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感觉颈肩痛,特别是伏案工作或者提重物,或者长期站立或行走的人,这些人更容易感到颈肩痛。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颈肩痛呢?
颈肩痛是由颈椎骨、关节、韧带、肌肉、筋膜及肩肘关节软组织病变或内脏疾病引起的综合征,又称颈臂痛。表现为局部疼痛。
由于颈肩部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间关系密切,故引起颈肩痛的因素很多。
颈肩痛根据病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颈部疾患:颈部疾患中以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为多见,其次为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劳损、颈椎本身病变(如结核、炎症和肿瘤等);
2,胸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出现解剖异常或肩下垂等因素,可能挤压神经血管束,称为胸出口综合征;
3,肩部疾病:有肩周炎、肩袖断裂等。肩关节周围的骨折、肩关节脱位、结核及肿瘤引起的较少见;
4,肘部疾患;
5,神经系统疾患;
6,内脏疾病也可引起,痛在右侧可能由胆石症、胆囊炎及肝病引起,痛在左侧的可能由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引起。
一、颈部疾患
以颈椎病为代表引起颈部疼痛的疾患,但亦各具特点,易混淆,应予区分。(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患,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其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受累,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颈椎病好发于颈部长期过伸或屈曲位工作或劳动易引起慢性劳损者,多见于中老年。颈部痛,可放散。根据受累部位及程度分为局部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型、混合型等,各具特征。
1,表现
⑴局部型颈椎病
以青壮年居多,多数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史。有颈后部疼痛不适,放射到枕顶部或肩部,伴有压痛点,头颈活动因疼痛而部分受限,一侧严重者头偏向一侧,患者常用手托住下颌以缓解疼痛。少数患者可有一过性上肢麻木,但无肌力障碍。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
⑵神经根型颈椎病
表现为颈部、枕部以及肩部疼痛,并按神经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轻者为持续性酸痛、胀痛,重者可如刀割样、针刺样,为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同时有感觉过敏、感觉减弱和感觉障碍。颈椎活动受限,颈项肌肉紧张,在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或胸大肌上找到压痛点;Eaton征、Spurling征阳性;腱反射减弱;肌萎缩。神经根受压,由于部位、平面及受压程度而有不同症状(见表1)。
表1.颈神经根病变节段与相应症状
部位
疼痛
麻木
反射消失减退
棘突
颈4-5
颈、肩胛、肩、前胸、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三角肌区
肱二头肌肱桡肌
颈4偏歪
颈5-6
颈、肩胛、肩、前胸、上臂外侧、前臂桡侧
拇、示指
肱二头肌
颈5偏歪
颈6-7
颈、肩胛、肩前胸、上臂外侧、前臂桡侧
示、中指
肱三头肌
颈6偏歪
颈7-胸1
颈、肩胛、肩前胸、上臂及、前臂尺侧
小、环指偶及中指
肱三头肌
颈7偏歪
(3)脊髓型颈椎病
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常是多节段病变,常见侵犯锥体束,患者常诉手足无力,下肢发紧,行走不稳,不能快步,手握力差,持物易坠落,有时感四肢麻木,脚落地似踩棉感,有的胸或腰部有束带感或负重感。重症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失禁后尿潴留,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髌阵挛及Babinski征等阳性。通常可分为3型:①中央型,中央型发病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②周围型,周围型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③前中央血管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
(4)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常见是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较少见的症状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眼肌瘫痪、复视、视物不清、瞳孔缩小、眼睑下垂,Horner征、听力减退,还可有心脏症状,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多汗或少汗,若伴有神经根压迫则症状更复杂。头颅旋转引起眩晕甚至猝倒是本病的特点。
(5)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及进食后胸骨后异常感(烧灼、刺痛等);多数该型病人同时有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压迫症状。X片及钡餐检查等均可显示椎节前方骨赘形成并压迫食管。注意排除食管癌、贲门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癔病和食管憩室等,必要时行MRI或纤维食管镜检查。
(6)混合型颈椎病
两种以上压迫因素同时存在,临床表现重叠存在。
2,X线表现
颈椎病之X线表现为退变,生理弧度减小、变平或后凸,间隙变狭,椎体前缘位移(水平、角度或旋转),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形,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可伴发椎管狭窄。但发育性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椎间盘脱出均单独成病,且退变不一定即发生颈椎病,应有所鉴别。
