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分级
肿瘤组别
肿瘤类型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星形细胞肿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型
√
毛细胞型
√
低级别
√
多形性*色瘤性星形细胞瘤
√
√
间变性
√
胶质母细胞瘤
√
少枝胶质瘤
低级别
√
间变性
√
少枝-星形细胞瘤
低级别
√
间变性
√
室管膜肿瘤
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
粘液乳头状
√
低级别
√
间变性
√
脉络丛肿瘤
乳头瘤癌
√
√
√
神经元/胶质肿瘤
节细胞瘤
√
节细胞胶质瘤
√
√
婴儿多纤维性节细胞胶质瘤
√
神经元/胶质肿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
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
√
松果体细胞/松果体母细胞瘤
√
√
松果体母细胞瘤
√
胚胎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
其他PNETS
√
髓上皮瘤
√
神经母细胞瘤
√
室管膜母细胞瘤
√
恶性胶质瘤分类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故亦称神经外胚层肿瘤或神经上皮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即神经胶质、室管膜、脉络丛上皮和神经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大多数肿瘤起源于不同类型的神经胶质,但根据组织发生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类似,对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各种复查肿瘤病,一般都称为神经胶质瘤。恶性脑胶质瘤按组织发生原则进行分类,分为星形细胞瘤、成星形细胞瘤、成髓细胞瘤、少支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松果体瘤、神经上皮瘤。
1.星形胶质细胞瘤
这是恶性脑胶质瘤中最多见者,占恶性脑胶质瘤的51.2%,本病在成人中最常见发生部位是额顶、颞叶等,儿童多发生在小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若肿瘤位于在大脑半球,其临床特点则多出现癫痫、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等,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故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者。
2.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大脑半球常见的肿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23.5%,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成年人,常位于大脑半球,从白质长出伸展到皮质,甚至可达脑膜。儿童少见,且多生长在脑干。此种恶性脑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快,病程常在1年以内,由于肿瘤生长在大脑半球,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及各种感觉障碍等。
3.室管膜瘤
此种脑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11.3%,为恶性脑胶质瘤的第3位,较常见于儿童及成年人,本病的特点为绝大多数肿瘤位于第四脑室内,脑瘤位于幕上者,主要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其症状因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而异,以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最为多见。
4.成髓胶质细胞瘤
此种恶性脑胶质瘤为儿童颅后凹中线最常见的肿瘤,占恶性脑胶质瘤的4.2%,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5.1%至18%。临床特点为常迅速出现小脑中线的症状与体征。早期即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因肿瘤位于小脑蚓部,故多表现为躯干型共济失调,下肢比上肢严重,出现走路不稳、步态蹒跚、昂伯氏征阳等。
5.少支胶质细胞瘤
本病为成人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肿瘤,仅占胶质瘤的2.99%。其临床特点为大多生长在大脑半球,因其生长很慢,颅内压增高征出现较晚,常表现有癫痫、失语、偏瘫、锥体束征及感觉障碍等,而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X光片有68%可见到肿瘤钙化。个别恶性度高的病例可有头皮下、颈淋巴结等颅外转移,并可循蛛网膜下腔播散。
6.松果体瘤
本病较少见,约占恶性脑胶质瘤的1.3%,主要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其临床特点为早期即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肿瘤压迫邻近脑组织时,则产生一系列症状与局限性体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