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性周围神经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颈椎病的针刀治疗
TUhjnbcbe - 2021/3/14 18:48:00
北京治冻疮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82594.html

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cervicalspinesyndrome),从词义上看应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显示,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椎畸形、颈部外伤、咽喉颈部感染等因素有关。

根据受累组织结构及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颈型和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是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断承受各种各样的负荷、劳损甚至外伤,致使颈部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尤其是颈椎椎间盘,不仅退变过程开始较早,而且是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部位组织出现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因素。如果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则更易发病。

一、发病原因

(一)颈椎的退行性变

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最基本因素。颈椎病起源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因此,一旦这一退变过程开始,即便病变轻微,也有可能发病。从这种意义上讲,颈椎的退行性改变主要包括椎间盘的变性和韧带、骨质等组织的改变。有椎间盘的变性、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椎体边缘骨刺的形成、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如关节突关节、*韧带和项韧带都可能出现退变。

(二)慢性损伤

慢性劳损是导致颈椎骨关节退变最为常见的因素,并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均有直接关系。常见的慢性劳损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睡眠姿势不良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高枕睡眠(指枕头过高)、俯卧睡眠、侧卧睡眠均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如在高枕睡眠姿势下,项韧带可在睡眠过程中承受持续被动牵拉,使项韧带处于持续高张力状态,是项韧带钙化的促发因素之一。对于颈椎患者来讲,要强调顺应颈椎颈部生理弯曲的睡眠姿势——仰卧,而且颈部要有枕头的支撑。

2.颈部姿势不良某些特殊工作(如流水线装配工、缝纫工、牙科医生等)需要工作时保持低头位,而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玩麻将、打扑克、看电脑等)也会使颈椎处于屈曲并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些因素均可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超负荷工作,容易使组织出现劳损并刺激韧带等组织出现增生、硬(钙)化。

(三)头颈部外伤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颈椎病患者中约有半数病例与外伤有直接关系,尤以车祸居多。

(四)咽喉部炎症

大量临床病例表明,当咽喉及颈部出现急性或慢性感染时,很容易诱发颈椎病的症状或使原本存在的颈椎病病情加重。在儿童病例中,绝大多数自发性C1-C2脱位与咽喉及颈部的炎症有关。这是由于该处的炎性病变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韧带,或是通过丰富的淋巴系统使炎症在局部扩散,炎症的影响可造成相关肌肉的肌张力降低、韧带松弛和椎节内外平衡失调,从而破坏颈椎局部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五)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椎管的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和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在学术界己经形成共识。

(六)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在对正常人进行健康检查时,常可发现各种异常的颈椎影像学改变,其中骨骼明显畸形者约占5%。但在颈椎病患者中,颈椎局部畸形的比例约为正常人的一倍或更多,这说明骨骼的变异与颈椎病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病理改变

尽管颈椎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在这些因素中,一般仍认为椎间盘的退变为主要因素,椎间盘病变可能是其他各种病理变化的基础。分为椎间盘变性阶段、骨刺形成阶段、继发性改变。

由于颈椎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故其分型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侧重于症状学和病理学两个方面。在临床实践中,一般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复合型,分述如下: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主要由于髓核的突(脱)出、钩椎关节或椎间关节骨赘增生、相邻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的关节突关节)的松动与移位、韧带增生变厚、肌肉挛缩等原因使椎间孔变窄,进而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其前根受压为主者肌力改变较为明显,后根受压为主者感觉障碍症状较重,临床常见两者并存。如果压迫因素直接压迫、牵拉脊神经根,可引起神经根的反应性水肿,临床表现为根性症状;如果病理因素刺激了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则患者表现为颈部症状;如果病变因素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则会对邻近的多种神经肌肉组织构成刺激,从而引起众多症状。椎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邻近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也可引起本病出现各种症状。其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或椎体边缘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所致,临床表现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其发病机制有三条:1.动力性因素2.机械因素3.血管因素。

(三)脊髓型颈椎病

本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颈椎曲度改变、椎体不稳、发育性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以及韧带肥厚增生等原因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所致。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0%?15%,由于可造成四肢瘫痪,因而致残率较高,需特别注意。

