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特性
颈椎,指颈椎骨,位于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位于脊柱颈段,共7块,围绕在颈髓及其脊膜的四周。由椎间盘和韧带相连,形成向前凸的生理弯曲。颈椎的特点是椎体较小,呈椭圆形,横突上有横突孔,椎动脉和椎静脉由此孔通过,棘突短而分杈;上下关节突的关节近似水平位,使颈部能灵活运动。相邻椎骨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颈椎共七块,观察椎孔和横突孔,其中在第7颈椎处椎孔和横突孔最小。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当椎骨后面有较大的骨刺时,可压迫脊髓,使双下肢行走不稳,重者有排尿、排便困难。若是骨刺长在椎骨侧面,可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症状。颈椎肌肉
颈椎周围肌肉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颈前部肌群和颈后部肌群。颈椎周围肌肉构成颈椎动力平衡系统。损伤的早期可出现渗出、出血、肌纤维断裂,5-羟色胺等致痛物质释放,刺激肌肉疼痛受体,并刺激肌肉本身发生阵发性收缩(痉挛),产生相应骨骼位移。损伤后常引起肌肉组织肿胀、僵硬,产生压力也足以刺激疼痛受体。损伤引起的出血或瘀血可能吸收不完全,时间长了形成粘连或疤痕,这样把细小神经埋在里面,同时也限制了关节活动,若局部活动增加就会刺激这些神经引起颈项疼痛,颈部僵硬。(松解受损组织的粘连是关键)颈椎神经
颈部存在许多神经,其中大多数神经从脊椎中穿过,受脊椎保护,如果颈椎出现问题,可能压迫到神经,进而导致神经所控制的肌肉、组织失控。颈神经位于颈部,共有8对。第1~7对颈神经在相应颈椎椎弓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第8对颈神经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颈神经的后支较相应的前支较粗大,为感觉性转入纤维,前支为运动纤维。经椎骨横突之间向后穿行。颈神经的分布,按照脊髓节段,呈节段性分布。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神经,第5~8颈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神经。分别控制对应肌肉、组织。颈丛神经分布于胸锁乳突肌、膈肌、胸膜及枕部、耳廓、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臂丛神经分布于上臂的肌肉和皮肤;后支分布于枕、项、背部的肌肉和皮肤。颈部交感神经
颈交感神经颈交感神经干位于颈血管鞘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椎前筋膜的深侧。其中:①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神经,并随颈神经分支分布至头颈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②分支直接至邻近的动脉,形成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伴随动脉的分支至头颈部的腺体(泪腺、唾液腺、口腔和鼻腔粘膜内腺体、甲状腺等)、竖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③发出的咽支,直接进入咽壁,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的咽支共同组成咽丛。④3对颈交感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中和心下神经,下行进入胸腔,加入心丛。颈椎血管
颈椎中最主要的动脉为颈总动脉,从右侧发自无名动脉,左侧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两侧总动脉均经过胸锁关节后方,沿气管和喉外侧上升,至平对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负责脑部供血,若压迫颈椎,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导致晕沉,呼吸困难等各种症状。脊髓
脊髓是位于椎管内的一条呈前后稍扁的圆柱体,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从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分别负责对应区位的运动。毫不夸张的讲,脊髓控制了人体绝大部分的躯体运动。脊髓就像是一条河流,从身体的颈椎一直经过胸椎,腰椎,骶椎。而脊椎处于这条河的上游。如果颈部出现问题(压迫脊髓),那么下游的脊髓神经可能失去作用,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七个颈椎神经段
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1-寰椎
寰椎即第一颈椎,因为像个“环”一样,所以叫huan椎,直接与枕骨相连,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其后(内)面中部有关节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关节;前面中部有前结节,是两侧颈长肌的附着处。后弓较长,其后方有一结节而无棘突;此后结节突向上、后方,是两侧头小直肌的附着处。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2-枢椎
枢椎即第二颈椎。它和一般的颈椎相似,但椎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称为齿突,此齿突可视为寰椎的椎体。齿突根部的后方,有寰横韧带,但此韧带较细小;齿突前面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构成寰齿关节。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寰椎下关节凹和枢椎上关节突构成了寰枢关节。与颈椎相关的头晕