(二)颈椎间盘突出症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单独成病,退变性突出或膨出则属颈椎病。临床表现依据压迫部位而定,侧方型以根性痛为主,颈痛,活动受限,放散痛至肩或枕或肘。中央型以脊髓受压为主。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及MRI检查对颈椎间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疾病早期可行非手术治疗,若保守无效,则考虑手术治疗。(三)颈椎椎管狭窄症
颈椎管因增生引起狭窄,导致脊髓血循障碍,脊髓受压,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四肢麻木、皮肤过敏或感觉分离等现象;以锥体束征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障碍:早期步态沉重、下肢无力,抬步困难及易跌倒等,重者可瘫痪,下肢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多亢进,腹壁反射、提睾发射、肛门反射等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多阳性。椎管造影、CT、MRI均可显示椎管狭窄,应与脊髓型颈椎病区分。非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本病的早期阶段以及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者,考虑椎管减压或扩大成形术治疗。
脊髓的血供
(四)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病因不明,有种族性,日本人多发。常认为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及在颈椎局部骨化的一种特殊表现。临床表现与骨化范围、类型(连续型、节段型、局限型、混合型)有关,引发不同症状。颈椎OPLL与椎管狭窄症、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相似,通常是逐渐发展并加重。常合并其他颈椎疾患,常见颈椎椎管狭窄,则临床表现更重。CT可清晰显示韧带骨化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1-6
(五)颈椎*韧带钙化症与骨化症
*韧带钙化症由日本人年首先报道,已公认为一种独立疾患。病因不明,与退变弹力纤维受体内雌性激素降低影响有关。多见于>60岁女性。上肢发麻,感觉异常,有明显脊髓后索损害症状(振动及位置觉),颈痛,活动受限,手内肌萎缩,肢体痉挛性瘫痪。X线正位难以辨认,侧位可见钙化影。CT可清晰显示。此症常伴发其他部位的钙化,包括膝半月板、髋臼缘、肩、肘等处。*韧带骨化症不同于钙化症,应有区分(见表2)
表2 *韧带钙化与骨化鉴别
*韧带钙化症
*韧带骨化症
性别
女性多见
男性多见
病变平面
仅见于下颈段
颈胸腰均有
特在下胸段
病变部位
椎板间
椎板附着部
病变形态
圆或椭圆形
棘状、板或结节状
与椎板关系
不连续
连续
与硬膜关系
不粘连
粘连或融合
伴脊柱其他韧带钙化
少
常见
伴其他部位钙化
多见
无
颈椎*韧带钙化
颈椎*韧带骨化
(六)巨长颈动脉综合征
此系颈内动脉特别伸长并呈多数不规则迂曲致病。动脉迂曲伸长,加剧血流冲击动脉壁,神经受牵扯,发生血管性疼痛。按压上颈部诱发疼痛。迷走及交感神经也可受压。多见于老人,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颈椎高活动度也有影响。动脉造影及MRA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七)脑动脉逆流综合征
即Contorni综合征。系某一血管闭塞后,其供应区由邻近动脉逆流过来的血流供给,使邻近正常血管的供应出现血供不足,又称窃血综合征。依据闭塞动脉部位分型。锁骨下动脉逆流综合征常见,锁骨下或椎动脉起始处近心端部分或全闭塞,患侧椎动脉压力下降,血流逆转,进入锁骨下动脉运端,导致颈~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患侧上肢缺血。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共济失调,脑血供差,患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桡动脉搏动减弱,颈血管杂音。其他类型有颈动脉型(颈内动脉闭塞)、颈~椎或椎~颈型(颈动脉椎~基底系闭塞)、颈外型及皮层吻合型(大脑前动脉)。血管造影可以利于本病的诊断。
(八)茎突过长综合征
即Eagle综合征。由于茎突过长或茎突舌骨韧带钙化,压迫附近神经血管(颈内外动脉及舌咽神经),引起症状。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可在扁桃体窝触及茎突尖端有尖角状突起,此时患者咽痛加重.重者可激发神经激惹症状。手指触诊的方法为:由扁桃体下极沿扁桃体前缘向上滑动,直至扁桃体窝上极。如未能触及茎突尖端,再沿扁桃体后缘自下而上滑动,最后再措扁桃体表面滑动,可触及到过长的茎突。茎突过长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咽部症状、触诊和x线检查。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保守治疗为使用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西药物、局部封闭及对症治疗。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茎突截短或畸形部分截除。
(九)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即Barre-Lieou综合征或称颈性偏头痛,为颈椎病变引起伴有偏头痛的综合征,在偏头痛发作时出现椎~基底动脉痉挛,引起眩晕、复视、黑朦等脑干缺
血症状,及一侧颈胸神经根刺激,上肢麻、痛、无力。本征见于颈椎外伤及颈椎病,因椎动脉上交感神经和颈胸神经受刺激而诱发。动脉造影及椎动脉MRA可为疾病诊断的提供重要依据。
(十)肿瘤
主要表现为颈臂部脊神经根性疼痛,并逐渐加重,并且以夜晚疼痛更为明显,经对症处理和休息,疼痛仍然依旧,得不到缓解,这时应高度怀疑肿瘤的可能性。有时到了晚期还可出现贫血和全身抵抗力下降等现象。通过实验室和X线片检查有助于与颈椎病相鉴别。CT及MRI检查可以了解肿瘤的部位、骨骼的破坏情况、脊髓及周围软组织的受侵犯情况。
颈椎管硬脊膜内肿瘤压迫颈髓
(十一)颈椎结核
颈椎结核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直发硬,颈部姿势不自然,肌肉痉挛,活动明显受限,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神经根受刺激和脊髓压迫的一系列症状,咽后壁脓肿和结核*血症。疼痛特点:起病隐袭,疼痛较轻,受累的骨与关节肿胀,早期为间隙性后为持续性钝痛,当病灶刺激到神经根或神经干时疼痛加重,向病灶的上下放射。肺部多有原发结核病灶。多伴有低热及午后潮热等中*症状。活动期血沉加快。结核菌培养和X线片检查、CT、MRI可有助于明确诊断。
宋医诗知其所以然才能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