脊髓型颈椎病多以“隐性”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他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其发病机制如下:1.动力性因素2.机械性因素3.血管因素4.椎管先天性发育狭窄,国内外学者均证实,椎管矢状径狭窄是造成脊髓型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征、肢体麻木、反射障碍、自主神经症状、排便排尿功能障碍等。锥体束征的产生是由于致压物对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的直接压迫或局部血供的减少或中断所致。锥体束在髓内的排列顺序为由内及外,病变顺序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及骶部的神经纤维,视该束纤维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中央型(上肢为主型):即由于锥体束深部(近中央处,故称中夬型)先被累及,因而临床症状先从上肢开始,以后方波及下肢,这主要是由于中央沟动脉受压或遭受刺激所致;②周围型(下肢为主型):指压力先作用于锥体束表面,表现为下肢先出现症状,当压力持续增加波及深部纤维时,则症状延及上肢,但其程度仍以下肢为重;③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即上下肢同吋发病,这主要是由于脊髓前中央动脉受累所致。以上三种类型又可根据症状轻重而分为轻、中、重度。肢体麻木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脊髓丘脑束同时受累所致,该束纤维排列顺序与锥体束相似,由内及外依次为颈、上肢、胸、腰、下肢和骶段的神经纤维,因此其症状出现的部位与锥体束征一致。

(四)交感型颈椎病

本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比较明显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复合型

颈椎病除上述四种类型外,尚可同时有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出现,有人将此称为“复合型”。但在这类病人中,仍是以某型为主,伴有其他类型的部分表现。

少数颈椎病人,在椎体前方有较大而尖锐的骨赘增生,从而压迫食管而产生吞咽不适,称为“食管型颈椎病”,因此少见,这里从略。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症状

1.根性痛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分布区一致。多表现为劳累或轻伤后,或“落枕”后出现颈肩痛,疼痛呈放射性,几天后疼痛放射到一只手的2个或3个手指,感觉麻胀。患者间或有头晕、头痛,白天不能工作,夜间无法入睡;颈部活动受限,后伸时症状加重。根性痛以麻木、痛觉过敏、感觉减弱等为主,是该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

2.根性肌力障碍该症状以前根受压者最为明显,早期肌张力升高,但很快即减弱并出现肌萎缩症状。其受累范围也仅局限于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在手部以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为主。患肢有沉重感,握力减弱;随后不能提重物,手臂肌肉萎缩。

3.颈部症状颈部症状的程度可依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区别。因髓核突出所致者,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压痛,尤以急性期明显;而因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症状较轻微或无特殊表现。

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位诊断

(1)C3神经根受累由于C3神经根靠近硬膜囊,因此易受增生肥大的心钩突和上关节突压迫,而C2、C3椎间盘突出则不易对神经根形成压迫。临床表现为疼痛剧烈、表浅,由颈部向耳部、眼及颞部放射,患侧头部、耳及下颌部可有烧灼、麻木感。体格检查可见颈后、耳周及下颌部感觉障碍,无明显肌力减退。

(2)C4神经根受累以疼痛症状为主,疼痛由颈后向肩胛区及胸前区放射,颈部后伸可使疼痛加剧。体格检查可见上提肩胛力量减弱。

(3)C5神经根受累表现为肩部疼痛、麻木,上肢上举困难,难以完成穿衣、进食、梳头等动作。感觉障碍区位于肩部及上臂外侧。体格检查可见三角肌肌力减退,冈下肌、冈上肌及部分屈肘肌也可受累,肱二头肌反射也可减弱。

(4)C6神经根受累常见,疼痛沿肱二头肌放射至前臂外侧、手背侧(拇指与食指之间)及指尖。早期即可出现肱二头肌肌力减退及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其他肌肉如冈下肌、冈上肌、前锯肌、旋后肌、拇伸肌及桡侧腕伸肌等也可受累。感觉障碍区位于前臂外侧及拇指、食指手背区。

(5)C7神经根受累C7神经根受累临床最为常见。患者主诉疼痛由颈部沿肩后、肱三头肌放射至前臂后外侧及中指,肱三头肌肌力在早期即可减退,但常不被在意,偶尔在用力伸肘时方可察觉。有时胸大肌受累并发生萎缩,其他可能受累的肌肉有旋前圆肌、腕伸肌、指伸肌及背阔肌等。感觉障碍区位于中指末节。