——指向的就是寰枢关节。
3~6-典型颈椎
第3—6颈椎为我们常规的典型颈椎。特点:椎体小,左右径宽于前后径。前面和后面均平坦,等深;前者稍低于后者,且其下缘向下延伸,与下一椎体前上部交叠。上面侧向凹陷,有边缘向一侧突出。下面从前向后凹,从一端凸向另一端,有侧向浅凹与下一椎体承接。椎弓根斜向后,上下缘间中途附于椎体,因此上一椎骨之椎切迹与下一椎体等深,但更为狭窄。椎弓板自上而下变窄薄;椎孔大,呈三角形。棘突短而分叉,分支通常长短不一。
上6个颈椎之横突孔提供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之通道。每个突起分前后部,两部借一骨块连接,该骨块上方有一深沟以为脊神经之通道。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肢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7-隆椎
隆椎即第七颈椎。除了它伸向后方的棘突很长外,其余的结构和普通颈椎一样。由于其棘突很长,末端不分叉而呈结节状,隆突于皮下,而被称为隆椎,它随着颈部的转动而转动,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我们在低头时看到和摸到颈部最高突起的部位,就是第七颈椎,这是第七颈椎的生理特点。我们常说的清热要穴“大椎”就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
如发生压迫,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失常、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神经控制部位及脏器神经被压迫或受累之后果C1头、脸、眼、耳、鼻、咽喉、舌下腺、颌下腺、交感神经高血压、头痛、偏头痛、神经痛、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倦怠、眼冒金星、眼花、视力下降、面瘫、发烧。C2头、眼、耳、鼻、喉、声带、舌、舌下腺、颌下腺眼疾、斜视、近视、眼花、耳聋、鼻窦炎、失声、谵语、烦躁、头昏、胸闷、排尿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扁桃腺炎、腮腺炎。C3咽、肩、心脏、肺、横膈、交感神经慢性咽喉炎、肩酸痛或僵、神经炎、神经痛、湿疹、痘疹、粉刺、高血压、咳嗽、呼吸困难、视物不清、胸闷、牙痛、甲亢、窦性心动过速C4头部肌肉、臂、咽、甲状腺、气管、食管、横膈膜、血管运动神经头部肌肉痛、肩酸痛、臂无力、咽喉肿痛、粘膜炎、鼻塞、牙痛、弱视、失聪、三叉神经痛、呃逆、心动过缓。C5咽、喉、甲状腺、心脏、气管、食管、横膈膜、肘咽喉炎、扁桃体炎、喉痛、音哑、气管炎、哮喘、口臭、食道不通、火气大、肘痛。C6颈部肌肉、肩、食管、气管、肺、心脏、甲状腺颈部僵硬、五十肩、肩痛、上臂痛、手指麻木、低血压、心动过缓、扁桃体炎、气管炎、百日咳、甲状腺炎(癌)。C7甲状腺、食管、气管、肺、心脏、肱肌伤风、甲状腺炎、阑尾炎、喉梗塞、吞咽困难、贫血、低血压、心房纤颤、肩部僵硬指痛、肱肌酸痛。C8眼、气管、支气管、肺、心脏指尖气管炎、食道不畅、口吃、斜颈、上肢肌肉酸痛、尺骨、无名指痛小指痛、灰指甲颈部神经解剖解读
颈神经后支
除第1颈神经外,其他颈神经后支均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所有颈神经后支都支配肌肉,而分布至皮肤的仅第2~5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第1颈神经后支,又称枕下神经,一般较前支粗大。经寰椎后弓上方和椎动脉下方向后进入枕下三角。分布于该区的肌肉(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和头半棘肌)。此外,第1颈神经还发出一细支穿头下斜肌或经该肌表面,与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联合。枕下神经一般属运动性,但偶尔发出皮支与枕动脉伴行,分布至枕部的皮肤。
第2颈神经后支是脊神经后支中最大的一支,也比相应的前支粗大得多。该支在寰椎后弓和枢椎板之间后行,于头下斜肌下方穿出,并发出肌支支配该肌。与第1颈神经后支交通后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
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在头下斜肌和头半棘肌之间上升,穿头半棘肌及斜方肌腱,与第3颈神经后内侧支发出的细支联合后,在枕区与枕动脉伴行,其分支与枕小神经相联合后分布至颅顶部的皮肤及头半棘肌,有时也发出分支到耳廓后上部的皮肤。
当枕大神经穿经颈部伸肌附着处发生病变时,或者当1、2颈椎椎间关节炎累及第2颈神经后内侧支时,常引起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和感觉异常的综合征,称枕大神经痛。也会发生枕大神经卡压。
第3颈神经后支较该神经的前支小,由脊神经发出后,绕第3颈椎的关节突向后,穿横突间肌内侧,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行于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之间,穿夹肌和斜方肌后终止于皮肤。当其在斜方肌深面时,发出一支穿斜方肌,终于枕下区的皮肤,该支被称为第3枕神经。
第3枕神经行走在枕大神经的内侧并与其有交通支相连。有时后内侧支可与第2颈神经后内侧支及枕下神经连接,在头半棘肌下方,形成颈后神经丛。外侧支为肌支,常与第2颈神经后外侧支相连。
第4至第8颈神经后支,它们均绕相应的椎间关节向后,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第4、5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行于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之间,至棘突附近穿夹肌和斜方肌,终于皮肤,有时第5对颈神经后内侧支不到达皮肤。第6、7、8颈神经的后内侧支较小,不到达皮肤,分布于颈半棘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和棘突间肌。它们的后外侧支均为肌支,分布于颈髂肋肌、头最长肌和颈最长肌。
颈神经前支
