发病。三叉神经疼痛病情十分的顽固,每次发作都使得患者痛不欲生。三叉神经疼痛多发于女性吗?为什么呢? 医院面神经专科专家为各位做权威解答:
发生三叉神经疼痛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三叉神经疼痛发生在患者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生活中能导致患者发作的原因有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剧烈疼痛的发生,三叉神经疼痛多在40岁以后发病,三叉神经疼痛多发于女性吗?
三叉神经疼痛真的多发于女性吗?医院三叉神经疼痛专家介绍: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是三叉神经疼痛的多发人群。三叉神经疼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反复性的阵发性剧痛,在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三叉神经疼痛偏“疼”老人不是没有依据的。
三叉神经疼痛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因解析: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学者研究证实,三叉神经根部受到一根或多根异常小血管压迫,是引起三叉神经疼痛的重要原因。这些异常血管可能从出生或十几岁时就已压迫着三叉神经,但在青年时期却不发病,而到中老年时才开始发病。其原因一是因为血管长期压迫磨损三叉神经;二是血管的硬化。在青年时期血管无硬化,弹性良好,压在三叉神经上无任何感觉,但一根硬化的血管就像石块一样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就会产生三叉神经分布区的面部剧痛。
为什么三叉神经疼痛青睐于女性呢?
三叉神经疼痛发病患者以女性居多,这和女性的生理结构有着必然联系。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一般都到了更年期,这个时期的女性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情绪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三叉神经疼痛。
对女性而言,三叉神经疼痛往往容易发生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如果女性身处这些特定的年龄段,且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通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自拔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断与治疗,对于绝大多数三叉神经疼痛而言,及时充分地治疗完全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图标“...”可
1、发送给朋友
2、分享到朋友圈
3、查看公众(官方)帐号:
文章来源:Medicine编译:方胜医院疼痛科
一个多波段的肌点描记器或者电位诱发器将被用于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专业人士于术前1天和术后2天在神经电生理室实施双侧TSEP。在安插双侧针状电极(直径0.3mm,长25mm,两电极之间相隔1mm)前患者躺在治疗床上于5%的利多卡因胶浆涂擦在眶下孔相应的皮肤上。这对电极为刺激电极。探测记录电极放置在头顶并参考C7棘突的位置。每次的刺激强度为感觉阈的3-4倍。记录仪器为5-3kHZ的带通滤波器,刺激频率为2HZ,刺激时间为0.2ms。潜伏期和W2、W3点对点的振幅将被记录。
此次研究包括25名女性和15名男性患者,所有手术和随访都进展顺利。术前由于3名患者TSEP的尺寸不合适被排除。高血压患者在刺激发生时可能会出现面部抽搐。患者平均年龄为62±12.46岁;病程为0.5-20年不等,平均4.88±4.26。本研究,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I–III级)分别为%和92.5%。III、IV级的面部麻木率为70%和40%,GRT术后即刻、2天和1年的麻木缓解率(见表1)。
通过测试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改变来反映神经节射频热凝术(GRT)前后神经节热凝损伤的程度,同时通过1年随访评估其长期临床效应。将年10月到年10月期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V2支)的患者纳入。这些患者都行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并且进行1年期随访。在行GRT术前1天和术后2天行双侧TSEP监测,同时记录潜伏期和W2、W3点对点的振幅。术后1年的疼痛缓解(Ⅰ-Ⅲ级)率分别为%、92.5%。GRT术后即刻、2天和1年的Ⅲ级和Ⅳ级的面部麻木发生率分别为70%、40%和1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GRT术后1年无痛无麻木的W2和W3的潜伏期分别为1.74±0.24和3.84±0.66ms。术前患侧潜伏期为1.71±0.39ms,健测为3.63±0.85ms。W2和W3的振幅分别为1.13±0.50uv,1.99±1.09uv;术前患侧和健测得振幅分别为1.24±0.40,1.89±0.81uv。术前双侧W2和W3之间的潜伏期和振幅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TN患侧W2和W3的潜伏期延迟并且振幅减小(P<0.)。对比术后TN患侧和健测得W2和W3的潜伏期和振幅,显示W2和W3的潜伏期延迟(W2:P=0.02;W3:P=0.01),并且W2的振幅减小(P=0.),但W3的振幅无统计学差异(P=0.22)。W2与W3平均延迟的潜伏期和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22±24(14–30)%、23±32(12–34)%。GRT能够使TSEP的潜伏期延迟和振幅减小(如图1和图2)。W2和W3的潜伏期和振幅对于热凝术后的神经毁损程度的监测被认为是可信的并能提供一个安全的参考值对比术后TN患侧和健测的W2和W3的潜伏期和振幅表明W2和W3的潜伏期延迟(W2:P=0.02;W3:P=0.01)和W2的振幅减小(P=0.),但是W3的振幅无统计学差异(P=0.22)(见表2和表3)。
研究结论认为体表诱发电位W2和W3的潜伏期和振幅对于监测热凝造成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能提供一个可信和安全的参考值。但次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论证,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增加样本量来统计疼痛复发和治愈、面部麻木和非麻木患者TSEP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一个标准的参考值范围。
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请发邮件至painc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