(6)C8神经根受累感觉障碍主要发生于环指及小指尺侧,患者主诉该区有麻木感,但很少超过腕部,疼痛症状常不明显。体格检查可见手内在肌肌力减退。

(二)体征

1.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颈神经根分颈丛(C1?C4)及臂丛(C5?T1),以下是针对不同节段颈神经根的三种检查方法,临床可相互参照,以明确定位诊断。

(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征)患者取站位或坐位,头稍前屈,检查者立于患者之患侧,一手推压患者侧头部,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进行牵拉,两手向反方向用力。若患者出现上肢的反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这是由于臂丛受牵拉、神经根受刺激所致。

Eaten加强试验:在上述检查动作的同时迫使患者做内旋动作。

该试验对诊断以臂丛神经受累为主的中、下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敏感。除颈椎病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等患者也可出现阳性。

(2)推头压肩试验检查者以一手扶在患者之患侧头部,另一手置于患者患侧之肩部,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做推头、压肩动作,患者出现上臂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为阳性。该试验阳性说明为中上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节段在C6以下者多不敏感。

(3)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立位,手臂下垂,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其患侧肩部,另一手抬其腕部向外后方抬高手臂,患者出现上臂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为阳性。该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发病节段在C6以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外,臂丛神经病变、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阳性反应,而发病节段在C6以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多为阴性。

2.侧屈位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征)阳性

患者取坐位,头向患侧倾斜并后伸。检查者立于患者后面,以一手扶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压其头顶,若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且疼痛放射到上肢,即为阳性。这是由于在颈椎侧弯并后伸位置挤压头顶时可使椎间孔变小,从而使神经根受到挤压所致。

3.感觉检查

病变早期,神经根受到刺激时,表现为其分布部位痛觉过敏,针刺时较正常一侧更为疼痛;病变中晚期表现为神经分布部位痛觉减退或消失。若上臂外侧、三角肌区感觉异常,表明第5颈神经根受到压迫或刺激;若前臂桡侧及拇指痛觉异常,表明第6颈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若为中、示指痛觉减退,表明第7颈神经根受压;若前臂尺侧及小指感觉异常,表明第8颈神经根受压或受刺激。

4.腱反射异常

病变节段的神经根所参与的反射出现异常(如肱二头肌腱反射主要由C6神经根支配,肱三头肌腱反射主要由C7神经根支配),早期呈现反射活跃或亢进,中后期则减弱或消失。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1)正位片可见颈椎侧斜、棘突水平移位(为相应椎体旋转移位所致)、Luschka关节骨刺形成等。

(2)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前凸减小、变直或成“反曲线”,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后骨刺更为多见。一般有2个以上椎间隙改变。

(3)侧位及过屈、过伸位片可见颈椎不稳(邻近两椎体后缘纵线平行,距离超过3.5mm,或两线所成之角超过11°),颈椎不稳尤以C4?C5椎间多见。在病变间隙常见相应的项韧带骨化。

(4)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骨刺及神经根孔的改变,以C4?C5最为多见。这些改变可随年龄增加而愈加明显,有时无临床症状者也可有上述表现。

2.CT检查

该检查可发现病变节段椎间盘向侧方突出或后方骨质增生,并可借以判断椎管矢状径。

3.MRI检查

该检查可较准确地显示突出的颈椎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其中以轴位相更具诊断价值。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一)症状

多数患者表现为内耳、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组织的功能缺损,主要症状有偏头痛、迷路症状、前庭症状、视力障碍、精神症状、发声障碍、粹倒等。

1.偏头痛

偏头痛为多发症状,约占70%;常因头颈部突然旋转而诱发,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状。一般均为单(患)侧,有定位意义;如双侧椎动脉受累则表现为双侧症状。头痛的发生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扩张所致。

2.迷路症状

迷路症状主要有耳鸣、听力减退等,发生率为80%?90%。听力障碍为耳蜗症状,提示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不足。电测听检查表面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易被误诊为梅尼埃病,尤其是虽伴有眼球震颤,但其他神经系统体征不明显时更易被误诊。

3.前庭症状

前庭症状多表现为眩晕,约占70%。患者对眩晕的主诉可分为旋转感、浮动感、摇晃感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有地面倾斜或地面移动等感觉,并有头晕眼花等感觉,常伴有恶心、呕吐及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头颈部伸屈或左右侧弯及旋转或患者转换体位后均可诱发眩晕或使其加重。有时眩晕为本病早期的唯一症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夹杂其他症状和体征。