除第1颈神经前支外,其余颈神经前支都在颈横突前间肌与横突后间肌之间穿出。上4对颈神经前支组成颈丛,下4对颈神经前支与第l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每一条颈神经前支至少从交感干神经节接受一条灰交通支,上4对颈神经前支从颈上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第5、第6颈神经前支从颈中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第7、第8颈神经前支从颈胸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
颈丛由颈1~4神经前支构成。位于上4个颈椎的外侧,肩胛提肌和中斜角肌的前方,胸锁乳突肌和颈内静脉的深面。除第1颈神经前支外,其余3条颈神经前支都分成升、降两支,相互联合、交织成袢,再由袢发出分支分布至颈部的肌肉、膈及头、颈、胸部的部分皮肤。
第1颈神经前支在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椎动脉的下方外行。与后支分开后,先在椎动脉内侧绕寰椎侧块的外侧向前,继而在寰椎横突前方下降。与第2颈神经前支的升支在颈内静脉的后方互相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一个袢。
第2颈神经前支在寰椎和枢椎椎弓之间穿出,绕枢椎的上关节突,经以上两椎骨横突之间,在第1横突后间肌的前面,由椎动脉的后方至其外侧,行于头长肌和肩胛提肌之间。升支与第1颈神经前支联合成袢;降支与第3颈神经前支的升支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二个袢。
第3颈神经的前支在椎动脉的后方经头长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穿出。在此发出升支与第2颈神经降支联合形成袢,降支与第4颈神经升支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三个袢。
第4颈神经前支经椎动脉后方,行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其升支与第3颈神经的降支联合成棒,降支与第5颈神经联合。
颈丛
颈丛的分支分为深、浅两组,浅支穿颈筋膜分布于皮肤,而深支则多分布至肌肉。
浅支组:
各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神经点)穿出,散开行向各方,其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耳大神经:为颈丛最大的分支,起自第2、3颈神经前支,从颈丛发出后,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上方斜越胸锁乳突肌表面,穿深筋膜,在颈阔肌和颈外静脉深面,向下颌角的方向上行至腮腺处,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经腮腺表面,分布于腮腺表面及覆盖咬肌下部的面部皮肤,并与腮腺内的面神经分支相联系。后支分布于乳突表面、耳廓背面(上部除外)、耳甲及耳垂的皮肤。后支还与枕小神经、迷走神经的耳支和面神经的耳后支相交通。
枕小神经(参考第1张图):纤维来自第2颈神经前支和第3颈神经前支,或来自两者之间形成的颈丛第二袢。从颈丛发出后钩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至头部附近穿出深筋膜,越胸锁乳突肌止点的后部,在耳廓的后方上行到头的侧面。分布至耳廓后上部、耳廓内面上1/3、乳突部及枕部外侧区的皮肤,并与耳大神经、枕大神经和面神经的耳后支相联系
颈横神经:又名颈前皮神经,由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钩绕该肌,沿其表面横行向内,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处穿深筋膜浅出,在颈阔肌深面与面神经颈支构成小的神经丛。另一部分分支穿颈阔肌分布到颈前上部的皮肤。降支穿颈阔肌行向前外,分布于颈前外侧区的皮肤,下达胸骨。
锁骨上神经:以一条总干起于第3、4颈神经前支,在起始部常与斜方肌的肌支联合,在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前又分开,从该肌后缘穿出后在颈深筋膜浅层和颈阔肌深面下行,在锁骨附近浅出。分成锁骨上内侧神经、锁骨上中间神经和锁骨上外侧神经。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于第2肋以上的皮肤和胸锁关节。中间神经分跨过锁骨分布于三角肌、胸大肌表面的皮肤,最下到第2肋平面,在第2肋附近于胸神经皮支想到重叠。外侧支在斜方肌和肩峰的表面下降,分布于肩胛后上部的皮肤。
深支组
为肌支及其它神经之间的交通支,这些分支可分为向后外行走的外侧组和向前内侧行走的内侧组。
深支内侧组
深支外侧组:
下4对(C5~8)前支与T1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
Tips:
脊神经根在穿椎间孔的行程中,可以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或疼痛和肌肉萎缩。
在颈部,椎间盘容易发生慢性萎缩,导致椎骨间的间隙变窄,椎间孔也相应缩小,从而刺激或压迫椎间孔的脊神经,引起相应区域的疼痛、感觉减退和肌肉萎缩。其中颈5与颈6之间的椎间盘萎缩最为常见,其次为颈6与颈7和颈4与颈5之间的椎间盘。神经根受压时,根据受累神经的不同,疼痛部位亦不同。
当第6颈神经根受累时,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和拇指区域发生疼痛,肱二头肌反射减弱。
第7颈神经根受累时,前臂背侧、手掌桡侧、手背、中指和示指均有感觉异常,同时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此外,椎骨的病变、椎间关节的肥大及颈椎后外侧钩椎关节的退行变均可影响脊到神经根。
推荐阅读:颈椎的功能解剖与鉴别分型(骨头)
颈椎的肌肉图解与肌压痛点(肌肉)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内容与本号无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