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的研究已经发现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最主要原因。微血管减压术是基于神经血管压迫学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为有效也最为常用的手段,其主要方法是将受累神经与责任血管分隔开。所以术前通过MRTA准确判定受累神经及其责任血管显得意义重大。
文献报道约94%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患侧会出现神经血管接触,然而还有约1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非症状侧及正常人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血管接触。这些情况都为责任神经血管接触点的判断增加了难度,导致术前判断责任神经血管接触点的准确性参差不齐。
图1a)原始轴面3D-FIESTA图像示右侧三叉神经与一小血管关系密切;b)斜矢状面多平面重组图像示一小血管与三叉神经过渡区相接触,判定右侧三叉神经为受累神经,与之接触血管为责任血管;c)原始轴面3D-TOF-FSPGR图像示该小血管呈高信号(红色十字标记所示),考虑为一小动脉;d)选择性后循环血管重建3DMIP图像直观显示动脉血管的走行和来源,即为右侧小脑前下动脉。
图2女,50岁,反复右面颊疼痛10年,常规轴面分析对受累三叉神经定侧错误而多平面矢状面重组定侧准确病例。a)右侧三叉神经层面的原始轴位3D-FIESTA图像示右侧三叉神经旁有一支小血管与之相邻,但血管较细,易被忽视(箭);b)左侧三叉神经层面的原始轴位3D-FIESTA图像示左侧三叉神经周围可见两个较粗的小动脉与之相邻(箭),考虑该侧三叉神经为受累神经。
既往研究认为血管的压迫位点与发病密切相关。最近几年才明确提出并完善了神经过渡区的概念,认为三叉神经的过渡区受到血管压迫后发生脱髓鞘病变才引起三叉神经痛。过渡区是少突胶质细胞构成的中枢神经髓鞘与施万细胞构成的周围神经髓鞘相交接的区域,长度约为2mm,过渡区为神经走行的薄弱段,对于机械刺激极为敏感。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出现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中多数存在过渡区受累,而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非患侧或正常人群中过渡区受累概率则较低,可见过渡区受累对于受累神经及责任血管的判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因此本研究将“过渡区接触”这一重要征象纳入到判断受累神经及责任血管的诊断标准之中,这是对既往研究中诊断标准的一个补充和改良。
3D-TOF-SPGR和3D-FIESTA是MRTA成像重要的的两个常规序列。扫描时3D-TOF-SPGR的扫描范围及角度需尽可能与3D-FIESTA保持一致,并且3D-TOF-SPGR要尽量把后循环血管包全,从双侧大脑后动脉到双侧椎动脉硬膜内段,这样才能对责任血管的起源作出更快、更准确地判断。常规MIP重建一般包含了颈内动脉及大脑前、中动脉等血管及其分支,而NVCS主要的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因此前循环血管的重建不仅没有太大价值,反而会对后循环责任血管的判断产生干扰。我们在对3D-TOF-SPGR进行后处理时,仅仅选择性地重建了后循环血管,这么做可以排除前循环血管在诊断过程中所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诊断效率、并提高责任血管诊断的准确率。常规轴面MRI分析法对于神经及血管空间关系的判断准确性较低,因此通常需要以横断面为基础,再结合斜冠面、斜矢面等多平面重组、多角度观察,才能清晰地显示血管与神经的空间关系,对神经血管接触程度以及接触位点作出准确判断。利用3DMIP进行血管的三维重建,可于重建图像中较为直观的观察动脉血管的走行和来源,采用血管同步示踪技术,联合轴面、冠面、斜矢面多平面重组图像,从而快速地在重建的后循环3DMIP图中找出责任血管的起源,利用这种三维血管选择性重建加同步示踪技术是本研究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本研究67名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多平面重组联合选择性后循环血管重建分析法对受累神经和责任血管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2.54%和76.12%,显著高于常规轴面影像分析法的准确率,分别为76.12%和55.22%。因为多平面重组可以让诊断医师从多角度对神经血管的接触点进行观察,清晰地显示血管与神经的空间关系,对神经血管接触程度以及接触位点作出准确判断;而选择性后循环血管重建则可以排除前循环血管在诊断过程中所造成的干扰,从而提高诊断效率、并提高责任血管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中三叉神经痛患者患侧出现神经过渡区受累为62例(92.54%),也是一个很高的发生率,说明过渡区接触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一个特异性较高的征象,这与既往文献所报道的基本相符。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医院
福建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