从临床表现来看,眩晕的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①一过性缺血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暂,多在10?15分钟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有些患者在发作后残留轻度症状和体征;②间隙性或复发性脑缺血:发作时间较长,可在数天或1?2周内再次复发,较易发展为完全性卒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脑梗死的区别是:前者发作时间短暂,症状轻,可自然痊愈,且无明显后遗症;后者则相反。但二者无明显界限,均可导致脑组织损害。

4.视力障碍

约有40%的病例突然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失明等,持续数分钟后视力逐渐恢复,还可表现为眼睛闪光、冒金星、黑蒙、幻视、视野缺损等现象。视力下降的出现是因为双侧大脑后动脉管腔狭窄(痉挛),引起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所致,故又可称为皮层性视力障碍;而复视的出现则是由脑干第III、IV、VI脑神经核缺血或内侧纵束缺血所引起。

5.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者约占40%,以抑郁为主要表现,还可主诉记忆力减退。

6.发声障碍

该症状较少见,约占20%。

7.猝倒

猝倒也称倾倒发作,是本病的一种特殊症状,发生率占本型病例的5%?10%,多突然发作,并有一定规律性.其发作前并无预兆,头部过度旋转或伸屈时更易发生,反向活动后症状消失。患者倾倒前察觉下肢突然无力而倒地,意识清楚,视力、听力及语言均无障碍,并能立即站起继续活动。

猝倒的发生是由于椎动脉的痉挛或硬化,或头颈部突然转动时椎动脉受钩椎关节横向增生的骨赘刺激而出现突然收缩等原因使血流量急剧减少,引起椎体交叉处突然缺血所致。除了椎动脉硬化、钩椎关节骨

质增生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压迫椎动脉、寰椎与枢椎间的过度运动、寰椎肌群痉挛等因素也是造成猝倒的重要原因。

8.运动障碍

患者可有以下几方面的运动障碍:①延髓麻痹症:讲话含糊不清、喝水反呛、吞咽困难、软腭麻痹等;②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偏瘫或四肢瘫,但多数轻瘫,完全瘫者少见,有时患者并无肢体不适,但可查出锥体束征;③面神经瘫;④平衡障碍及共济失调:表现为躯体位置及步态的平衡失调、倾倒等,此乃小脑或与小脑有联系的结构发生功能障碍所致,但有时功能障碍可由眩晕引起。

9.感觉障碍

可有面部感觉异常,如针刺感、麻木感等,偶有幻听、幻嗅或肢体感觉减退。

10.意识障碍

偶见于头颈转动,可表现为晕厥、发作性意识障碍。

(二)体征

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检查者立于患者身后,一手扶其头顶,另一手扶其后颈部,使其头后仰并向左或右旋转45°,约停顿15秒,若患者出现眩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反应则为阳性。检查过程中切忌用力过猛,以防造成患者晕厥。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1)正位片可见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纵向或横向)、横突肥大或变尖、钩突唇样改变。

(2)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3)斜位片可见椎间孔狭小、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节段性松动引起的半脱位及椎间隙的开口及闭口现象,棘突间距出现拉开和聚拢现象,椎间关节也有细微的移位改变。

(5)开口位片了解寰枢关节结构是否正常。

2.CT或MRI检查

利用CT或MRI检查主要观察横突孔是否存在狭窄。正常成人的颈椎横突孔直径约为5mm,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能存在颈椎横突孔径的相对性狭窄或继发性狭窄。但在临床诊断中不能单纯依据横突孔的测量数据来判断椎动脉的供血情况,还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方能作出准确诊断。

(1)相对性狭窄表现为一侧横突孔发育狭小但形态正常,径线5mm,另一侧发育正常。颈椎病患者,横突孔较小的一侧椎动脉受限不能代偿。有这种影像学表现者往往存在向一侧转颈时诱发或加重临床症状的情况。

(2)继发性狭窄表现为增生的骨赘或脱出的椎间盘在横突孔上面或下面堵塞横突孔,从而直接压迫椎动脉。断面影像显示横突孔变形、狭窄。有此种影像学表现者往往临床症状较重且持久存在。

3.MRA检查

MRA是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简称,利用MRA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椎动脉的形态、走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MRA可表现为椎动脉局限性折角扭曲、局限性弧形压迹、蛇形扭曲及椎动脉全段管腔变细等。

4.TCD检查

TCD是经颅超生多普勒检查的简称,利用TCD检查可以测定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阻力等指标,对于分析椎-基底动脉血流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脊髓型颈椎病

(一)症状

患者年龄在40?60岁,发病缓慢,有“落枕”史,约20%的患者有外伤史。患者先从下肢双侧或单侧发麻、发沉开始,随之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如缚绑腿感),抬步沉重,行走缓慢,双脚有踩棉花感,重者步态不稳,渐至跛行、易跪倒、足尖不能离地、步态拙笨。颈发僵,颈后伸时易引起四肢麻木,常看不完一场电影。此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拿小物件常落地,不能系扣子;重者写字困难,甚至不能自己进食,部分患者出现排便或排尿障碍;间或有头晕、头痛、半身出汗等症状及“束胸感”,渐而呈现为典型的痉挛性瘫痪。

(二)体征

1.四肢肌张力增强,可有折刀感。

2.生理反射异常:视病变波及脊髓的不同节段而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射异常,包括上肢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桡反射,下肢的膝腱反射和跟腱反射,早期多为活跃或亢进,后期则减弱或消失。此外,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失。

3.病理反射阳性:如上肢Hoffmann征、下肢Barbinski征、Chaddock征、髌阵挛和踝阵挛等。

4.感觉障碍:上肢或躯干部出现节段性分布的浅感觉障碍区,深感觉多正常。如果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病损在该神经节段水平。

5.屈颈试验阳性:突然将头颈前屈,双下肢或四肢可出现“触电”样感觉。这是由于椎管前方的骨性致压物直接“撞击”脊髓及其血管所致。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正侧位片上可见颈椎变直或向后成角,多发性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尤以后骨刺更为多见。钩椎关节骨刺形成。颈椎侧位过屈过伸片可见颈椎不稳。

2.CT检查

该检查可发现病变节段椎间盘向侧方突出或后方骨质增生,并借可以判断椎管矢状径。

3.MRI检查

该检查可发现脊髓有无受压、是否变细等。若合并有脊髓功能受损者,尚可看到脊髓信号的改变。

四、交感型颈椎病

(一)症状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头部症状: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眼部症状:眼胀、干涩、眼裂增大、视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雾等。

耳部症状:耳鸣、耳堵、听力下降。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及咽部异物感等。

心血管症状:心悸、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等。

周围血管症状:因肢体血管痉挛,可出现肢体发凉、怕冷,局部温度稍低,或肢体遇冷时有瘙痒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等,还可表现为头颈、颜面或肢体感觉疼痛、麻木,但其表现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

出汗异常: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或无汗,也可局限于一个肢体或手足。有时以上症状往往与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二)体征

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X线片可以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2.CT及MRI检查

该检查表现为颈椎间盘及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退变。

五、复合型颈椎病

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者称为混合型颈椎病,专业分类法又将此型称为弥漫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的患者多病程长,年龄较大,大多数超过50岁。

1.神经根型颈椎病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尺神经炎:尺神经由C7.8和T,脊神经根组成。易与C8脊神经受累的症状相混淆。两者均可造成小指麻木和手内在肌萎缩。但尺神经根炎病人多有肘部神经沟压痛,且可触及条索状变性的尺神经。而且两者感觉障碍分布不尽相同。神经根支配范围较大,常有前臂尺侧麻木,而尺神经炎无前臂麻木。

(2)胸廓出口综合征:由于臂丛、锁骨上动脉、锁骨上静脉在胸廓出口或在胸小肌喙突止点区受压,可引起上肢麻木、疼痛、肿胀;锁骨上窝前斜角肌有压痛并放射至手。两者鉴别在于胸廓出口综合征Adson试验阳性。使患肢过度外展,肩抬平,出现桡动脉音减弱或消失者,也是阳性体征。X线片检查可发现颈肋或第7颈椎横突过大。

(3)颈背部筋膜炎:可引起颈背痛或上肢麻木感,但无放射症状及感觉障碍,也无腱反射异常。如在痛点局部封闭或口服抗风湿药物,症状即见好转。颈椎病局部封闭无效。

(4)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病人一般先出现两手明显肌萎缩,逐渐发展至肘部和肩部,但无感觉障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正常。侧索硬化症状发展较快,不可贸然手术。

(5)锁骨肿瘤:肺尖部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癌,与臂丛神经粘连或挤压臂丛神经,可产生剧烈疼痛。胸部平片或行活检即可诊断。

(6)腕管综合征:为正中神经通过腕管时受压所致,腕中部加压试验阳性,1?3指麻木或刺痛,而颈椎病无此征。腕背伸试验阳性,即让病人腕背伸持续0.5?1分钟,如出现拇、示、中指麻木或刺痛即属阳性。封闭试验有效,而颈椎病局部封闭则无效。

3.脊髓型颈椎病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別。

(1)椎管内肿瘤:可同时出现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应用磁共振成像可鉴别两者。

(2)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以上肢为主的四肢瘫是其主要特征,易与脊髓型颈椎病相混淆。目前尚无有效疗法,预后差。本病发病年龄较脊髓型颈椎病早10年左右,且少有感觉障碍,其发病速度快,很少伴随自主神经症状,而颈椎病病程缓慢。另外,侧索硬化症的肌萎缩范围较颈椎病广泛,可发展至肩关节以上。

(3)脊髓空洞症:多见于青壮年,病程缓慢,早期影响上肢.呈节段性分节。其感觉障碍以温、痛觉丧失为主,而触觉及深感觉则基本正常,此现象称感觉分离。由于温、痛觉丧失,可发现皮肤增厚、溃疡及关节因神经保护机制的丧失而损害,即夏科关节。通过CT及磁共振成像,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

(4)后纵韧带骨化症:可出现与颈椎病相同的症状和体征。似侧位X片可发现椎体后缘有线状或点线状骨化影,CT可显示其断面形状和压迫程度。

1.椎动脉型颈椎病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耳源性眩晕:即Meniere综合征,系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发作性眩晕、耳鸣、感应性进行性耳聋。而颈性眩晕症同头颈转动有关,耳鸣程度轻。

(2)眼源性眩晕:可有明显屈光不正,眼睛闭上后可缓解。

(3)颅内肿瘤:第四脑室或颅后窝肿瘤可直接压迫前庭神经及其中枢,转头时也可突发眩晕。但颅内肿瘤还合并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征,血压可升高。头颅CT扫描可鉴别。

(4)内耳药物中*:链霉素对内耳前庭*性大,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眩晕症。除眩晕外还可出现耳蜗症状、平衡失调、口周及四肢麻木,后期可有耳聋。前庭功能检查可资鉴别。

(5)神经官能症:病人常有头痛、头晕、头昏及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大脑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女性及学生多见,主诉多而客观检査无明显体征。症状的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6)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也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但其患侧t肢血压较健侧低,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侧锁骨下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行血管造影可发现锁骨下动脉第一部分狹窄或闭塞,血流方向异常。

王全贵主任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自己独创循法针刀,运用自己设计的专利针刀解剖定位微创治疗各型颈椎病,具有损伤组织小、操作简单、恢复迅速、门诊可以随做随走的优势。在上述类型的颈椎病中,按照针刀治疗价值排序应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也就是说,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最为肯定,其次是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针刀治疗颈椎病分为枕部软组织松解和颈部软组织松解。临床可根据具体病情在以下各方案中进行选择,其中方案①适用于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而方案②适用于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则需视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定点

(一)方案①

1.头上斜肌止点

该点在枕外隆凸与外耳门连线的中点,约正中线旁幵50mm。术者左手持无菌纱布,右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针体垂直于颅骨切面,左手拇指按于下项线上距正中线旁开约50mm处(约相当于枕外隆凸与外耳门连线的中点),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至颅骨骨面,然后调转刀口线90°并向上摆动针柄,使刀锋向下并紧贴颅骨骨面,沿骨面切割3?4下,切割幅度为3?4mm,将头上斜肌止点少量肌纤维切断,达到降低头上斜肌张力之目的。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头上斜肌止点的中心位置位于枕外隆凸与外耳门连线的中点,止点宽度为(18.32±4.18)mm,临床松解头上斜肌止点时可资参考。

2.头后大直肌止点

该点在耳垂中点水平线(该线距头上斜肌止点水平线约20mm)上、耳垂中点与后正中线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35mm,位于头上斜肌止点下、内侧。术者左手持无菌纱布,右手持丨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针体垂直于颅骨切面,左手拇指按于定点处(耳垂中点水平线上,耳垂中点与后正中线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35mm),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至颅骨骨面,然后调转刀口线90°并向上摆动针柄,使刀锋向下并紧贴颅骨骨面,沿骨面切割3?4下,切割幅度为3?4mm将头后大直肌止点少量肌纤维切断,达到降低其肌张力之目的。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

头后大直肌止点位于头上斜肌止点下、内侧,其附着区呈内上至外下分布,附着区的外侧缘被头上斜肌内侧缘所遮盖,附着区的中点位于耳垂中点水平线上,为耳垂中点与后正中线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35mm,附着区的宽度约为25mm,这些解剖特征可供松解头后大直肌止点时参考。

3.寰椎横突点

寰椎横突点的体表投影为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假想中点,乳突下触摸到的第1个骨性突起即为寰椎横突。术者左手拇指尖端按在寰椎横突处固定进针点,右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躯体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寰椎横突尖端骨面之切面,将针刀沿左拇指尖端按压处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胸锁乳突肌、头夹肌至寰椎横突骨面,移动刀锋至寰椎横突上缘,同时调整刀口线方向使之平行于横突边缘,轻提针刀1?2mm,沿骨缘切割2?3下以松解头上斜肌张力;然后移动刀锋至寰椎横突下缘,重复上述操作以松解头下斜肌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

4.枢椎棘突点

自枕外隆凸沿后正中线向颈部触摸到的第1个骨性突起即为枢椎棘突。术者左手拇指尖端按在枢椎棘突处固定进针点,右手持1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躯体矢状面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将针刀沿左拇指尖端按压处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韧带至枢椎棘突骨面。因为枢椎棘突有分叉现象,故操作时要注意,进针后分别向两侧摆动刀锋寻找棘突的分叉,以下的操作需在两侧分叉处的骨面分别进行。首先移动刀锋至棘突分叉处骨面外侧缘及上缘,同时调整刀口线方向使之平行于骨突缘,轻提针刀1?2mm,沿骨突之上缘及外侧缘分别切割2?3下以松解头后大直肌与头下斜肌的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

(二)方案②

1.枕部中、浅层肌肉及项韧带止点

共3点,分别为:枕外隆凸下缘1点,两侧上项线上、枕外隆凸两侧25mm各1点。术者左手拇指尖端按在枕外隆凸下缘进针点处,右手持I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沿枕外隆凸下缘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籾带至颅骨骨面,调转刀口线方向90°使之与矢状面垂直,将针刀提至皮下,再切割至骨面,切割过程中可听到明显的“咯吱、咯吱”的切割软组织声,重复3?4下以松解项籾带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

枕外隆凸下24mm[个体差异较大,为(24.30±4.35)mm]即有可能为枕骨大孔边缘,此数据可供术者参考,作为针刀松解时避开枕骨大孔的依据。斜方肌、头半棘肌与项籾带在枕部的附着点由浅入深均位于上项线后正中两侧,斜方肌附着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30.75±5.73)mm,头半棘肌的止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42.45土7.29)mm,项韧带止点宽度为正中点两侧各约35mm,这些数据可作为此处松解时的参考。

2.各颈椎棘突点

自枕外隆凸沿后正中线向颈部触摸到的第1个骨性突起即为枢椎棘突,沿后正中线向下触摸,依次可扪及第3?7颈椎的棘突。术者手持1型4号针刀,刀口线与矢状面平行,在棘突定点处将针刀刺入皮肤,穿过浅筋膜、项韧带至棘突,然后,调转刀口线方向90°使之与水平面平行,将针刀提至皮下,再切割至棘突尖骨面,并继续沿棘突上缘或下缘切割棘间肌(幅度2?3mm),以上过程重复3?4下,以松解项韧带和棘间肌之张力。操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敷料包扎。

在棘突点松解时需要注意:C4?C8神经的后支分布于棘突尖部的项韧带组织中并穿过夹肌及斜方肌,终于相应部位的皮肤。针刀松解过程中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椎病的针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